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00 后 CEO 用一場視頻會議拿下破億融資!YC 總裁「拉黑」,爆款 AI 作弊工具引發罵戰

0
分享至

還記得那個開發一款 AI 作弊工具被學校開除的大學生嗎?他創立的這家打著「Cheat on Everything」旗號的 AI 作弊公司 Cluely ,剛剛獲得了 a16z 領投的 1500 萬美元融資。

YC 總裁 Garry Tan 卻反手一個拉黑警告:


這并不是 Cluely 第一次被人「拉黑」。

今年年初,Roy Lee 和 Neel Shanmugam 就因開發了一款幫助工程師在技術面試中作弊的 AI 工具「Interview Coder」而被哥倫比亞大學停學。

但如今,Cluely 不僅在產品功能上愈發完善,還憑借獨特的「網感」整活成為社媒網紅,用病毒式傳播「瘋」出圈,以爭議性話題吸足了注意力。


(Cluely 4 月份發布的一條宣傳視頻呈現了約會時使用 AI「作弊」的場景,讓許多網友想到電視劇《黑鏡》)

那么,這家在各種意義上都接近「瘋狂」的初創公司為什么能讓資本和他一起賭?

前天的一場訪談中,Roy Lee 分享了他對于 Cluely 的融資、產品、營銷及組織架構等的詳細看法,或許能給出答案。

原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esds-SQmkM


要點速覽:

  • 超快融資背后是超強執行力和持續的流量引導能力。
    Cluely 在幾小時內就完成 1500 萬美元融資,是因為 Roy 認為快速抓住注意力、快速出擊才是王道:「他們投我的原因,不是因為我現在的產品,而是因為他們確信我能制造出引爆效應。」

  • Cluely 要做的是將 AI 「從聊天框里解放出來」。
    談及產品,Roy 強調他們的目標是做人類與 AI 的新交互層,代替 ChatGPT 那種切換式體驗。
    視覺上,一開始就采用半透明覆蓋層桌面應用,能「看」屏幕、「聽」語音,實時回應,與蘋果的「液態玻璃」不謀而合。
    核心技術上,解決的最大技術難題是「上下文拼接」(context stitching),把屏幕內容、語音、系統提示整合在一起,并快速、準確地給出回答。

  • 持續制造病毒式傳播,要么「瘋」,要么「死」。
    Cluely 在社交媒體上的持續「整活」,依靠的是 50 個 UGC 創作者,每天產出 4 條內容到 TikTok 和 Instagram 上。Roy 說:病毒式傳播不一定能持續,關鍵是占領用戶心智。
    Roy 將注意力作為產品的一部分來看:「我想制造一個文化事件。不是讓人看懂產品,而是讓人記住我們。」

  • Cluely 的「黑客屋」文化: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活。
    Cluely 幾乎所有全職員工都住在一起,把公司當作一種「流量聯合體」。Roy 招人要求必須具有傳播敏感度:要么是制造產品的,要么是制造注意力的。

以下是訪談原文,APPSO 編譯略作調整。

幾個小時完成融資?要的就是超強執行力和持續流量引導力

主持人: Roy,我們今天來聊點「大新聞」。你們剛剛完成一輪大融資。

Roy Lee: 對。

主持人: 你這輪從誰那兒融的?金額是多少?

Roy Lee: 是由 a16z(Andreessen Horowitz)領投的,金額是 1500 萬美元。

主持人: 你是怎么和他們對接上的?這個過程是怎樣的?

Roy Lee: 我當時在加州,大概一兩周內,他們直接來辦公室找我,聊了一下就決定投了。他們把錢拿出來,我也收下來了。這事兒就這么發生了。我覺得現在的融資環境下,你要想成功,就得有行動力。

主持人: 我們有太多話要聊了,就從這個開始吧。我很想了解你的投資人為什么愿意投一個像你這樣不斷「玩花樣」的公司。

Roy Lee: 我覺得 關鍵還是在于執行力 ,這點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我有能力把大量流量導到我們的網站上。大家唯一擔心的是:我能不能真的建立一家可持續的公司。但如果他們的核心判斷是 「分發渠道比產品本身更重要」 ,那他們會認為 我是目前世界上最會做分發的初創公司之一技術固然重要,但沒有分發能力,就沒有可持續的業務。

主持人: 你有沒有因為你的一些「大膽操作」而受到投資人的質疑?

Roy Lee: 沒有。坦白說,他們投我,就是因為知道我會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這些事情上,他們也相信我有能力做到。

主持人: 我記得 Sorcery 是第一個報道你這次病毒式發布的媒體。之后幾天我才看到其他媒體跟進,傳統媒體真的太慢了。當時我發你那條視頻的時候,已經有七百萬次播放了,現在好像已經翻倍甚至三倍了。

Roy Lee: 差不多吧。

主持人: 真的挺瘋狂的。

Roy Lee: 對,我其實完全沒想到能這么火。我本來希望能有兩三百萬的曝光就好,而且老實說,我們在發布的前一小時還在猶豫是不是推遲發布,因為我們對剪輯不滿意。但后來我們就決定豁出去一試。

主持人: 你在融資方面有什么通用的方法論嗎?

