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時間演員孫儷被傳移民國外的新聞鬧的沸沸揚揚。
據亨利咨詢公司最新報告:中國1.52萬名富豪拖家帶口跑了,帶走的錢超過萬億。
我國經濟發展勢頭正盛,這些富豪為何還選擇逃離?這些錢都流向哪些地方?
財富外流潮
根據胡潤研究院的調研表示,中國擁有千萬以上可投資資產的人群已達432萬,其中63.7%考慮過移民,16.2%已在辦理或完成移民手續,較2020年激增15.7個百分點。
一些知名企業家,比如邁瑞醫療創始人李西廷、海底撈掌門人張勇等,加入新加坡國籍后,仍然選擇在國內做生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富豪移民海外主要是因為稅收問題,畢竟中國企業需要繳納高額商業稅,部分富豪選擇移民到低稅率國家來減少開支。
而且發達國家的醫療和教育資源也吸引人,歐美國家提供先進的醫療設施和優質學校,滿足家庭需求。
那個把火鍋店開遍全國的張勇,他早就悄悄換上了新加坡護照。醫療器械巨頭邁瑞的創始人李西廷,也成了新加坡的新公民。
這些商界大佬生意照做,國籍先換,要說富豪們最愛的移民目的地,阿聯酋絕對稱得上銷金窟。
迪拜經濟發展局局長最近得意洋洋地透露,專門為中國富豪成立了移民服務團隊。零所得稅+全球最大購物中心+頂級醫療資源,這土豪三件套確實讓人難以抗拒。
國內個人所得稅頂格45%,對年入千萬甚至上億的人來說,每年辛苦賺來的錢,將近一半要交出去。
而在阿聯酋,這把刀不存在,個人所得稅是零。一百萬的利潤,扎扎實實地一百萬落袋。新加坡資本利得稅、股息稅、遺產稅,處處寬松。
這種誘惑,不是一句“愛國”就能抵消的。這是真金白銀的驅動,是商人骨子里的精明。
更魔幻的是,當地醫療機構正和華大基因合作搞生命科學研究,看來富豪們不僅要賺錢,還想買長生不老的入場券。歐洲國家則玩起了黃金簽證的金錢游戲。
一份調研揭示了冰山一角:超過六成的人考慮過,其中近十分之一的人,已經拿到了通往新世界的船票。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以3.2%的速度悄然增長。
資本,像水一樣,天生就懂得趨利避害。哪里是洼地,就流向哪里。阿聯酋成了熱門,因為它簡單粗暴地告訴你:這里不收個人所得稅。這對于那些數字后面“0”太多的富豪來說,是無法抗拒的誘惑。
說到底,避稅確實是不少富豪移民的重要動力。誰不想少交點稅呢?通過在稅率低的國家成立家族信托,把資產轉移過去,身份也跟著換了,一下子就省下老大一筆錢。每年,全球有數不清的富豪,都是沖著“避稅天堂”去的。但這只是表面原因。
更深層次的,或許是對“不確定性”的擔憂。國內的政策風向、市場環境,都可能影響到他們的財富安全和個人自由。移民到一些法治健全、產權保護更嚴格的國家,在他們看來,能給自己的財富和人身安全上一道“雙保險”。
能用錢換來的,遠不止錢本身
錢只是第一層。更深處,是對下一代的焦慮。
國內教育的“卷”,早已不是秘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通往的是清華北大。可放眼世界,哈佛耶魯斯坦福,又是另一重山。
砸錢,為孩子換一張通往世界頂尖圈層的門票,擺脫“題海戰術”,擁有更自由的成長環境——這成了比自己賺錢更重要的事業。
最后,是一本護照帶來的終極安全感。
它意味著資產可以全球配置,它意味著說走就走的出行自由,更意味著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有條可以隨時退守的后路。
這不像移民,更像是一場對沖風險的金融操作,賭的是整個家族的未來。
天堂的賬單,總是比想象中更貴
中介嘴里的“天堂”,落地之后往往是另一番景象。
美國,富豪們第二青睞的目的地,卻用現實狠狠地給“美國夢”上了一課。首當其沖的就是安全。
街頭搶劫、地鐵推人,甚至部分州的安全評級不如非洲國家。這并非聳人聽聞。習慣了國內深夜出門擼串安全感的富豪們,在這里連出門遛狗都心驚膽戰。
高墻電網能防住強盜,卻防不住內心的焦慮。
然后是錢,一筆筆讓人心疼的開銷。
紐約一套普通公寓,月租幾千美金是常態。一場闌尾炎手術,賬單可能高達三萬美金。想讓孩子上個好點的私立學校?一年幾萬美金先準備好。
即便家底豐厚,也架不住這種流血式的消耗。本想給孩子教育“抄近道”,結果發現好學區的房子被炒成天價,優質私教資源更是稀缺昂貴。所謂的捷徑,原來更窄更花錢。
最難跨越的,是那道無形的文化玻璃墻。
在中國習慣了觥籌交錯、人情練達的富豪們,到了美國這個強調規則、邊界和“AA制”的社會,突然就成了“啞巴”和“外人”。
融不進的社交圈,說不溜的語言,以及子女在精英圈層里感受到的隱形天花板,都讓所謂的上流生活,充滿了揮之不去的孤獨感。
有人負責造夢,就有人負責買單
在這場跨國遷徙的大戲中,移民中介是最好的導演。
他們深諳信息差,將“美國夢”打包成精美的產品,選擇性地展示陽光、沙灘和名校。
至于治安紅區、天價賬單和真實的教育資源排名,他們諱莫如深。一些家庭花了巨資,落地后才發現中介口中的“優質公立校”,在本州排名墊底。
曾經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最終都化作了喂給中介的真金白銀,和自己吞下的苦水。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心窩
世界是個巨大的游獵場,不止富豪在選擇國家,國家也在篩選富豪。
曾經的“移民圣地”美國,也露出了獠牙。特朗普時期推出的“金卡”,看似是招攬投資,實則捆綁了“全球征稅”的義務。這意味著,只要你拿了美國綠卡,無論你在世界哪個角落賺錢,都得給美國國稅局交一份。
這種“全球提款機”的做派,讓不少精明的富豪望而卻步,轉而投向那些稅收政策更友好的新大陸。
潮流洶涌,但總有逆行者。
德國出生、身價百億的盛智文,年輕時闖蕩美國、加拿大,最終卻在2008年放棄加拿大國籍,宣誓加入了中國籍。他不止一次驕傲地對媒體說:“我是中國人。”
他看到了這片土地的韌性和未來,也道出了一個最樸素的真理: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這場移民潮,說到底是一場關于安全感的豪賭。
但財富的真正安全感,或許并不來自一本護照,一個海外賬戶,或是一棟面朝大海的別墅。它最終來自一個國家的穩定與強大,來自盤根錯節的文化認同,來自那份無可替代的歸屬感。
財富的根,最終要扎在心安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