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考志愿填報即將開啟,你是否還在為選擇哪所學校糾結?有一所學校雖然名氣不大,實力卻很強,這所學校就是沈陽工學院。
接下來不妨讓小編從以下維度,看看沈陽工學院藏著怎樣的驚喜。
在師資上,沈陽工學院的師資十分硬核,還有不少教師兼具高校講師與企業技術顧問的雙重身份。該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全校目前自有專任教師809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265人,占比32.75%;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786人,占比97.16%;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遼寧省教學名師、百千萬人才工程等高端人才60人,雙師雙能型教師更是達到407人。
這樣一支高水平、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教學資源和指導,有助于學生在學術和實踐兩方面取得雙豐收。
在沈陽工學院,產學研合作并非墻上的標語,而是學生觸手可及的機會。該校著眼未來培養人才,深化產教融合,以行業企業標準為導向,以推進數智技術賦能教育教學轉型為抓手,不斷加強教學條件建設,與浪潮、華為、美的集團、羅克韋爾自動化、廣州南方測繪等企業共建18個現代產業學院,引進行業領先的高水平新型工業化生產設備,打造了24個數智賦能的高水平實踐教學中心、303個實驗室,其中省級各類實驗示范中心7個;建立深度合作校外實踐基地236家以及依托現代產業學院的近千家企業生態伙伴,其中8家被評為省級校外實踐基地。
這些實踐平臺和機會,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實踐,極大地提升了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學校還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和創新創業活動,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資源。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沈陽工學院的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能夠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模式的創新上,沈陽工學院同樣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優勢。該校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優化學科結構,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數據等前沿領域,以“人工智能+教育”為核心引擎,打造“智擎·深空”智慧教育平臺,深度融合DeepSeek大模型與華為昇騰算力,構建了國內領先的AI教育生態。這一平臺能夠支持動態生成個性化教學內容,實時記錄學習軌跡并構建學生數字畫像,助力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教學,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效果和學習體驗。
該校在深化產教融合進程中,以數智技術賦能課程教學改革,通過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教學場景,構建了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動態對接的機制。這一舉措不僅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最前沿的技術和行業趨勢,還能夠通過實踐項目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沈陽工學院以硬核師資為基石——近千名專任教師中高職稱與高學歷人才占比突出,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更將行業經驗融入課堂;以產教融合為橋梁——18個現代產業學院、超300個實驗室及200余家校外實踐基地,讓學生在真實產業場景中淬煉技能;以數智教育為引擎——“智擎·深空”平臺構建AI教育生態,推動“千人千面”的精準培養,真正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雙向賦能。
別讓“名氣”局限視野,實力才是成就未來的底氣——這個夏天,選擇沈陽工學院,讓扎實的學識與過硬的本領成為你闖蕩世界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