Roy Lee: 你怎么思考這個問題?我覺得對創業者來說,如果你擔心估值下滑、擔心未來融資不順,或者想著這輪少融點、下一輪多融點,這種思路現在是錯的。

現在的營收周期非常短。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在明年做到年營收一億,那你就別創業了,因為你根本不敢冒險。 你得每時每刻都拼盡全力,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三個月后公司會變成什么樣。如果你真的有潛力、有好產品,那么三個月內就能發生奇跡。 所以別老想著下一輪融資,先把現在這一輪搞定,你現在就需要資金,就該全力以赴。

在投資人方面,我最討厭的一件事就是,有投資人想聯系我,發封郵件說想聊聊,結果接著拉上他助理來安排時間。兄弟,現在的融資輪幾個小時就關了,你沒有兩周來安排會議。如果你真想跟熱門項目聊,那你得立刻搞定時間、上 Zoom。很多人因為這樣做錯了而完全沒拿到投資額度,因為這讓我覺得你根本不重視我。你安排個菲律賓的助理來聯系我,說明我根本不在你優先級上。那好,這輪融資已經兩小時前結束了,你就沒份了。投資人需要反應更快,有人說他們沒趕上熱輪,那你就該更快行動。

主持人: 哇,真是過山車般的回答。但我們就愛你這種全力以赴的創業者。你這家公司是從哥倫比亞大學開始的吧?你當時是怎么想到要去硅谷、真的全職去做的?

Roy Lee: 其實是我把所有其他的路都斷了,只剩下創業這一條。我去哥大第一天,在迎新周,我就開始到處找人說:「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創業?」我問了大概 50 個人,只有一個人說愿意,那就是 Neil,他是我現在的聯合創始人。

我們當時試了很多點子,但都不成功。幾個月前我在 Founders Inc,我們當時做了一個 AI 銷售工具給酒類分銷商用的,是那種典型的 Y Combinator 式 B2B 跟客戶聊天的項目,太無聊了,跟我這個人完全不搭。唯一有點反響的,是我們做的一個非常粗糙的 LinkedIn 演示,展示的是一個叫 Interview Coder 的工具,那視頻有 60 萬瀏覽量。當時我就被這個想法打動了,雖然它本質上是個「作弊工具」。我們當時就想,如果我們用它去搞亞馬遜或其他大廠的面試,拿到 offer,一定能火。但我們當時還不敢真的去做。

后來有一天,我成績 GPA 只有 2.3,輔導員天天找我麻煩,我就想:「要不我們重啟那個讓我真正興奮的項目——Interview Coder 吧。」于是我開始做之前想做的所有營銷,結果真的火了。

接下來,我做了個作弊工具,被學校開除,被亞馬遜拉黑,我還能干啥?只能融資然后去加州創業。我已經把所有退路都燒掉了,這就是我唯一的路。

主持人: 簡直是夢想之路。

Roy Lee: bro,這就是世界上最酷的路,誰不想出來創業?如果你現在還在想著攢點時間,以后被收購,或者以后去大廠上班,那你就別干了,趕緊退出吧。

主持人: 你當初有考慮進大廠嗎?

Roy Lee: 過去一年半完全沒有。

主持人: 你現在幾歲?

Roy Lee: 21 歲,準確地說是 21 歲零 9 個月。

主持人: 那你在這個年輕創業者群體中有沒有壓力?現在很多人都在推動 AI 增長,你又有這么多投資需求,那種實際的體驗是什么樣?

Roy Lee: 當然會有壓力啊。我看到 Cursor 的 Michael 就覺得:「哇,他太厲害了。」看到 Replit 的 Brendan 也很強。我競爭心很強,這也是我創業的原因。看到那些和我年紀差不多的人做得比我好,我就會被激起斗志。我必須站在頂峰,我最大的夢想是:未來所有公司都會合并成一兩家超級公司。 到時候,可能是我 vs Elon vs Sam,我們爭奪「宇宙征服者」的頭銜。 而我能不能站到那一步,就要從擊敗同齡人開始。所以當然有壓力,我非常在意。

Cluely: 「你不該去找 AI,AI 應該貼在你屏幕上」

主持人: 回到正題,我真的很想深入了解你們的產品。你能介紹一下 Cluely 嗎?

Roy Lee: Cluey 是一個桌面應用,它在屏幕上以半透明覆蓋層的方式出現。它可以「看到」你的屏幕,也能「聽到」你的聲音,所以比 ChatGPT 網站能獲取更多上下文。我們的核心假設是: 未來模型一定會變成多模態的,當你把一個超級智能模型關在一個聊天框里,那是極其受限的。 你每天有多少次需要截圖然后貼進 ChatGPT 去問問題?多到其實你不該這樣用。聊天框顯然不是最好的交互方式。

Roy Lee: 我認為,像蘋果這樣的公司,其實都在探索這個方向。所有智能眼鏡公司,蘋果也在看怎么把 AI 融入生活。對他們來說,這可能是「液態玻璃」、也可能是一個半透明界面。大家都知道這就是未來的方向,現在就看誰先搶下這塊地盤。

主持人:但為什么你覺得這會是未來的人機交互體驗(UUX)?

Roy Lee:因為你不希望 AI 是一個單獨的應用。 AI不應該像一個獨立的窗口存在,它應該是與你所做一切無縫融合的,應該像一個疊加層一樣,而不是你需要中斷工作流程,切到另一個 AI 應用,再切回來。 這正是 Cursor 解決的問題,他們因此賺了幾十億美金。 你真正想要的是,把 AI 融入你的工作流中——不僅是某一個,而是每一個。 模型遲早會智能到能實現這一點。那么,到那時什么才是真正無縫整合的 AI?我認為 Cluely 的界面是目前最接近的答案。

主持人:你最初上線時打出「cheat on everything」這個概念,那么現在呢?還是同樣的理念嗎?

Roy Lee:是的,這確實是終極的「作弊工具」,它在生產力上解鎖的潛力太大了,甚至讓人感覺像作弊。而我們是目前唯一一個可以讓用戶在沒人察覺的情況下使用 AI 的工具。我們在屏幕共享時仍然是不可見的,所有「不可檢測」的功能依然存在。其實這是一種社會性變革。

每個人都會覺得用 AI 的人是在作弊。現在老師們已經在說:「不能用 AI 寫論文,不能用 AI 完成作業。」他們覺得那是作弊,因為它確實讓人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因此,所有考試、測驗、作業的形式基本都已經過時了,結果就變成:「那我們就禁用吧,因為它是作弊。」

bro,顯然這不是未來的方向,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并接受這個現實。我覺得「cheat on everything」這句話雖然是營銷用語,但也確實反映了現實。這個世界會把我們看成是「作弊工具」,直到有一天他們不再這么認為。在那之前,我們就該好好利用這個標簽帶來的營銷紅利。

主持人:現在最常見的使用場景有哪些?

