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人生的不幸時,普通人往往畏縮逃避,而那些偉大的人物卻迎難而上,從而書寫出與眾不同的人生。司馬遷在遭受宮刑后忍辱負重,最終完成《史記》,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位人物遭受過與司馬遷一樣的屈辱,而他卻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在四十余年后實現逆襲,成為伊朗的一位開國之君。那么,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一、不幸的童年
他是伊朗愷加王朝的創建者阿迦·穆罕默德·汗(下文簡稱阿迦)!阿迦并非波斯人,而是來自波斯北部馬贊達蘭的愷加部落,是土庫曼人的一支。阿迦的先祖是愷加部落的首領,曾效忠于薩法維王朝。在薩法維王朝崩潰后,伊朗高原出現了群雄割據的局面,阿迦的父親哈桑汗也趁機起兵,并與阿夫沙爾王朝作戰。
1748年的時候,哈桑汗雖然取得了一些戰爭的勝利,但他年僅六歲的長子阿迦卻意外被敵軍俘獲。為防止阿迦參與日后的王位爭奪戰爭,他們十分殘忍地將其閹割。這給阿迦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傷痛將復仇的欲望烙在他內心深處。然而不久之后,阿夫沙爾王朝出現變動,阿迦得到釋放,回到了父親的身邊。
二、艱難中崛起
此時的哈桑汗趁亂自行加冕,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立長子阿迦為繼承人。然而,哈桑汗的統治并未持續很久,就被新崛起的贊德王朝打敗。1759年,阿迦作為人質,與父親的首級一起被送到了贊德王朝的都城設拉子,從而開啟了第二段囚徒生涯。雖然這次的軟禁的環境相對寬松、舒適,但時間很長,延續了將近二十年。
1779年,贊德王朝發生內亂,得到消息的阿迦逃出設拉子,來到了父親第二任妻子扎拉控制下的阿斯塔拉巴德。在取得城市的控制權后,阿迦與弟弟的遺孀結親,從而使他擁有了一位繼承人,即侄子巴巴汗。趁著贊德王朝內亂之機,阿迦開始了他的擴張計劃,并在1786年進入德黑蘭,并定都于此,開啟了這座城市的都城史。
三、殘暴中喪命
經過一系列征戰,阿迦利用贊德王朝的內亂將其征服,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血腥。1794年,在攻入堅不可摧的克爾曼后,阿迦對城內居民、贊德國王以及他的妻子女兒們所施的暴行已經到了泯滅人性的地步,并且長達九十多天。在之后的征服戰爭中,阿迦延續了這種暴行,這使得他成為波斯歷代君主中最殘暴的人。
1796年,已經重新統一波斯的阿迦舉行了盛大的加冕典禮,四十余年前遭到閹割的小男孩已經成為愷加王朝的開國之君。然而沒過多久,這位以殘暴著稱的國王就遭到了殺害。原來,他在遠征格魯吉亞期間,將兩名偷竊甜瓜的仆人判處死刑,但并未立即執行,還依舊讓兩人在身邊侍候。結果這兩個人趁機將阿迦殺害,然后逃之夭夭。之后阿迦繼子,也就是他的侄子繼承王位,愷加王朝的統治一直延續到了1925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