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汽車市場這片廣袤的天地里,消費者的需求偏好對于汽車產品的銷量走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出行范圍的擴大,長續航、強性能的增程與插混車型正契合了大眾對于汽車實用性和駕駛體驗的追求,其銷量呈現出節節攀升的喜人態勢。然而,在這股增程+插混車型的發展熱潮中,合資品牌們的表現卻顯得有些遲緩。如今,看著增程和插混市場這般火爆,合資品牌們終于坐不住了。
近期,一則重磅消息在汽車圈內廣泛流傳。奔馳,這個擁有深厚歷史底蘊和卓越品牌影響力的汽車巨頭,計劃推出一款搭載大電池的插混新車。此消息一出,瞬間引發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大家紛紛猜測,這款神秘的插混新車究竟會以怎樣的姿態亮相?它又是否具備改變當前市場格局的實力呢?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同深入探尋奔馳在混動領域的新動向吧。
奔馳下場
在寶馬被曝將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增程車型之后,奔馳也傳出了計劃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長續航混動車的消息。不過,與寶馬不同的是,奔馳此次采用的是油電同驅的大電池插電混動方案。據相關媒體報道,該項目已經獲得了方向性通過,目前相關預研工作也已經緊鑼密鼓地啟動。然而,當媒體就此事向奔馳中國求證時,奔馳中國卻給出了 “相關消息不屬實” 的回應。
盡管奔馳官方予以否認,但這一傳聞本身卻如同一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這家德系汽車巨頭在戰略轉型的關鍵十字路口所表現出的搖擺與試探。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奔馳在純電路線上可謂是全力以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然而,現實卻給了奔馳沉重的一擊,在純電領域的發展過程中,奔馳遭遇了諸多挫折,市場反應遠未達到預期,可謂是撞得頭破血流。這一系列的挫折讓奔馳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技術發展戰略,開始重新思考混動技術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戰略價值。
實際上,奔馳對增程與混動技術的關注與研發,可以追溯到2023年。當時,為了實現將 EQS的續航里程提升到700公里以上的目標,奔馳曾大膽嘗試增程式混動研發。然而,經過一番深入的研究后,奔馳卻得出了一個令人失望的結論,即該技術在成本控制方面并不具備優勢,難以在大規模生產中實現成本的有效降低,從而影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且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增程技術在能源利用效率、環保性能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符合品牌對于未來汽車技術發展方向的長遠規劃。因此,在 2024 年初,奔馳無奈地中斷了增程式混動技術的開發。
盡管奔馳放棄了增程技術的研發,但中國市場對于增程車的消費熱情卻絲毫未減。而透過增程式汽車這一現象的表面,深入剖析中國市場汽車消費結構,奔馳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規律,即中國用戶對于汽車的需求并非僅僅局限于某一種特定的動力形式,他們真正期待的是一款能耗低、補能方便、具備超長續航能力以及能夠提供智能舒適用車體驗的汽車。
基于對中國市場需求的理解,奔馳最終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策,那便是選擇一條更能發揮自身企業優勢的技術路徑,即打造一款油電同驅、超長續航的插混產品。或許正是受到這一戰略決策的影響,網上才不時傳出奔馳正在研發全新大電池插電混動車型的消息。
現款插混:
實力表現令人失望
當前,奔馳在國內市場已經推出了一些插電混動車型,其中 C350eL 和 E350eL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而,當我們從銷量和產品實力這兩個關鍵維度來審視這些車型時,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
以奔馳 E350e L 為例,其搭載的插電混動系統在如今的汽車技術發展浪潮中,顯得黯然失色,難以展現出多少獨特的技術優勢。為了更直觀地說明問題,我們不妨來看一組數據。在 WLTC 工況下,奔馳 E350e L 的最低荷電狀態油耗為 6.5L/100km。乍一看,這個數據似乎還說得過去。但當我們將其與搭載 2.0T 發動機和 48V 輕混系統的燃油版 E260 L 進行對比時,問題便一目了然。燃油版 E260 L 的綜合油耗僅為 6.15L/100km,這一數據清晰地表明,奔馳 E350e L 所搭載的這套插電混動系統在省油效果方面,相較于 48V 輕混系統并沒有展現出明顯的優勢,兩者之間的差距微乎其微。此外,搭載 2.0T 高功率版本發動機的奔馳 E 級,零百加速時間僅需 6.6 秒,而 E350e L 的零百加速時間卻需要 7.2 秒,兩車性能差距同樣明顯!
通過以上對比,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像奔馳 E350e L 這樣的插混車型,似乎只是為了應對環保政策而倉促誕生的產物,缺乏真正的市場競爭力。其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雖然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但從實際的產品表現來看,卻仿佛陷入了原地踏步的困境,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和進步。面對這樣的局面,奔馳確實應該深刻反思,重新審視自身在插混技術研發和產品打造方面的策略與方向。
車叔總結
總的來看,當前增程及其所在的大電池插混領域,已成為外資、合資品牌紛紛押注的產品新方向。作為一家擁有深厚技術底蘊和豐富造車經驗的百年汽車品牌,接下來改變一下技術路線,開發一套更先進的插電混動系統,對于奔馳而言并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奔馳如果繼續迷信光環的力量,妄圖憑借品牌光環跨越技術鴻溝,那么迎接它的,大概率又是一次頭破血流的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