Roy Lee:很多人用在面試場景上,但真正的殺手級應用是……

主持人:你現在也在用嗎?

Roy Lee:哈哈我現在是當面和你聊,所以沒有電腦在手,但如果有的話,我肯定會在用。這個工具最獨特的一點是,它可以在會議或面試中運行 AI,你只需按下 Command+Enter,它就會給出它認為你此時該知道的信息。 這項技術的核心在于:給 AI 一份會議記錄,然后問它:「這個人此刻最需要知道什么?」目前市面上基本沒有其他工具能做到這一點。

舉個例子,如果我正在跟你做銷售通話,你問了我一個問題,而我作為新手銷售代表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限流」,我只要按一下 Command+Enter,它就會把所有相關的技術概念、術語告訴我。如果我們現在是線上通話,每當你問我一個問題,我都能這樣操作,它就會告訴我怎么回答。

主持人:這個界面設計其實非常不錯。我之前還夸過你這個「液態玻璃」的創意很有意思。你是怎么想到這個設計靈感的?


Roy Lee:現在 Cluely 的界面其實跟 Interview Coder 的界面很像。當初我花了兩個月時間,幾乎是偏執地在研究什么樣的疊加層效果最適合在面試時使用,又不會被察覺正在用 AI。

Roy Lee:一開始就是從降低透明度入手的。Interview Coder 的主要作用是給你代碼答案,而你要在寫代碼時能同時看到答案,所以答案需要浮在代碼編輯器上方,又不能擋住你寫的代碼。所以必須是半透明的。如果是實心不透明的,那你根本看不到自己在干什么。但這個概念其實適用于所有工作場景:你不希望 AI 完全蓋住你的界面,而是要讓它融入進來,所以它必須是半透明的。

主持人:從技術上來說,你是怎么把產品搭建出來的?

Roy Lee:我們在開發 Interview Coder 時,其實知道市面上也有類似的工具,只是它們在用戶體驗方面犯了錯,營銷更是完全錯了。我們做的是一個桌面應用,前端用的是 React,后端是部署在 Cloudflare 邊緣節點的無服務器 Workers。

目前我們的 API 用的是 ChatGPT,但隨著我們積累的數據,未來很可能會自己微調模型。對于一些企業客戶,我們可能會給他們部署開源模型,完全本地運行、數據他們自己掌握。

語音轉文字方面我們用的是 Deepgram,這是目前我所知最先進的技術,速度快,識別準。

至于屏幕識別,我們試過很多方案,目前認為最準確的還是截圖。 每次用戶觸發 AI 指令時,我們就截圖。這覆蓋了大約 80% 的使用場景。

最終模型會強大到能處理完整的屏幕錄像,比如 30 分鐘甚至 2 小時的視頻,并在最后一秒給你總結出你需要的信息。但現實是,模型還沒強大到那個地步,所以我們現在用截圖作為權宜之計。

我們解決的最大技術難題是「上下文拼接」(context stitching)——怎么把屏幕內容、語音、系統提示整合在一起,并快速、準確地給出回答。 這是我們目前最大的技術挑戰,不過我們現在找到了解決路徑。

主持人:那你們怎么考慮安全問題?

Roy Lee:安全當然是重中之重。外界普遍疑問是:「Roy 這種名聲這么炸裂的人,真的能讓人信任他嗎?」如果我能做到,那我們在營銷上的影響力就會爆炸;如果不能,那就變成另一個曇花一現的病毒案例。

所以我們非常重視安全,正在申請 SOC 2 和 ISO 認證,也在招聘專人做審計,確保數據安全。我覺得只要這個敘事轉變成功一次,我們就贏了。

主持人:你們現在的客戶主要是哪些群體?誰在用這款產品?

Roy Lee: 目前很多人在銷售和呼叫中心場景中使用。我認為這是最有趣、也是最明顯的使用場景。 比如呼叫中心,當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工具可以真正理解客服面對的各種異議分支,并立即提供對應答案。

現在市面上那些獨立運行的 AI 客服機器人還沒法獨立完成整個客服流程,所以還得靠「人機協同」模式。而我們的產品是目前唯一可以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把正確答案實時喂給人工客服的工具,這就是我們最「粘」的場景。

也有很多人是在會議中出于好奇來用的。不過這類使用場景不太成熟,除非你給 AI 提供了個人背景,比如你是誰、做什么的。我們現在也在想辦法優化這方面。而客戶支持和銷售通話才是目前最有爆發力的應用。

主持人:那從客戶類型來看,我聽說你們現在已經有一些企業用戶了。主要還是 C 端消費者嗎?你們的典型用戶畫像是怎樣的?

Roy Lee:我們現在的收入主要來自企業客戶,已經超過 C 端用戶了,這其實挺夸張的。但我覺得這是因為我們對 C 端的營銷才剛剛起步。

主持人:而且企業用戶單價也更高,對吧?

Roy Lee:對,企業合同基本都是七位數起步。

主持人:那 C 端的定價是怎樣的?

Roy Lee:C 端是月費 20 美元,年費 100 美元。企業端則是定制化,需要和銷售聯系報價。

主持人:你能不能更詳細地講講你們的商業模式?現在是怎樣的?你覺得未來會發展成什么樣?

