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躺下就忍不住把手舉過頭頂,還覺得這樣更容易入睡、更舒服。
但這種“奇怪”的睡姿,可能是在悄悄提醒你:呼吸,出了點問題。
越舒服,可能越不對勁
有不少人發現,晚上睡覺時,只要把手舉過頭頂,就能睡得更踏實。還有人白天坐著、躺著的時候,也喜歡這樣“舉手投降”的姿勢。看起來像是身體放松的表現,這可能是身體在自救。
這是當呼吸不順暢時,身體會找辦法“偷點氧氣”。舉手這個動作,看似隨意,實際上是為了給肺部、氣道騰出更多空間,讓空氣進得更順暢一點。就像一個人擠在小屋里喘不過氣,不得不把窗戶打開透透氣。
這個動作常見于一些有慢性呼吸問題的人身上,比如患有哮喘、慢阻肺,或者平常就容易氣短、呼吸急促的人。但有一部分人表面看起來沒啥病,卻長期靠這種姿勢入睡,他們的身體可能已經在長期默默“頂著”呼吸系統的小毛病了。
手舉起來,其實是在“開路”
當人呼吸不順暢時,身體最先調整的,就是姿勢。手一舉,胸腔的位置就打開了,肩膀也向后展開,這樣一來,肺部能擴張得更充分,氣流也能順利通過氣管。
這種“舉手式呼吸”在醫學上也被稱為“三腳架姿勢”。有些哮喘發作的病人,就會自然地坐著、雙手撐在膝蓋或桌子上,身體微微前傾。
這種姿勢能讓呼吸肌肉少費點勁兒,特別是幫助橫膈膜——也就是胸腔和腹腔之間那塊“呼吸大肌肉”——更有效地工作。
長期這樣呼吸,說明身體已經在悄悄“加班”,用更多的力氣來維持呼吸。就像一個人走路本來只用兩條腿,現在卻要靠四肢并用,雖然走得動,但早晚會累垮。
這不是小毛病,背后可能藏著這些問題
如果每晚都要把手舉起來睡覺,或者平常總覺得呼吸不夠順暢,也許和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有些人可能存在鼻腔結構異常,比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導致空氣從鼻子進得不暢,只能通過嘴巴呼吸。而張嘴睡覺容易導致喉嚨干、打鼾嚴重,甚至出現呼吸暫停,久而久之,睡眠質量變差,人也變得沒精神。
還有一類人是體重偏高,尤其是脖子粗、下巴厚,脂肪堆積在喉嚨周圍,就像在氣道周圍圍了一圈“棉花”,睡覺時一躺平,氣道容易被壓扁,空氣不容易進出,就會出現呼吸不暢。
白天打哈欠頻繁、晚上打鼾響亮、半夜醒來口干舌燥,都是常見表現。
也有一些人可能存在肺功能下降,不一定是明顯的肺病,比如長期吸煙,或者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工作過,肺部就像用了很多年的老風扇,風力越來越弱。
晚上躺下后,因為橫膈膜位置變化,呼吸更吃力,身體就“自覺”地舉起手來給自己“幫一把”。
有些人只是習慣,但不能掉以輕心
也有的人只是從小就習慣了這個睡姿,或者覺得這樣更放松。但如果發現自己最近總是睡不踏實、白天打不起精神、稍微走幾步就喘不上氣,那么就不該只當是“睡姿問題”。
睡覺是身體修復的過程,如果連呼吸都不順,那修得再多都白搭。
曾有研究顯示,長期睡眠呼吸不暢的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顯著升高。因為人在呼吸困難時,身體會分泌大量應激激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久而久之,器官就會“操勞過度”。
有些信號別忽視,身體在喊“救命”
有些人早晨醒來總覺得累,像是干了一晚上的重活;也有人早上起床時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白天總想打瞌睡。這些都可能是夜間呼吸不暢的表現。
如果打鼾越來越嚴重,甚至在睡夢中被嗆醒、感覺“透不過氣”,那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信號。這是一種比較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病,很多人直到家人提醒才知道自己晚上“呼吸會停”。
還有一種情況是夜間低氧血癥,就是血液里的氧氣含量變低。人在不知不覺中缺氧,可能會影響大腦、心臟的功能,甚至增加突發心梗、腦梗的風險。
不靠舉手,也能睡得踏實
如果懷疑自己存在呼吸問題,最靠譜的做法是去醫院做個睡眠呼吸監測。這個檢查能記錄整晚的呼吸節律、血氧變化,發現有沒有呼吸暫停或者缺氧的情況。
生活上也可以做一些調整,幫助身體呼吸得更輕松。
晚上睡覺前,不要吃太油膩或太多,否則胃脹壓迫橫膈膜,會讓呼吸更費勁。睡前盡量避免喝酒,酒精會讓喉嚨的肌肉松弛,更容易打鼾。
枕頭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選擇支撐性好的枕頭,讓脖子和頭處于自然彎曲狀態,可以減少氣道受壓。
可以試試側臥睡眠,特別是左側臥,有助于肺部擴張,減少舌頭后墜引起的呼吸堵塞。對一些人來說,在枕頭旁放個小抱枕,能幫助身體保持側臥姿勢。
如果體重偏高,可以考慮慢慢減少晚餐的量,像是晚飯換成清蒸鱸魚、一碗小米粥配一個雞蛋,既有營養又不油膩。減掉中腹部和脖子上的脂肪,有時比吃藥更管用。
有些人舉手,是在“搶救”自己
很多慢阻肺患者在病情加重時,都會有一個很明顯的動作:手扶著床沿,身體前傾,嘴唇發紫,喘得厲害。這時候身體靠改變姿勢來減輕肺部負擔。
有研究發現,在慢阻肺患者中,超過70%的人在夜間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而他們往往并不自知,只覺得“最近睡不好、老口干、沒精神”。
這類人若長期忽視,最后可能發展為“肺心病”——肺不好連累心臟,心臟供血跟不上,整個人越來越虛。
別讓呼吸變成一件吃力的事
呼吸對身體來說,就像是水流進水池,是最基礎的維持生命的方式。一旦呼吸變得吃力,整個身體的運轉都會受影響。
如果發現自己睡覺總得舉手,或者總覺得呼吸不夠順暢,不妨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該給身體的“風道”做個檢查了。
別等到真的喘不上氣,才去找醫生。身體給的“信號燈”,有時候就是一個小動作那么簡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