上周末,茅臺酒價格繼續下跌。從公開數據顯示,6月21日25年飛天茅臺原箱批價為1945元/瓶,6月22日25年飛天茅臺原箱批價為1935元/瓶,兩天跌了15元。6月22日25年飛天茅臺散瓶批價已經跌至1870元/瓶。與之相比,從專賣店的飛天價格表現來看,整體價格走勢卻比較平穩。
從今年5月18日以來,茅臺基本上呈現出酒價與股價齊跌的走勢。短短一個月的時間,25年飛天原箱與散瓶批價已經失守2000元關口,茅臺股價也自高位下跌10%以上。在茅臺酒價與股價齊跌的背后,禁酒令成為了價格下跌的導火索。在“新禁酒令”下,茅臺金融屬性會退潮嗎?
在“禁酒令”發布之初,由于個別地方對“禁酒令”的解讀不同,從而導致了個別地方采取“層層加碼”乃至“一刀切”的措施。隨著“新禁酒令”對違規吃喝有了明確的認定標準,“新禁酒令”對白酒、餐飲行業的影響開始有所緩和。禁酒令的糾偏,也從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一刀切”的問題。
不管禁酒令的規則發生了哪些變化,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即在“新禁酒令”下,如果相關人員觸碰到“違規吃喝”的認定標準,那么是不允許的。從某種程度上分析,在“新禁酒令”的影響下,未來白酒行業在公務消費的收入占比上,還會持續下降。
“新禁酒令”下,可能會影響到部分需求,從而導致白酒股紛紛提前計提公務消費收入驟減的潛在損失。白酒股票的股價大幅下跌,既有收入增速放緩預期的憂慮,也有情緒化拋售的因素。在市場處于空頭主導的環境下,情緒化拋售對股價的影響更明顯。
雖然“新禁酒令”對違規吃喝行為有了明確的限制,但對白酒行業而言,這一次“新禁酒令”的實際沖擊影響是比較有限的。
2012年,白酒行業曾經出臺了“禁酒令”的措施。在“禁酒令”的影響下,白酒企業開始紛紛轉型,逐漸降低對公務消費收入的依賴度。據數據統計,2012年前,白酒公務消費收入的占比高達40%左右,但十多年后的今天,白酒公務消費收入的占比不足5%,可見即使未來公務消費占比會無限接近零,但也不會對白酒企業造成太大的沖擊影響。如今,不少白酒企業已經依賴商務宴請、大眾消費,逐漸讓中高端白酒回歸到大眾生活之中。
在白酒行業中,曾經有一種說法,白酒行業會把白酒企業分為兩類,一類是茅臺,另一類是其他白酒企業。究其原因,茅臺的金融屬性很強,而且多年來其特有的金融屬性,已經形成了茅臺的護城河。
以飛天茅臺為例,它可以分成幾個價格,一個是出廠價,一個是零售指導價,一個是散瓶或原箱批價,還有一個是市場價。
在上文中,我們提及的是散瓶批價和原箱批價。即使這兩個價格已經失守2000元大關,甚至加速往1900元的整數關口靠攏。但是,與飛天茅臺的零售指導價相比,依然存在400元以上的價差空間。與出廠價格相比,依然存在高達700元以上的價差空間。
長期存在高昂的價差空間,無疑增強了茅臺酒的金融屬性。在高價差的背后,得益的往往是大量囤貨的經銷商與黃牛。對消費者來說,他們往往無法用1499元的官方指導價格買到茅臺酒,卻需要用2000元以上的價格才能夠買到茅臺酒,中間巨大的價差利潤都被囤酒套利者拿走了。
讓茅臺酒回歸初心,回歸到大眾消費身上,讓更多消費者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買到茅臺酒。或許,這也是茅臺酒回歸初心的目標。站在茅臺的角度考慮,當飛天茅臺酒的批價與零售指導價的價差空間進一步縮小,將可以進一步打擊黃牛行為,并進一步提升直銷的比例,讓消費者買到合理價格的茅臺酒同時,也保障了茅臺酒的品質。
茅臺酒價格持續下跌,并不是意味著其金融屬性將會退出歷史舞臺。在茅臺酒的歷史走勢中,曾經出現了幾次市場價接近出廠價的現象,但這并不影響茅臺酒的金融屬性與行業龍頭地位。如今,茅臺酒批價與出廠價仍然有700元以上的價差空間,與零售指導價存在400元以上的價差空間,這個價差空間可能會進一步縮小。當價差空間縮小到合理的水平時,茅臺也可能會出臺控量控價的措施,以穩定茅臺酒的價格體系。
面對貴州茅臺股價的持續下跌,本質上是市場對未來白酒行業業績增速放緩的擔憂預期,也是當下白酒行業供需結構變化的市場反應。對茅臺以及其他白酒股而言,不妨參考蘋果公司的做法,在業績增速放緩的時候,可以加大股票回購注銷的力度,或者加大現金分紅比例,通過這些手段維持公司的估值定價體系。蘋果公司業績增速顯著放緩,卻依靠千億美元的回購與分紅,一直維持著較高的估值定價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