Roy Lee:我覺得訂閱制模式顯然就是我們的發展方向。也許我們會試試終身訂閱,或測試不同定價,看哪個留存率更高。但整體來看,這種好用又實用的小工具,用 $20 美元/月或 $100 美元/年訂閱是比較合理的。所以短期內我們大概率就會維持現有價格。我想象不到會改定價,除非我們發現某種功能特別耗算力,成本翻十倍。但即便那樣,我也不覺得我們會調整模式,最多就是多融點錢,然后利潤少一點就是了。

主持人:你們已經盈利了?

Roy Lee:對,非常盈利。

主持人:你們這么快盈利意味著什么?是怎么做到的?

Roy Lee:我們其實就是標準的 SaaS 利潤結構 。剛開始做 Interview Coder 時,就只有我和 Neil,連員工都沒有,也不給自己發工資。我們賺到的第一塊錢就是純利潤。 我們的成本主要是 API 費用,可能再加上一點托管費用 。但我們是用 Electron 構建的本地桌面應用,幾乎沒啥托管費。

我們的后臺用的是云服務商免費層,真正的成本就是調用 API 的花費,所以每個用戶的成本可能就幾美分。 從第一天起我們就盈利了,而且增長速度飛快。在我們雇第一個員工前,ARR(年經常性收入)就已經做到 300 萬美金了。

所以后來我們開始招聘。就算請 10 個工程師,我們也還是盈利狀態。我們現在甚至來不及招人,因為賺錢速度太快,我們根本花不掉。

主持人:那你是怎么控制燒錢和擴張節奏的?

Roy Lee:說實話,我根本不在意燒錢。如果你能一直賺錢,那就沒所謂。現在的營收周期真的太夸張了。如果你作為創始人,一天花 10 小時在想怎么省錢、怎么控制燒錢,那這 10 小時你就沒拿去優化產品、決策和增長。

我們現在每個月花 $5 萬在 DoorDash 上點外賣和各種食物,就是為了節省大家做飯的時間,提高效率,加快產品迭代。我真的不在乎這點錢。

病毒式傳播與用戶心智占領:不只是要讓人刷到你,而是要讓人討論你

主持人:好,那我們來聊聊大家最關心的一個話題:Roy,你能不能解釋一下你們的「整活式營銷」?你怎么想到這些點子的?背后的策略是什么?

Roy Lee:你是指哪個?你是說我最近做的所有「整活」嗎?

主持人:從那條病毒視頻開始的。語言很好,傳播很快。最近你還整了一個脫衣舞娘,你是怎么策劃的?

(Cluely 制作的營銷團隊的介紹視頻)

Roy Lee:首先,我覺得 Twitter 上的人,在幽默感方面比 Instagram 和 TikTok 至少落后兩年。我在 Twitter 上做的事,放在 IG 或 TikTok 上根本不算什么,因為那邊的人已經夠「瘋」了,但在 Twitter 上就顯得很瘋狂。

這之間的差距巨大。Instagram 用戶已經意識到,要想出圈,你得足夠「瘋」。所以你在 IG 的推薦頁上能看到的內容都是徹底離譜的。而 X 上的內容則很保守。

我覺得最早證明這點的是 Avi Shipman,他當初用 Friend.com 的發布視頻就說明了:只要你做一個有爭議、有電影感的產品視頻,就能獲得千萬級別的播放量。

不知道為什么,之前居然沒人意識到這點。直到我來做。回到你剛才的問題, 病毒式傳播確實很重要,但如果你不能持續做到,那它毫無意義。但如果你能持續做到,那它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它會讓你所向披靡。關鍵就在于「持續性」。而要持續制造病毒傳播,唯一的方法就是持續做有趣的事。

我向你保證,無論是招 50 個實習生,還是搞些瘋狂的事,我都會繼續做那些有意思的事。我會在這方面獨樹一幟,因為我不僅在做這些事,我還在建立一家科技公司。而愿意去制造爆點又同時在做科技創業的人,全世界幾乎只有我一個。

主持人:你說的內容很多,值得好好消化。我想說的是,YouTuber 或社交媒體網紅追求的那種病毒傳播,本質上風險更低,因為他們是個人創作者。而你是一個公司 CEO,背后還有一群知名風投在支持你。這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你不會擔心這些「整活」行為會讓你的投資人或你的專業形象受損嗎?

Roy Lee:過去三四十年,職場「專業形象」其實已經在不斷削弱了。現在工程師穿連帽衫、運動褲上班很正常。三十年前,這種打扮是絕對不被接受的。如果你是專業人士,就得穿西裝打領帶。

這種變化來自短視頻內容的興起,大家已經對各種「離譜」事情麻木了。以前你是看電視、看傳統廣告,那些內容都非常精致和「安全」。但現在你刷的時間線是算法推薦,算法只推送最有爭議、最極端的內容。大家早就見慣不怪了。

這也是為什么你現在能在網上看到什么「精子競速」這類離譜內容。20 年前電視臺根本不可能播這些,但現在,當然可以。因為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存在這些東西,習以為常。我覺得「專業形象」的演變趨勢也會一樣。

再想象一下,如果我真成功了,那你覺得創業圈里的「職業形象」「品牌風險」這些還會重要嗎?我覺得到那時候,大家就會明白——這些東西根本不重要,大家都能接受。 如果我成了,那這將是「職業形象」的終結。

主持人:所以這其實是個兩面觀點。一方面很多人說你是營銷天才,有很多人支持你;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覺得你的做法令人反感,甚至對風投圈和整個科技行業感到失望。你怎么看這種分裂?你擔心冒犯某些人嗎?還是說你覺得做得越多,大家就越麻木?

