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專注即時零售領域研究的劉老實。
6月23日上午,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發布全員郵件,宣告即日起餓了么、飛豬正式合并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
在新的架構下,范禹繼續擔任餓了么董事長兼CEO,向蔣凡匯報;南天繼續擔任飛豬CEO ,同樣向蔣凡匯報。同時,餓了么和飛豬將繼續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在業務決策執行上與中國電商事業群集中目標、統一作戰。
吳泳銘在郵件中強調,“這是我們從電商平臺走向大消費平臺的戰略升級。未來,我們將更多從用戶角度出發優化整合業務模式和組織形態,為用戶創造更豐富優質的生活消費體驗。”
這一戰略調整,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諸多猜測,而要深入理解此次變動的意義,不妨先回顧餓了么和飛豬各自的發展歷程。
餓了么:從校園創業到本地生活巨頭的蛻變
餓了么的故事始于2008年,上海交通大學的一間宿舍。當時,幾個玩游戲的年輕人因饑餓卻遭遇周邊餐館電話訂餐難題,從而萌生創業靈感。
張旭豪等人將學校附近餐館信息整理成冊在校園分發,初步搭建起電話訂餐的雛形,隨后團隊分工明確,負責接單、下單和送餐。
2009年4月,餓了么網站正式上線,開啟在線訂餐服務,同年9月推出餐廳運營一體化解決方案助力線下餐廳線上運營 ,10月日均訂單量突破1000單,這是其業務模式被市場初步認可的重要標志。
2010年5月,餓了么2.0版本上線,用戶群從大學生拓展到白領,并創新性地推出超時賠付體系等行業新標準,同年11月手機端上線,訂餐范圍覆蓋全上海,開始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嶄露頭角。
此后,餓了么借助移動互聯網興起和LBS技術成熟,迅速擴大市場份額。
2011年3月,會員超兩萬,日均訂單三千份,亮眼成績吸引百萬風投,也引來了美團等競爭對手入局。
2014年,外賣平臺大戰正式爆發,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餓了么在這場燒錢大戰中面臨資金壓力。
2018年4月,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么,餓了么全面融入阿里巴巴集團的新零售戰略,加快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布局和轉型升級,此后繼續深耕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及餐飲供應鏈等領域,利用科技創新提升服務效率和客戶滿意度,推動中國餐飲行業數字化進程。
飛豬:在在線旅游賽道的乘風破浪
飛豬的前身為阿里旅行,誕生于2014年10月,脫胎于阿里巴巴集團,旨在整合阿里系資源進軍在線旅游市場。
彼時在線旅游市場已經競爭激烈,攜程、去哪兒等平臺已占據一定市場份額。但依托阿里巴巴強大的電商基因、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云計算等技術優勢,飛豬迅速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2016年10月,阿里旅行正式升級為飛豬,啟用全新品牌形象,定位年輕客群,以“比心發現世界”為品牌理念,強調個性化的旅行服務和體驗。
飛豬不斷拓展業務版圖,與眾多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供應商合作,提供豐富多樣的機票、酒店、度假、簽證等旅游產品。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深入了解用戶需求,為用戶精準推送旅游產品和優惠信息,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務平臺。
在技術創新方面,飛豬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旅游服務中的應用,如智能客服、行程規劃助手等,提升用戶服務體驗。經過多年發展,飛豬在在線旅游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成為年輕消費者喜愛的旅游出行預訂平臺之一。
蔣凡領銜:阿里大消費戰略的關鍵布局
蔣凡在電商領域的成績有目共睹。早年主導手機淘寶App的功能研發與體驗升級,通過一系列技術革新與產品優化,成功推動手機淘寶從傳統購物工具向智能化、個性化的移動購物平臺轉型,大幅提升用戶活躍度與留存率。
在其擔任淘寶、天貓總裁期間,更是帶領團隊實現多個業務的突破性增長,推動天貓雙11成交額屢創新高,同時積極探索內容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模式,為阿里電商業務注入新活力。
這些輝煌戰績,讓蔣凡積累了深厚的電商運營經驗與行業洞察力,也讓集團管理層看到其在電商業務整合、創新及市場拓展方面的卓越能力,成為此次餓了么、飛豬并入中國電商事業群后由其領導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來,阿里大力布局新零售與即時零售領域,蔣凡在這方面展現出敏銳的市場嗅覺與精準的戰略眼光。
