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來關注以色列、伊朗和美國之間的事兒?,F在是三個國家了,似乎更值得關注了。
一、俄羅斯的言與行:就放放嘴炮了事了?
在昨晚所發文章中,我和大家分享了英國天空新聞一編輯的分析,主要談到了伊朗如果想報復美國的話,可能需要去問問俄羅斯(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國家)怎么整。畢竟,俄羅斯和伊朗就在今年1月簽署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到目前為止,俄羅斯做了什么呢?我們來看看英國天空新聞駐莫斯科記者的分析。他的文章標題是:《為什么我們可能不會看到俄羅斯在美國襲擊伊朗后有太多實際行動的五個原因》,副標題比較長:“近年來,伊朗一直是莫斯科的重要盟友,向其出售武器以支持其在烏克蘭的戰爭,兩國在一月份簽署了戰略伙伴關系協議。但是,莫斯科對美國襲擊的反應至今感覺更像是表演而非實質性的?!?/p>
下面是這篇文章的中文版,稍有刪節。
表面上,莫斯科憤怒不已。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強烈譴責美國對伊朗的空襲,稱這是"危險的升級"。權力很大的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指責唐納德·特朗普發起了"一場新戰爭",其他人則呼吁莫斯科出手干預。與(某人)關系密切的、受制裁的俄羅斯商人康斯坦丁·馬洛費耶夫表示:"是時候幫助德黑蘭了。"
但這在意料之中。伊朗近年來一直是重要的盟友,向俄羅斯出售武器以支持其在烏克蘭的戰爭,兩國在一月份簽署了戰略伙伴關系協議。因此,強硬的口頭反擊是預料之中的。
但到目前為止,回應的感覺更像是表面上的而非實質性的。如果事態沒有進一步升級,我懷疑我們會看到俄羅斯除了口頭上的聲明以外的任何東西。這有幾個原因。
首先,戰略伙伴關系協議不包含互助防御條款。該協議確實尋求加深它們(之間)的防務合作,但在遭受攻擊時,兩個國家都沒有義務給予對方軍事支持。
其次,如果莫斯科真的想參與沖突或甚至向德黑蘭提供武器,它將面臨很大的困難。其資源主要集中(用)在烏克蘭戰爭上。
第三,俄羅斯不想破壞與美國日益改善的關系。對伊朗的任何援助都可能危及這種微妙的接觸。
第四,以色列-伊朗沖突分散了人們對烏克蘭戰爭的注意力,
對克里姆林宮來說,是會有好處的。隨著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中東,華盛頓對莫斯科施加達成和平協議的壓力似乎也已經消失。
最后,發聲的不是(俄羅斯總統),而是那些常見的攻擊犬。舉例來說,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是一位高級人物,但他激烈的言辭通常被認為是克里姆林宮溝通策略的一部分,而非實際的政策表達。
盡管如此,俄羅斯并不希望局勢進一步升級。當阿薩德政權在敘利亞于去年12月被推翻時,俄羅斯的地區影響力遭受重創。如果伊朗另一個親莫斯科的政權倒臺,那種影響力幾乎會消失。
因此,目前,克里姆林宮正拼命尋找外交解決方案。上周,(俄羅斯領導人)與以色列、伊朗、美國、(......)和阿聯酋的領導人進行了對話,周一他將在莫斯科與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赫奇會面,相關努力還在繼續。
如果報道屬實——美國提前警告德黑蘭有轟炸行動并暗示這將是一次性的——那么莫斯科很可能也事先知道。無論如何,俄羅斯領導人此時的目標是充當和平使者,并將局勢轉為有利于自己的局面。如果他能夠說服(伊朗外長)阿拉赫奇將伊朗的回應限制為象征性的,隨后與美國重回談判桌,他將讓唐納德·特朗普心存感激。他當然希望這種回報會是在烏克蘭(問題上),以撤回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為形式。
【點評】這最后一句話,盡管并不是很多人所希望看到的,但是這位記者的分析很可能是真的。某人真心的希望,現在是和美國總統做個交易的好時機。我只能跟大家說,大國之間經常有這樣的交易發生。但是,烏克蘭問題可不是一般的問題。即使美國總統想這樣做,也不一定能真的做到。因為,他也得考慮美國的國家利益。畢竟,沒有人會愿意被人貼上“賣國賊”這樣的標簽。所以,關鍵的關鍵就是:特朗普政府如何界定美國的國家利益?這是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也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的問題。
有人認為,美國已經打開了“潘多拉之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