Roy Lee:我有兩個回應。第一,我覺得全世界爭議最大的人可能就是 Elon Musk。但 Elon 是所有人都尊敬的創業者之一,他的成功是無可否認的。

這引出我第二個觀點:當你足夠成功之后,你就變得「不可觸碰」,任何爭議對你的影響都會變成零,或者無限接近零。現在的 Elon,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主持人:而且他還是全球首富。還有一堆市值數十億的公司「護體」。

Roy Lee:你一旦成功,就會有人為你擋子彈。

主持人:但他不是靠「制造爭議」成功的,他是靠努力工作成功的。

Roy Lee:我不同意。他現在的個性,很可能跟他 20 歲時一樣。你現在覺得他的一些決策瘋狂、具爭議,其實 20 年前他也會做這些事,只不過那時候他沒把這些事情拿出來營銷而已。

而我現在只是把這些事情公開地、大張旗鼓地營銷出來了。也許我會因此被燒死,也許我會因此贏得一切。但我很清楚,如果我不是公開做這些「有爭議」的事,我今天就不會在這個位置。

從目前的收入、融資、影響力來看,我已經達到了 99% 創業者一輩子都沒機會達到的層次。

主持人:另一個常見的質疑是:你這樣不可能持續,遲早會翻車。現在甚至還有人在下注你今年會不會離職的預測市場了,意思是你可能會崩盤、被炒掉,甚至被關進監獄。我不知道你的「整活」邊界在哪里,你怎么看?

Roy Lee:
我覺得世界上每一個偉大的人,都經歷過巨大的爭議。全球最有錢、最成功的公司創始人,在 Instagram 上隨便發張照片,下面就會有幾百萬條罵他是「邪惡富豪」「道德淪喪」的評論。

如果你失敗了,你會變成 Sam Bankman-Fried;如果你成功了,你就成了 Elon Musk 或 Sam Altman。

像 Sam Altman,現在也有人說他是「加速人類毀滅的魔鬼」,也有人把他當圣人。說到底,最引人關注的人,永遠都是一半人支持、一半人反對。

你注定會被一些人討厭。我不會被這些情緒影響。我現在唯一需要關心的是:我能不能在「惹怒人」之前沖到逃逸速度(escape velocity),也就是讓自己真正「飛升」,變得不可撼動。

我現在正在同時加速兩件事:加速飛升,也加速惹怒一大批人。我能不能成功,就看未來的發展了。

主持人:那你覺得你離開公司的幾率是多少?

Roy Lee:離開公司?幾率是零。我們現在不僅盈利,而且我們盡可能花錢。幾乎沒有一筆開支是未經批準的——因為我們知道,要贏就得敢投敢花。

比如我們哪天決定買 10 套毛絨動物服裝,每套 1 萬美元,讓辦公室所有人都穿成「毛毛人」拍視頻——那我們就真的會去做。照樣還盈利。因為我們賺得實在太多了。

所以,我確實在同時往兩個方向加速:一邊往「騰飛」沖,一邊往「自燃」沖。

主持人:也就是說,你們現在仍然盈利?

Roy Lee:對,依然在盈利。

主持人:那回到正題,你現在已經有企業客戶了。那你有沒有在客戶服務方面遇到什么問題?他們有對你「整活」提出過反對意見嗎?

Roy Lee:幾乎沒有。我現在能拿下這些企業合同,唯一的原因就是——這些大公司的決策者看了我在 Twitter 上的內容,覺得我很有趣,他們是支持我的那 50% 之一。

如果我只是個「正經人」,發些關于什么「AI 疊加屏幕工具」的內容,我是絕對不可能拿下這些合同的。這些合作都是因為我愿意冒險,愿意引起爭議,也愿意承受有人不喜歡我。

主持人:你們公司賬號昨天發了一條推文,說你們在兩周內拿下了 2000 萬的用戶原創內容(UGC)瀏覽量,還說:「X 和 LinkedIn 都不是我們的目標受眾,如果你對我們的信息有意見,你很快就會站在歷史的對立面。只要你理解如何持續抓住注意力,勝利是注定的。」

你們確實很會用語言。但除了 X 之外,你們還通過哪些渠道吸引關注?你們的策略是什么?

Roy Lee:X 和 LinkedIn 的體量非常小,尤其是「科技推特」,圈子極小。我發現,如果你在科技推特上發一條帖子,瀏覽量能超過 4 萬,那你基本就觸達了整個行業里所有關鍵決策者。這個圈子非常非常小。

現實中,我如果離開舊金山,在外面穿一件印著「Cluely Guy」大字的衣服逛十個小時,認識我的人也就寥寥無幾。因為這個圈子太小太小了。雖然你覺得「哇,這兩個月全是這個人在我時間線上出現」,但實際上你走出門去,沒人聽說過 Cluely。普通人根本不上 Twitter 或 LinkedIn,他們都在 Instagram 和 TikTok,那里的人多得多。而每一個「大眾級」的公司,都是從這些平臺走進人群視野的。

你要獲得消費者的「心智占領」,只有兩種路徑:一是你先搶下用戶心智;二是你產品自己牛到極致,最終自帶傳播。但我們等不了產品自然成長到那種程度,我們可以做的是迅速在 IG 和 TikTok 上爆火。

打個比方,IG 和 TikTok 的市場規模(TAM)遠遠大于 X。就算我現在在 X 上占滿市場,也不足以讓公司「沖出大氣層」。我們不能只是「科技圈最紅的產品」,我們得成為 IG 和 TikTok 上的頭號話題。而這需要很大的投入。

主持人:你們團隊的成員昨天發了一條推文,拆解了你們如何每天做到百萬瀏覽量,并提到你們招了 10 位創作者參與傳播。

Roy Lee:你是問我是怎么想到這個辦法的嗎?其實這就是每個做 C 端應用的標準打法。

主持人:你覺得以后所有營銷團隊都得轉向這種模式?現在增長的主導權已經轉移到了創作者手中?