淘寶閃購與餓了么合作的成果,正是其推動遠場電商與近場電商融合的實踐證明。在蔣凡的帶領下,淘寶閃購上線不到一個月日訂單量超4000萬,在天貓618期間平臺購買用戶數實現雙位數增長,全周期天貓剔除退款后的GMV同比增長10% 。
餓了么、飛豬并入后,涉及本地生活服務、在線旅游與傳統電商業務的深度整合,蔣凡對新零售與即時零售的深刻理解,使其能夠更好地把握各業務協同的關鍵點,推動不同消費場景的有機融合,實現從電商平臺向大消費平臺的戰略升級。
業務整合不僅是資源的重組,更是團隊的融合與協同。蔣凡在過往的工作中,展現出強大的團隊領導與管理能力。
無論是推動手機淘寶的變革,還是帶領淘寶天貓團隊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他都能凝聚團隊力量,激發員工創新活力,推動業務快速發展。
餓了么、飛豬并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后,涉及多個業務團隊、不同業務模式的整合,過程中必然面臨諸多挑戰與困難。蔣凡豐富的團隊管理經驗與帶領團隊突破困境的能力,能夠有效協調各方資源,解決整合過程中的矛盾與問題,保障業務整合的順利推進,實現各業務板塊的高效協同與共同發展。
作為阿里重點培養的接班人之一,蔣凡此次主導餓了么、飛豬與中國電商事業群的整合,是阿里接班人培養戰略的重要一環。
這一安排不僅有助于蔣凡進一步熟悉阿里集團更多業務板塊,提升其對整個大消費生態的把控能力,也體現了阿里對其未來領導集團發展的期待。
通過此次整合,蔣凡能夠積累更豐富的跨業務領域管理經驗,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戰略決策與全局統籌能力,為未來承擔更大責任、推動阿里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這也是阿里向外界傳遞其管理層傳承有序、戰略布局穩健的重要信號。
餓了么、飛豬并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的戰略意義
首先,構建完整大消費服務體系。
餓了么在本地生活服務尤其是餐飲外賣和即時配送領域擁有成熟運營體系與龐大用戶基礎;飛豬在在線旅游市場為消費者提供豐富旅游產品與服務;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則在傳統電商零售領域根基深厚。
三者會師后,將依托各自多年資源積淀,打通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在“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為消費者提供全鏈路大消費服務,滿足用戶多樣化、一站式消費需求,提升用戶在阿里生態內的消費粘性和忠誠度。
其次,強化即時零售協同效應。
自4月30日淘寶天貓旗下即時零售業務“小時達”升級為“淘寶閃購”并與餓了么聯手加大補貼以來,二者合作已展現強大業務潛力。淘寶閃購上線不到一個月日訂單量超4000萬,在天貓618期間平臺購買用戶數實現雙位數增長,全周期天貓剔除退款后的GMV同比增長10%。餓了么正式并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將進一步放大這種協同效應,全面打通各項資源,促進遠場電商(傳統電商購物)與近場電商(即時零售)深度融合,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購物體驗,也為品牌及商家探索新商業模式和生意增長創造更大空間 。
第三,推動動旅游與電商資源融合。
飛豬并入后,能夠與淘天的電商資源深度整合。一方面,飛豬可借助電商平臺龐大流量和營銷渠道,拓展旅游產品銷售路徑,提升旅游產品曝光度和銷量;另一方面,通過與電商業務交叉營銷,如旅游產品與電商商品的組合套餐、旅游目的地特色商品銷售等,為用戶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實現旅游與電商業務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挖掘新的消費增長點。
第四,優化資源配置與提升競爭力。
從組織層面看,餓了么和飛豬繼續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在業務決策執行上與中國電商事業群集中目標、統一作戰,既能保證二者在各自業務領域專業性和靈活性,又能確保與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戰略方向一致,實現高效協同。
這種整合有助于阿里更好調配集團資源,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強化在大消費領域的布局,提升整體市場競爭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
此次餓了么和飛豬并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是阿里巴巴在大消費領域的一次重大戰略升級,對阿里巴巴未來在大消費市場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也將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變革與機遇。
撰文:劉老實
排版:劉老實
校對:十 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