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現在退休的方式變了?以前退休是"風風光光地來,熱熱鬧鬧地走",辦歡送會、擺酒席、收禮物,熱鬧非凡。可現在呢?
據調查,超過60%的新退休人員選擇"靜悄悄地離開":不通知同事,不舉辦歡送會,辦完手續就像人間蒸發一樣消失在工作圈。
他們的朋友圈要么清空,要么停更,微信群里也漸漸沒了聲音。這種"無聲告別"是怎么回事?為什么現代退休人員都選擇這種方式離開?是社會變冷漠了,還是他們找到了更好的生活方式?
從“榮退”到“靜退”的轉變
首先來看看數據。根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2024年發布的一項調查,62.3%的新退休人員(2023-2024年退休)表示沒有舉辦任何形式的退休儀式,遠高于2000年的18.7%。同一調查顯示,有41.8%的退休人員在離職后主動減少了與前同事的聯系,19.5%的人甚至表示"基本斷絕了聯系"。
另一組有趣的數據:在職場社交平臺上,有超過35%的60歲以上用戶在退休后三個月內注銷了賬號或停止更新。某社交軟件的數據分析顯示,退休用戶的朋友圈互動率平均下降了72%。
這種變化不是偶然的,而是反映了深層次的社會變遷。
是誰“偷走”了體面退休?
為什么現在的退休如此低調?這跟我國職場文化的變遷密切相關。
首先,人口結構變化導致退休變得"普通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96億,占總人口的21%。中等規模企業平均每年退休人數從1990年代的2-3人增加到現在的15-20人。當退休成為"流水線"上的普通事件,儀式感自然被稀釋。
其次,現代職場關系日益工具化。在數字化、碎片化的工作環境中,同事關系變得越來越功能性。有調查顯示,僅有27%的職場人認為自己與同事是"朋友關系",而這一數字在1990年代高達68%。
最后,別忽視政策環境的影響。近年來反腐風暴下,公款送禮、公款聚餐都被嚴格限制。曾經熱鬧的退休宴席,現在有可能引來麻煩。
從辦公室到朋友圈的消失
退休后選擇"消失",還有一個原因是數字時代帶來的身份焦慮。
當下社交媒體傾向于展示"人設",而不是真實的自我。對于退休人員來說,一旦失去了職業身份,朋友圈該發什么?發旅游照片?怕被說"炫富"。發日常生活?怕被嫌"無聊"。發養生心得?又怕被年輕人嘲笑"老氣"。
一項針對退休人員的社交媒體使用調查發現,有58.2%的人認為"不知道該分享什么內容"是他們減少社交媒體使用的主要原因。另有43.7%的人擔心自己的內容"會打擾到他人"。
這種"出局感"導致很多退休人員主動選擇從數字社交中撤退。他們寧可保留職場時的美好記憶,也不愿面對退休后可能的冷遇。
退休生活的巨大落差
退休人員選擇"消失"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根據養老金融調查研究中心的數據,有76.5%的在職人員期待退休后能"充實悠閑、健康快樂",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這種巨大的落差,讓很多人不愿展示自己的真實生活狀態。
最典型的案例是住房問題。城市化進程中,許多人的農村老家已經荒廢或拆除,而城市住房又極其昂貴。
2023年數據顯示,一線城市65歲以上老人中,有21.3%的人居住在租賃房屋中,這在20年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退休金水平也是一大問題。2023年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月平均水平為3400元左右,而一線城市的基本生活成本至少需要5000元/月。許多退休人員不得不繼續工作或嚴格控制開支,這與他們曾經期待的"優雅退休"相去甚遠。
為體面而消失
有人說,選擇"消失"的退休人員是在逃避,但我認為,這其實是他們保持尊嚴的方式。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寧可清貧自樂,不可卑微求人"。當職場關系冷卻,社會支持不足,經濟壓力加大時,選擇"獨善其身"成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一項針對退休生活調查顯示,有62.8%的退休人員認為"不打擾、不麻煩他人"是自己最重視的生活原則。這與中國傳統的"不擾民"價值觀一脈相承。
從職場圈到興趣圈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退休人員并非真的"消失"了,而是轉移到了新的社交圈子。
特別是在老年大學、社區志愿服務、興趣小組等領域,退休人員的參與度顯著提高。
2023年,我國各類老年大學學員總數超過1000萬人,比2013年增長了近3倍。線上學習平臺也出現了專為退休人員設計的課程,注冊用戶數量年增長率高達35%。
這啟示我們,退休不是"消失",而是"轉場"。從被職業定義的身份,轉向由興趣、愛好和社會貢獻定義的新身份。
“靜悄悄退休”會成為常態嗎?
隨著時代發展,"靜悄悄退休"很可能成為主流。但這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應對措施。
一些前瞻性企業已經開始建立"退休過渡計劃",幫助員工平穩過渡到退休生活。例如,逐步減少工作時間、提供職業生涯回顧與總結、組織退休生活規劃工作坊等。數據顯示,參與此類項目的退休人員,生活滿意度比沒有參與的高出32%。
社區層面,"銀發友善社區"正在興起。這些社區通過組織適合老年人的活動、提供志愿服務機會、營造代際交流空間等方式,幫助退休人員融入新的社交圈。
到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各類老年友好型社區超過5000個。
在技術層面,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社交媒體和通訊工具正在開發中。這些平臺界面簡潔、功能實用、內容健康,幫助退休人員維持社交聯系而不感到壓力。
退休不是消失,而是重生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么現在的退休人員都選擇悄無聲息地離開?
答案既復雜又簡單:因為他們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面對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他們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在重新定義自己,尋找新的生活方式。
退休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也許有一天,當我們都更懂得如何優雅地告別舊角色、迎接新生活時,"靜悄悄退休"就不再是無奈的選擇,而是從容的轉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