Roy Lee:當然。營銷團隊可以試,但說實話,這也是為什么很多 C 端爆款應用的創始人都只有 18 歲、19 歲。 因為你必須得和年輕文化高度同步,才能知道什么是「好笑」的、什么內容會火。

你可以有個 35 歲的資深市場人,他一天刷再多內容,也很難真的把握到能帶來千萬播放的爆款鉤子(hook)。如果你沒有那種能寫出這種鉤子的人,或者沒有識別哪些人當下自帶流量的眼力,那你根本干不了這件事。

這個模式其實很簡單,唯一的門檻就是「病毒感知力」(viral sense),而這正是極其稀缺的東西。

主持人:你們現在全職團隊有多大?不算實習生。

Roy Lee:11 人全職。大部分人住在一棟房子里,還有幾個住在附近一條街外的公寓。

主持人:你怎么想的這個「合住工作屋」的概念?黑客屋在舊金山由來已久,但你們的是又大又豪華。

Roy Lee: 我覺得如果你認真想創業,你就得「住在哪里就在哪里工作」。根本不該考慮什么工作生活平衡,你的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住在哪里,就在哪里干活」。 醒來就開始工作,困了就睡在沙發上。這就是我們現在在傳遞的文化——Cluely 就是你的一切。

主持人:那你們的團隊構成是怎樣的?

Roy Lee:4 個做產品的,7 個做增長的。 我們只招兩種人:一種是世界級的工程師,一種是世界級的創作者。 如果你不是很厲害的工程師,那你就必須得有至少 10 萬粉絲以上的影響力。

主持人:你是怎么找到這些人的?你們的招聘流程是怎樣的?這團隊密度很高。

Roy Lee:我有病毒嗅覺,我刷得夠多,所以知道什么內容在文化里正在流行。當我突然拿到一筆資金的時候,我立刻就知道:這十個人我必須招進來。現在已經有七個住在我家了。

刷得多了你就知道,哪些內容系列正在爆,哪些創作者最近正火。現在這世界不是在追明星,也不是看誰有一千萬粉絲,而是看那個大學生是不是有十萬粉。我們就是招這種人。

主持人:說到你們屋內的文化,你不擔心這些「整活」營銷給員工留下錯誤印象?比如走火入魔,太瘋太亂,或者吸引到一些不靠譜、只是覺得你「很瘋」的人?你怎么管理這文化?

Roy Lee:很多人以為我是那個天天出點子搞怪的人,但其實我們每天都會開頭腦風暴會議:我們接下來能做的最瘋的、最吸引眼球的事是什么?

如果你現在覺得我們已經夠瘋狂,那你看到接下來 1~2 個月的內容肯定會嚇傻。我們已經排好了一整版 storyboard,內容是真的瘋,而且在 Twitter 世界里前所未有。

而且我根本不擔心員工反感,因為這些點子都是他們提出來的。大家都認同這就是公司賴以生存的方式——要么瘋到成功,要么瘋到滅亡。

主持人:那如果有人想來 Cluely 工作,你最希望他們知道什么?

Roy Lee:我希望他們知道一件事: 在我們公司,你的角色就兩種——要么是構建產品的人,要么是讓產品病毒傳播出去的人。 如果你在這兩方面都不優秀,那你大概率不會被錄用。

而如果你在這兩方面之一做得特別出色,那你也一定「瘋得夠格」,適合加入我們。否則你壓根不會來申請。

一個真正頂級的工程師會來 Cluely,是因為他認同我們的文化。而既然你認同了,又怎么會想去阻止文化發展?而如果你是創作者,你本來就懂什么是「能火」的內容,懂我們在干什么,愿意參與;如果你不認可,那你自然會離開。很簡單。

主持人:那你對 Cluely 的宏大戰略是什么?

Roy Lee:我認為, 未來兩三年內,我們一定會迎來那種可以處理多模態輸入、擁有超大上下文窗口的 AI 模型。到時候,它們可以理解一段三小時的屏幕錄制,真正實現 Jarvis 那樣的體驗。

那在那個世界里,誰會贏?誰才是「AI 管家」的主導平臺?我認為,贏家是那個像 Google 當年發布 Gmail 干掉 Yahoo、發布搜索干掉 Bing 的人。

不是產品更好,而是心智占領。 Mindshare,用戶心智,是消費者科技產品分發中最關鍵的杠桿。

很多人把它誤解為「病毒式傳播」。 病毒傳播確實不一定可持續,但心智占領是可持續的。 舉個例子:你可以一個月搞出 10 億次視頻播放,但沒人會在午餐桌上討論你的產品。你只是內容被刷到,不是真的「深入人心」。

但要讓人關心你,就必須做一些極具爭議、瘋狂的事,比如我們當初的發布視頻。這是唯一能讓人「記住你」的方法。

我們要成為午餐話題中的常客,要做到那種「人們坐下來吃飯時聊的就是你」。只有這樣,你才能「變得酷」。

就像大家為什么一直在用 Discord,而不是別的聊天應用?因為 Discord 是「酷」的。你不能靠刷播放量變酷,你得靠被反復討論。

主持人:你們真的有 50 個實習生嗎?

Roy Lee:「50 實習生」從來就不是說真有 50 個線下在場的實習生。意思是我們有 5 個實習生,加上大概 45 個 UGC(用戶原創內容)創作者。

而且我們正計劃把這個規模做得更大。 這其實就是「現代實習」的樣子,也是 AI 時代「勞動力」的新形式。UGC 創作者就是坐在手機前拍產品相關的 TikTok。這種「工作」20 年前根本不存在,現在卻成了標準職位。

所以雖然聽起來荒謬,但這確實是實習生:你在給公司做項目,有轉正可能,有貢獻,標準的增長實習。

主持人:那你們怎么內部管理這些人?你們會自己做管理平臺嗎?比如看瀏覽量、分析數據……這些是業務的關鍵部分,你們是怎么管理的?

