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消費者
在開通互聯網會員服務時
會遭遇自動續費套路
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 (2024)》曝光了互聯網消費中出現的四大消費侵權新問題,其中包括“平臺自動續費、先享后用等缺乏透明度”:
?部分商家通過不易察覺的方式進行提示或者引人誤導的方式促使消費者選擇,導致消費者在賬戶被扣費時才意識到權益受損, 如部分App存在將“自動續費”選項默認勾選的情況,致使用戶誤操作,帶來不必要的費用支出;
?有的平臺僅通過站內消息提醒自動續費,而沒有向用戶發送明確、及時的告知信息,導致很多消費者未能及時發現造成財產損失。
?更有一些平臺在用戶卸載了App后,仍然繼續扣費,導致消費者遭遇嚴重困擾。
近日
廣東省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
發布自動續費避坑指南
平臺以首月低價吸引用戶開通自動續費會員
部分平臺以首月低價為誘餌,將自動續費條款隱藏在冗長的協議中,或通過小字、默認勾選等方式弱化提示,涉嫌違反《電子商務法》中關于經營者搭售商品須履行相關義務的規定,侵犯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提醒
消費者簽約前仔細查找自動續費、連續包月或包年等關鍵表述,逐字閱讀細則。如無須開通自動續費,務必手動取消默認勾選,確認頁面顯示“僅購買單月或單次服務”后再支付,并截圖保存開通頁面。
取消續費流程繁瑣
許多平臺常將取消續費入口層層隱藏,消費者需要通過“賬戶設置—訂閱管理—選擇服務—取消自動續費”多重操作,或跳轉至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平臺扣費服務管理頁面才能關閉,涉嫌違反《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中關于顯著、簡便取消的規定。
提醒
消費者開通自動續費后,應立即嘗試取消操作,熟悉操作步驟;可通過平臺幫助中心搜索關閉自動續費或管理訂閱查找入口,若平臺故意隱藏取消選項,可憑截圖撥打12345電話進行投訴。
自動續費提醒方式不顯著
部分平臺對自動續費的提醒方式不夠顯著,僅在扣款前發送模糊短信或站內信,導致用戶錯過取消時機,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中自動續費提前5日顯著提醒的規定。
提醒
消費者開通會員服務時,應確認平臺的提醒方式,保持接收渠道暢通,并記錄續費日期,提前設置鬧鐘自查。若未收到提醒卻被扣款,可主張平臺違約,要求退款。
設置格式條款拒絕退費
當消費者申請退款時,部分平臺常以“已享受會員權益”“條款已明確”等理由拒絕,而上述條款一般是平臺預先制定的格式條款。根據《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若平臺未采取合理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條款,或者條款存在不合理地免除或減輕經營者責任、限制或排除消費者權利等內容,消費者可主張條款無效。
提醒
消費者若被無理扣費,應立即聯系客服說明未獲有效提醒的情況。若協商無果,可通過12345熱線或通過全國消協智慧315平臺在線反映。
那么
“自動續費”該如何取消呢
iOS系統取消自動續費的方式:通常情況,可以在設置中打開訂閱,點擊取消。其他操作系統一般通過微信和支付寶來取消自動續費。
微信取消自動續費的方式:打開微信,點擊右下角的“我”,然后選擇“服務”。進入“錢包”,點擊右上角的“支付設置”,在“扣費服務”頁面,找到已開啟自動續費的項目,點擊“關閉扣費服務”并確認即可。
支付寶取消自動續費的方式:打開支付寶,點擊右下角的“我的”,然后選擇右上角的“設置”,進入“支付設置”,點擊“免密支付/自動扣款”,在列表中找到需要取消的服務,點擊“關閉服務”并確認即可。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李青山
編輯/李曉雨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2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 - 8831543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