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商業銀行都是最賺錢的企業之一,甚至于早年間有銀行行長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賺錢都賺到不好意思,然而就在最近多家銀行開始新增服務收費,面對著銀行突然增加的收費項目,讓人不禁想問這銀行也要降本增效了嗎?
一、多家銀行近期新增服務收費?
據財聯社的報道,在凈息差不斷承壓的背景下,銀行如何尋找增收新渠道?
近日,烏海銀行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即日起對資信業務、銀團貸款業務進行收費。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近期已經有多家銀行密集發布公告,宣布新增服務收費,其中不乏蘇州銀行等知名機構。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上述新增收費項目涉及個人客戶和對公客戶,其中為個人客戶開立個人存款證明服務收費標準為20元/份;為存款人出具資信證明收費標準為200元/份。事實上,近期還有多家銀行發布公告,宣布將新增收費項目。
其中,6月9日,蘇州銀行在官網發文稱,根據《商業銀行服價格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同時結合該行業務開展需要,蘇州銀行將新增1項收費價目。該服務名稱為尊行卡年費,收費標準為:金卡免年費;白金卡588元/卡/年,自2025年9月10日起執行。
此外,近期還有慶陽農商銀行、廬江農商銀行等多家地方銀行發布公告,就新增及調整部分金融服務收費項目進行公示。
其中,廬江農商銀行指出,自9月1日起將把借記卡ATM跨行取現(異地、同城)手續費從現在執行的“免收”調整為“借記卡取現手續費3.3元/筆;社保卡每月前2筆,單筆不超過3000元,免收跨行取款手續費。”
二、銀行也要全面降本增效了?
此次多家銀行新增服務收費項目,不禁讓人思考,銀行這是要開啟降本增效模式了嗎?我們該怎么看銀行的業務發展趨勢?
首先,銀行新增服務收費在金融領域是較為常見的現象,具有其內在的合理性。當前,全球貨幣市場呈現出寬松的態勢,這一宏觀環境對銀行的盈利模式產生了深遠影響。貨幣市場寬松意味著市場資金供應相對充裕,利率水平往往處于較低狀態。對于銀行而言,其核心業務之一的存貸款利差收入受到了顯著沖擊,凈息差大幅降低。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單純依靠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獲取利潤的難度增加,多元化賺錢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從歷史經驗來看,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后為例,全球范圍內實施了寬松的貨幣政策,銀行面臨著巨大的盈利壓力。許多銀行開始積極拓展非利息收入業務,通過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并收取相應費用來彌補利息收入的減少。這表明,在貨幣市場寬松的大背景下,銀行新增服務收費是適應市場變化、維持盈利能力的一種常見策略。
其次,近年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已經成為銀行業務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之一。中間業務指的是銀行不直接使用自己的資金,而是通過提供各種金融服務來獲取收益的業務類型,例如支付結算、理財顧問、資產管理等。這些業務通常通過收取手續費或傭金的方式獲得收入,因此服務收費在中間業務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和客戶需求的多樣化,中間業務的種類和規模都在不斷擴大,這也為銀行提供了更多的收費機會和服務創新的空間。
第三,在過去,部分商業銀行出于市場競爭、客戶拓展等多方面的考慮,會在某些服務項目上采取免費策略。例如,一些銀行對借記卡 ATM 跨行取現、個人存款證明開具等服務長期免收費用,以此吸引客戶,增加客戶粘性。然而,隨著當前銀行業利潤不景氣,凈息差持續收窄,運營成本不斷上升,銀行的盈利能力面臨巨大挑戰。在這種情況下,銀行不得不重新審視其服務收費策略,選擇對一些原先免費的服務項目開始收費。這種從免費到收費的轉變,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會引起部分客戶的不滿,但從銀行的長期發展來看,卻是維持其正常運營和提供更優質服務的必要手段。
第四,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銀行單純依靠傳統存貸款業務獲取收益的方式將越來越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加快轉型步伐,探索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將是銀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除了加強中間業務外,銀行還可以通過拓展投資理財、財富管理等領域,進一步優化收入結構,不管怎么說賺錢已經成為了銀行刻不容緩的事情,中間業務收費也是一種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