Roy Lee:我們現在有一個內部的 CRM 系統,專門用來管理這些內容創作者。這可能會成為第一個專為「創作者管理」打造的 CRM。

不過目前系統還很輕量,因為你不需要管理「人」,你只需要管理「內容」。內容達標,你就支付;懶惰了,那就不付錢。管理成本非常低。而且我們已經搭好系統,可以擴展到 2000 個創作者。我對這件事非常有信心。

主持人:那你們怎么評估那些瀏覽量?怎么判斷是真實的還是刷出來的?你們規模一上來,比如 2000 個創作者,質量如何保障?因為并不是每一個「瀏覽量」都值得。

Roy Lee:我們的內容主要分兩類:

第一類是轉化型內容,比如一個好鉤子,清晰展示產品和使用場景,目的就是帶來注冊、轉化,這種能賺錢;

第二類是制造輿論場內容,我們根本不關心它是否賺錢,只是要讓大家反復看到 Cluely——比如「天哪,又一條 Cluely 視頻刷到我了!」

哪怕你從不訪問 Cluely.com,只要這個品牌種進了你腦子,那我們就贏了。

我認為「追蹤每個瀏覽轉化價值」這種行為,其實是很蠢的。因為你根本無法給某一個視頻打上確切的金錢標簽。

比如我們當初的發布視頻,那是一次科技圈的「文化事件」。最大公司里的人都在談論 Cluely。你說這種東西怎么定價?它值多少錢?我們不在乎轉化,因為我們制造了文化時刻。

如果你有辦法每月做到 1000 億次瀏覽,那兄弟,我愿意付任何代價。你覺得 Google 為了每月拿到 1000 億次高質量曝光,會愿意出多少錢?肯定是一大筆天價。

主持人:你會用那種 AI 生成的視頻嗎?

Roy Lee:有可能。現在確實有成千上萬種病毒式傳播的內容形式。但我們目前還是更傾向于用我們熟悉、驗證過有效的方式——作為內容創作者,我們知道什么形式適合。

我認為視頻是否能火,最關鍵的是觀眾是否覺得「這是真的」。只要他們有一絲遲疑,比如「這個看起來像 AI 做的」,那視頻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有些內容形式,觀眾一眼看出「這不是真人」,那就根本傳不出去。所以我們基本都選擇那些看起來完全真實的格式。我覺得像 Veo 3 這樣的生成工具還不足以跨越「恐怖谷」。

Roy Lee: 「我要成為征服宇宙的人」

主持人:我們聊點更私人的問題吧。Roy,我很難想象你這一整套操作一路都是順風順水。你一定也遇到過很多挑戰,而且現在或未來還會遇到。你是怎么應對這些挑戰的?作為 CEO 和創始人,你最難的部分是什么?

Roy Lee:毫無疑問,最難的是處理各種公關危機。但我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我想成為「征服宇宙的人」。任何想達到這種目標的人,都沒空窩在房間里因為得罪了誰而焦慮不已。

我現在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最擅長的事做到極致。 而現在我最擅長的,就是吸引注意力和構建這個產品。

我明確知道我在哪方面特別強,也知道如果我想做一個大動作,那我就得繼續發揮這個優勢。到目前為止,這確實帶來了非常豐厚的回報。

將來或許會反噬我,但也可能讓我賺得十倍、百倍。 是的,PR 危機確實存在,當你押注病毒式傳播,就意味著你必須出手夠狠。但當你失手時,后果也很嚴重。 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會面對這種類型的失敗。

而且我沒什么人可以請教——誰能回答我這樣的問題?比如:我因為做了一個「作弊工具」而被哥大開除,因為病毒式傳播而被所有大廠拉黑。那我接下來該怎么辦?基本沒人能給出答案。

所以有時候我只能一個人坐在屋子里反思,問自己:「我是不是這次真的搞砸了?」這真的很難,這種經歷,即使是其他科技創業者也很少遇到。

支撐我的,是一些不會變的人——我的父母、我最好的朋友、我的聯合創始人。他們永遠站在我這邊。

我現在也很清楚要把「網絡形象」和「現實中的自己」區分開。

網上的我是個極度張揚、瘋狂吸引眼球的人,目標只有一個——流量。但現實生活中,我身邊的人是真正愛我的,我也同樣愛他們,這種關系永遠不會變。我靠他們來「錨定」我自己。

主持人:那你作為 CEO,有什么是你現在在努力提升的?

Roy Lee:我現在突然一下子被推到了領導者、管理者的位置,要對很多人負責。這跟我當年和 Neil 一起在寢室「瞎寫代碼」的狀態完全不一樣了。以前我可以搞砸一個工程問題,然后發封郵件說「對不起我們重置數據庫了」也沒事,因為用戶只有 20 個。

但現在不行了。我必須對團隊嚴格要求。雖然我還是希望大家大膽冒險、瘋狂創新,但我也是那個要站出來說「這次上線搞砸了,不能再這樣」的人。

這對我來說確實是個挑戰——怎么在「瘋子 Roy」和「嚴肅 CEO Roy」之間切換。

我們正在招募伙伴

簡歷投遞郵箱 hr@ifanr.com

?? 郵件標題 「姓名+崗位名稱」(請隨簡歷附上項目/作品或相關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要警惕時代的進程,歐美關閉當地中國企業,成為一種潮流

