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架B-2隱形轟炸機掠過波斯灣,重達13.6噸的GBU-57巨型鉆地彈呼嘯而下,直撲伊朗福爾多核設施深處。
特朗普高調宣布“清除完成”,全球屏息等待結果。可當煙鉆地彈爆炸造成的煙塵散盡,衛星圖像卻讓五角大樓陷入沉默。
深藏地下90米花崗巖層的關鍵設施仍在運轉。至于號稱“地堡毀滅者”的美軍王牌武器,竟只在山體表面留下幾個尷尬的彈坑。
更戲劇性的轉折發生在地球另一端。我國軍工專家盯著戰報滿臉錯愕:我們耗費心血研發的東風-15C鉆地彈,末端速度6馬赫、穿透90米花崗巖的指標,本是為對標美國GBU-57而量身打造。
誰知美軍數據注水,中國軍工仿佛全力揮拳卻打在棉花上。搞了半天,原本期待中的,能夠和自己決戰紫禁之巔的對手,原來是個紙老虎。
鉆地彈神話崩塌夜
不得不承認,福爾多核設施的堅固遠超想象。這座藏在山腹中的堡壘,頂部覆蓋著百米厚花崗巖,硬度超過普通混凝土三倍。
美軍原計劃上演“神箭穿心”:兩枚GBU-57先后命中同一彈孔,像接力賽般鑿穿巖層。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實在是太過骨感。
首枚炸彈勉強鉆入30米巖層便耗盡動能,第二枚即便精準跟進,也只能再深入7-8米。要想真正威脅核心區域?至少需要七枚精確疊羅漢。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諷刺性拉滿的是,特朗普本人在下令轟炸前反復質疑鉆地彈能力,卻被五角大樓“自信滿滿”的保證說服。
結果實戰打臉來得如此之快:六枚天價鉆地彈(單枚造價超300萬美元)集體撲街,伊朗甚至淡定宣布“核材料零損失”。
更讓美軍無地自容的是,英國媒體曝出內幕:五角大樓早知鉆地彈測試穿透率僅有理論值的75%,卻依舊在匯報文件里涂脂抹粉。
實際上美國軍工領域研究和制造的武器出現系統性虛胖的情況,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此次鉆地彈鬧劇,絕非是孤例。翻開美軍裝備史,堪稱一部“參數通脹史”:
此前美國軍工業為了研制出F-35戰機,足足燒掉了1.5萬億美元。可時至今日,仍然有至少871項技術缺陷還沒能解決。
至于單艘造價超過70億美元的朱姆沃爾特驅逐艦,配備的大炮所需發射的炮彈,一發就高達上百萬美元。如此昂貴的炮彈沒人用得起,只能讓主炮徹底淪落成擺設。
而美軍方面大吹特吹的福特號航母,每艘的造價花費更是高達150億美元。可也就是這個被寄予厚望的先進航母,電磁彈射的故障率比美國此前的預期翻了八倍不止。
甚至就連美國的忠實跟班日本,都尖銳地指出這完全是“美制武器病”:盲目堆砌高技術指標導致重量飆升、價格失控。而最新的軍工受害者,無疑正是M10戰車。
在該戰車尚處于設計階段時,美國方面就大張旗鼓地吹噓該戰車甚至能夠實現空投作戰。但最終得出的超過42噸的實體體重甚至連橋梁都壓垮,這也導致該項目直接被腰斬。
更觸目驚心的是交付給烏克蘭的“帶病武器”:
M777榴彈炮因后膛故障可能炸死炮手,“悍馬”軍車輪胎老化碎裂得像餅干渣。更有甚者,這些出口軍備高達173萬美元的維修費,竟是由烏克蘭承包商墊付
雖然美軍辯解稱烏克蘭承包商墊付維修費,完全是因為“目前美軍的預算不足”。但監察報告一針見血:后勤體系系統性崩壞,封存裝備的保養記錄形同虛設。
中國軍工的意外“誤判”
當東風-15C鉆地彈在西北大漠試驗場呼嘯而出,瞬間穿透摻入納米材料的水泥標靶時,現場掌聲雷動。這款直徑僅0.5米的“小個子”,動能竟高達20億焦耳,遠超GBU-57的13.7億焦耳。
我國工程師研制這款鉆地彈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了全面壓制美國同行的參數。研發的邏輯更是相當清晰:
美軍宣稱GBU-57能打穿60米混凝土,我們就做到70米;他們吹噓40米巖石穿透力,我們直接提升到90米。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國工程師不惜采用3D打印異形彈體、多級隨進爆破等黑科技,硬是在更小體積里爆發出更強威力。
如今真相大白,中國軍工有種“考試時拼命刷題,結果發現對手作弊”的荒誕感。
“早知他們注水,咱們何必往120分努力?”更關鍵的是,東風-15C為追求極限性能增加的成本與工藝難度,本可避免。
與美軍追求“參數神話”不同,中國軍工更信奉“夠用就好”的生存智慧。東風-15C雖被美軍數據誤導,但自主可控的研發路線卻因此受益:
為了達成理想的效果,我國定下的試驗標準可以說極端嚴苛。甚至直接在水泥標靶當中,摻入納米材料模擬超硬巖層。
同時我國工程師堅決拒絕“功能過剩”。不要華而不實的空投能力,專注提升穿透效率。且相較于美國動輒上百億的花費,我國的成本更是控制精準:單枚價格僅為GBU-57三分之一。
這種腳踏實地的風格延伸到海軍裝備。當美國電磁炮項目苦熬十年仍停留在樣炮階段時,中國電磁炮已悄然上艦測試。
美軍瀕海戰艦因“模塊化作戰”概念破產淪為笑柄,中國054B護衛艦卻以均衡性能贏得訂單。
鉆地彈鬧劇的最大輸家并非中國軍工,而是迷信“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信徒。五角大樓宣傳片里摧枯拉朽的鉆地畫面,終究敵不過伊朗山區毫發無損的核設施。
當美軍為F-35的軟件漏洞焦頭爛額時,殲-20已換上國產渦扇-15翱翔藍天;當朱姆沃爾特級戰艦在港口生銹,055大驅正犁開深藍。
戰場是武器最好的考官。東風-15C雖因“虛假對標”付出額外代價,卻陰差陽錯站上鉆地彈技術巔峰。
此刻最該緊張的,或許是西太平洋某島嶼地下工事里的指揮官。畢竟中國鉆地彈的威力,可沒有半點水分。
參考資料:
《視頻丨伊朗核設施遭美軍襲擊前后對比》——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