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們的身體像“環境快照機”一樣,不斷被檢測出不該有的污染物:微塑料、增塑劑、PFAS……等等
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一系列合成有機氟化物的總稱,由于很難被分解而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
這種物質廣泛存在于不粘餐具、防污防水織物、油漆、清潔產品、食品包裝以及消防泡沫中,食品和飲用水也可能被污染。
研究表明,接觸某些PFAS可能導致多種不良健康后果,包括免疫功能受損、膽固醇水平升高、肥胖、甲狀腺功能異常、生育能力下降,增加某些癌癥風險等[1]。
但目前沒有被廣泛認可的醫療手段能有效清除這些化學物質。
最近發表在Enviromenatl Health上的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發現,燕麥中的β-葡聚糖可能是一種有潛力的“PFAS清除劑”[2]。
▲ 研究截圖
每天3克,持續4周
2種最危險PFAS下降8%
研究人員從224名參與者中選取了72名符合條件的成年男性。這些人血液中都可以檢測到PFAS ,而且濃度都超過了2ng/ml——這是一個被認為可能受到不良影響、應注意減少暴露的一個數值。
這些人被隨機分成兩組:
一組(42人)被要求在三餐前服用1小袋β-葡聚糖(含1.9g纖維,其中1g β-葡聚糖)
其余的人為對照組,接受了主要成分為糙米粉的安慰劑(
每袋 0 克 β-葡聚糖、0.3 克纖維)
4周后發現,兩組參與者總PFAS濃度都下降了,下降幅度沒有差異,但只有燕麥β-葡聚糖組參與者中,兩種最危險的PAFS——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出現了顯著下降,下降了約8%
▲ 干預4周后體內7種PFASs的濃度變化,燕麥β-葡聚糖組中的兩種PFAS有明顯減少。圖源:參考資料2
β-葡聚糖有何特別之處?
β-葡聚糖是一種可溶性、凝膠型的纖維,溶于水之后會形成類似凝膠的物質,可以把膽汁酸、膽固醇等成分“困住”,不讓它們被腸道再次吸收。
這樣一來,它們就會隨著糞便一起排出體外,而不是循環回到身體里,從而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 燕麥產品上的幫助降低膽固醇的健康聲稱
PFAS在結構上和膽汁酸有點類似——這意味著,如果這種纖維能“困住”膽汁酸,也很可能可以“困住”PFAS。
有研究發現,體內的PFAS濃度高可能會讓膽固醇也跟著升高;而通過吃增加膳食纖維來降低膽固醇,也被發現有助于減少體內的PFAS含量[5]。
正是基于這些,研究人員選擇了燕麥中的β-葡聚糖來做實驗。
除了臨床試驗,動物試驗也發現補充β-葡聚糖不僅可以改善小鼠的體脂、血脂,還能減輕小鼠體體內的PFAS負擔[4]。
▲ 圖:congerdesign from Pixabay
不過研究人員認為,并非所有纖維都能有效去除PFAS,后續可能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其他類型的纖維是否有效果。
此外,考慮到某些PFAS的半衰期可長達2–7年,更長時間的干預、更高劑量的β-葡聚糖(比如每天6克以上)可能才會有顯著更的效果。
雖然存在這些局限,但這個研究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更何況,增加膳食纖維還能帶來多方面的健康好處,值得每個人主動嘗試。
如何補充?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量為25-30克;《成人高脂血癥食養指南(2023)》推薦高脂血人群每日膳食中包含25~40g膳食纖維,其中7~13g可溶性膳食纖維。
但大量調查顯示,中國居民的膳食纖維攝入量普遍較低。
中國疾控中心對2015年15個省居民膳食纖維攝入情況的調查顯示,我國成年居民不溶性膳食纖維攝入量平均為12.2 g/天,總膳食纖維攝入量平均為18. 5g/天。
天然食物一般同時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所以我們吃多種多樣的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類、全谷物、堅果種子等,就可以同時補充這兩種類型的纖維。比如
1個帶皮,大約含1.8g不溶性纖維,1g可溶性纖維
一碗粥(50g干燕麥 ) ,大約含3.1g不溶性纖維,1.6g可溶性纖維
一盒(50g),大約含2.2g不溶性纖維,1.1g可溶性纖維
富含β-葡聚糖這種纖維的食物主要包括燕麥(包括莜麥)、燕麥麩、大麥(包括青稞)。
大麥的β-葡聚糖含量約為4–10%,燕麥約6–8%
燕麥麩是從燕麥中分離出的外層,通常含有更高比例的 β-葡聚糖,可能高達15–20%
膳食纖維是個大家族,種類很多。除了這些谷物,也鼓勵大家吃其他的植物性食物,攝入多種多樣的膳食纖維,比只吃單一種類的纖維要好。
同時,也別忘了保證充足飲水,這有助于膳食纖維更好地發揮作用。
當然,如果目標是減少體內 PFAS 的積累,最根本的策略還是盡量避免接觸來源,比如選擇承諾PAFS- free的產品、避免使用紙質食品包裝等。
參考資料
[1]https://www.epa.gov/pfas/our-current-understanding-human-health-and-environmental-risks-pfas
[2]Schlezinger, Jennifer J., et al. "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in circulation in a Canadian population: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erum-liver enzyme biomarkers and piloting a novel method to reduce serum-PFAS." Environmental Health 24.1 (2025): 10.
[3]Sultan, Harry, et al. "Dietary 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 (PFAS) exposure in adolescents: the HOME study."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31 (2023): 115953.
[4]Schlezinger JJ, Biswas K, Garcia A, Heiger-Bernays WJ, Bello D. An oat fiber intervention for reducing PFAS body burden: A pilot study in male C57Bl/6 J mice.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25 Feb;495:117188. doi: 10.1016/j.taap.2024.117188. Epub 2024 Dec 6. PMID: 39647509; PMCID: PMC11798698.
[5]Morgan, Stephanie, et al. "Effect of lifestyle-based lipid lowering interven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ulating levels of 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and serum cholesterol."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98 (2023): 104062.
[6]Hughes J, Grafenauer S. Oat and Barley in the Food Supply and Use of Beta Glucan Health Claims. Nutrients. 2021 Jul 26;13(8):2556. doi: 10.3390/nu13082556. PMID: 34444720; PMCID: PMC8401220.
[7]張繼國,王惠君,王志宏,等.中國15省(區、直轄市)成年居民膳食纖維攝入狀況[J].中國食物與營養, 2018, 24(10):3.
編輯 | 山楂
設計 | 柚子
以上信息僅為科普,不應視為診療建議
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