要警惕時代的進程,歐美關閉當地中國企業,成為一種潮流

藍色海邊
2025-07-19 09:29:39
14年前,那個倒貼3套房,嫁到河南農村的港姐郭羨妮,如今怎樣了

14年前,那個倒貼3套房,嫁到河南農村的港姐郭羨妮,如今怎樣了

每日一見
2025-06-15 12:15:15
77-62!亞洲杯首場半決賽出爐:中國女籃對陣日本,比賽時間確定

77-62!亞洲杯首場半決賽出爐:中國女籃對陣日本,比賽時間確定

球場沒跑道
2025-07-18 18:13:37
俄外交部:若允許烏使用遠程武器襲擊俄縱深 俄有權打擊相關國家軍事設施

俄外交部:若允許烏使用遠程武器襲擊俄縱深 俄有權打擊相關國家軍事設施

環球網資訊
2025-07-18 09:07:32
7年賠光2個億,中年返貧的鄒市明,終究還是向生活低頭了

7年賠光2個億,中年返貧的鄒市明,終究還是向生活低頭了

娛小北
2025-07-10 08:54:33
特朗普最新支持率公布

特朗普最新支持率公布

環球時報新聞
2025-07-18 13:36:10
克拉克宣布缺席后WNBA全明星最低票價從121美元跌至64美元

克拉克宣布缺席后WNBA全明星最低票價從121美元跌至64美元

直播吧
2025-07-19 08:11:05
全場夢游被橫掃!鳳凰組合0-2不敵世界第5,國羽無緣會師混雙決賽

全場夢游被橫掃!鳳凰組合0-2不敵世界第5,國羽無緣會師混雙決賽

生活新鮮市
2025-07-19 17:36:40
為什么要往死里掃黃......

為什么要往死里掃黃......

深度報
2025-06-25 22:38:42
上海數學界的“言哥”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滿分,明年大賽將在滬舉行

上海數學界的“言哥”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滿分,明年大賽將在滬舉行

澎湃新聞
2025-07-19 15:28:28
布朗尼:我能進入NBA,跟我爸是詹姆斯一點關系都沒有!

布朗尼:我能進入NBA,跟我爸是詹姆斯一點關系都沒有!

田先生籃球
2025-07-19 15:01:41
有一種痛苦叫“買了一樓”,方便是方便,住進去卻一言難盡!

有一種痛苦叫“買了一樓”,方便是方便,住進去卻一言難盡!

裝修秀
2025-05-25 10:30:02
CBA最新消息!北京首鋼完成重磅簽約,斯佩爾曼或加盟新疆男籃

CBA最新消息!北京首鋼完成重磅簽約,斯佩爾曼或加盟新疆男籃

體壇瞎白話
2025-07-19 12:00:33
不吹不黑,日本這四大“運動品牌”確實碾壓nike、阿迪,舒適高級

不吹不黑,日本這四大“運動品牌”確實碾壓nike、阿迪,舒適高級

白宸侃片
2025-07-17 10:27:43
杜建英在美豪宅曝光!99年購入,宗馥莉留學住過,價值300萬美元

杜建英在美豪宅曝光!99年購入,宗馥莉留學住過,價值300萬美元

火山詩話
2025-07-17 19:05:28
朱孝天首談和大S關系,淚灑直播間,僅一句話就讓汪小菲口碑暴增

朱孝天首談和大S關系,淚灑直播間,僅一句話就讓汪小菲口碑暴增

小丸子的娛樂圈
2025-07-18 06:33:37
敘利亞折騰到現在,朱拉尼應該明白了,擺在他面前只有兩條路可走

敘利亞折騰到現在,朱拉尼應該明白了,擺在他面前只有兩條路可走

董董歷史燴
2025-07-19 17:02:11
那場難忘的世界最大水庫垮壩慘案:1975河南駐馬店大水

那場難忘的世界最大水庫垮壩慘案:1975河南駐馬店大水

尚曦讀史
2025-01-19 12:50:03
女友出門穿短褲連屁股蛋都蓋不住!被偷拍圖發網上,腰間的紋身把老司機看哭了...

女友出門穿短褲連屁股蛋都蓋不住!被偷拍圖發網上,腰間的紋身把老司機看哭了...

經典段子
2025-07-18 23:02:14
詹姆斯:無論你想從事什么 我都建議愛上過程 結果將順其自然??

詹姆斯:無論你想從事什么 我都建議愛上過程 結果將順其自然??

直播吧
2025-07-19 18:22:08
2025-07-19 18:52:49
AppSo incentive-icons
AppSo
讓智能手機更好用的秘密
5489文章數 2658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財經要聞

娃哈哈爭產大戰:杜建英的進擊

頭條要聞

越南前國家領導人阮春福、武文賞等3人被解除黨內職務

頭條要聞

越南前國家領導人阮春福、武文賞等3人被解除黨內職務

體育要聞

韋德:楊瀚森讓我想起王治郅 打球都非常聰明

娛樂要聞

肖戰微博改名:去掉X玖少年團頭銜

科技要聞

工信部等約談17家車企巨頭,競爭劃新紅線

汽車要聞

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煥新發布"汽車行車控制安全技術驗證VCTA"

態度原創

教育
親子
健康
家居
公開課

教育要聞

團體第一!全員金牌!中國隊重奪國際數學奧賽冠軍

親子要聞

這下完了,被果果抓現成了!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家居要聞

簡構智居 現代功能美學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牟定县| 措勤县| 柯坪县| 金阳县| 浙江省| 闽侯县| 垫江县| 中西区| 台江县| 宜黄县| 威远县| 玉溪市| 连云港市| 正宁县| 鹤庆县| 伊吾县| 林口县| 潢川县| 宜宾县| 柳河县| 辉南县| 巨鹿县| 闵行区| 玉山县| 海宁市| 寿宁县| 新乡县| 绵阳市| 大同市| 本溪市| 建宁县| 望江县| 遵义市| 漠河县| 北京市| 奇台县| 九寨沟县| 都匀市| 张家界市| 宜章县|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