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毓肥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特斯拉官方頁面正式上線 Robotaxi 服務。
根據官方描述,目前 Robotaxi 僅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地區開展有限制的開放運營。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用戶可以在 APP 上自由下單,受限制的只是運營范圍,以及運營車數量。
而根據特斯拉 AI 官方賬號的描述,特斯拉 Robotaxi 的優勢如下:
「我們的自動駕駛可以自由擴展, 可以在任何獲得批準的地方部署,它不需要昂貴的專業設備或大量的服務區域測繪——它就是能用 」。
充滿自信而又簡練的宣傳文案,背后是「全球首個純視覺 Robotaxi 試運營」的里程碑——此前開放商業運營的 Robotaxi,無論在哪個國家,都帶有激光雷達。
2025 年 6 月底,距離馬斯克第一次承諾自動駕駛服務已經過去整整 12 年。他真的兌現了諾言嗎?特斯拉 Robotaxi 體驗如何?特斯拉又是否真的邁出了 AI 公司的下一步?
下面簡單聊聊。
打一臺沒人開的特斯拉
根據目前 X 上網友的分享視頻,能打到的 Robotaxi 都是 Model Y(參數丨圖片)。
而如果想要坐在一臺有方向盤但沒有司機的 Model Y 上,首先你需要成為特斯拉 Early Acess 早鳥計劃的一員。
然后你就會收到 Robotaxi APP 可使用的通知,然后下載,它長這樣,非常賽博范兒:
下一步你需要確定身處于 Robotaxi 的可用范圍內,目前開放的地區主要是奧斯汀市區內,定位正確即可打車。
作為全新推出的 APP,Robotaxi 的提示還算是詳細,在訂單頁面也有相對豐富的使用提醒。
另外,乘客上車后,后排顯示屏會進入 Robotaxi 提醒模式,長按下圖的大圓開始行程,有單獨的 UI,手機 APP 內也可以單獨操控空調、影音娛樂等等功能。
目前 Robotaxi 只收取統一的單次 4.20 美元(約合人民幣 29 元,保留小數點第二位是因為 4.20 這個梗膾炙人口)費用,暫時無法給小費。
雖然和 Uber 一樣提供了小費選項,但點進去是「開個玩笑」的官方通知,可能 1.2 萬美元的 FSD 訂閱費用,已經暫時算進硬件 4.0 的「工資」里面了。
那么它的用戶體驗如何?
由于目前投送市場的 Robotaxi 總量不高,有說法是大概是 10-20 臺之間,但根據 X 網友的曝光,似乎目前已經有 35 臺服役車輛:
總的來說,目前在網上能看到的反饋數量不多,而且道路狀況都一樣。
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同樣的原因,所以目前還沒有看到整體差評的帖子。
事實上自從 FSD 13 推送以來,在美國本土的自駕體驗視頻中我們也能看到,除了有一定概率闖紅燈、逆行、導航錯亂,實際的體感已經相當穩健,尤其是時延堪稱獨步行業。
不過根據用戶反饋的視頻,即使是 Robotaxi,在一些路況下還是會犯錯,比如 X 用戶 @Rob Maurer分享的視頻內,系統在 22 分鐘的運行期間出現過很明顯的方向盤抖動。
可以說即使是僅限于奧斯汀市區,特斯拉的 Robotaxi 依然存在一些瑕疵。
再加上極小的投放規模,也意味著特斯拉對標的遠非今日的 Waymo——截止至今年上半年,Waymo 的全美車隊總數已經超過 1500 輛,每周訂單超過 15 萬單。
從開始,到新的開始
但在走到今天試運營之前,代表純視覺+車企驅動自動駕駛路線的馬斯克,他的承諾已經橫跨了三代 Autopilot 軟硬件。
2012 年 12 月,特斯拉獲得了第一個汽車雜志頒發的獎項,他接受 Motor Trend 采訪時就表示「我覺得研發自動汽車會非常有意思」。
2013 年 Autopilot 上線,然后就是大家聊過無數次的話題,與 Mobileye 和英偉達的合作與告別,再到 2019 年 FSD 芯片橫空出世,以及目前依然是算力第一梯隊的硬件 4.0。
背后貫穿 Autopilot 發展史的,一直是馬斯克對于「自動駕駛」的執念。
2013 年 8 月,他對 CNBC 說「自動駕駛一定是特斯拉的未來」,當時 Google 還沒入股 Uber,Waymo 甚至還沒命名。
2015 年底,他跟《財富》雜志說「三年內特斯拉的車就可以自己開了」;2019 年Model Y 發布會上馬斯克首次公布「Robotaxi」計劃,2020 年底 FSD Beta 正式推送...
這當中經過了無數個「two weeks」的跳票,FSD 的「Beta」前綴頂了三年,而即使是令所有人驚艷的 FSD V13,也并不完全是大家心目中「不碰方向盤也能開的特斯拉」。
12 年間,Waymo 從幕后轉向臺前,Uber 和滴滴的無人駕駛計劃前赴后繼,就連 Apple Car 都經歷了完整的「從入門到放棄」全過程。
有太多角度可以解讀特斯拉這 12 年,我們今天找的角度是:FSD 一切稚嫩和瑕疵、領先與進步,都建立在特斯拉近乎執拗地堅持純視覺的基礎。
我們不知道特斯拉是否已經遭遇了純視覺的瓶頸,因為雖然跳票,但馬斯克和他的團隊還是一步步啃下了純視覺的各種硬骨頭。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特斯拉 AI 團隊在后臺按下推送按鈕,AI 團隊主管 Srihari Sampathkumar 稱今天是「十年艱苦奮斗...開啟了物理 AI 的新時代」。
解釋下兩個定語:
2015 年 11 月前后,各大科技媒體報道稱馬斯克「將自動駕駛定義為特斯拉的首要工作」;2020 年財報會議和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分別稱特斯拉為「領先的真實世界 AI 公司」、「更像是 AI 和機器人公司」。
特斯拉 AI 高級工程師 Phil Duan 則形容今天是「邁出了一小步,長遠來看,這將會是一個轉折點」。
字面意義上的從零開始,從純視覺開始,從車企視角開始,這是特斯拉 Robotaxi 故事的主線,它才剛開篇,遠談不上成功,但更重要的意義是逐步商業化。
不過,聊到這里我們倒是可以下一個結論:Robotaxi 試運營開啟了特斯拉,甚至是純視覺輔助駕駛路線的新階段。
特斯拉 AI 團隊今日合照
而正如卡梅隆大學自動駕駛專業教授 Philip Koopman,今天告訴路透社他的評價一樣,這次試運營更像是:
「T he end of the beginning - not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這是開始的結束,而不是結束的開始) 」——馬斯克的諾言、特斯拉 AI 團隊的下一次歡呼之前,還要面對太多困難。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