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村經濟增長以及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途徑,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黑龍江省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狀況不僅關乎本省農業農村的發展,更對全國的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產生重要影響。本文依據公開資料及政策文件,結合典型案例與最新數據,對黑龍江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現狀、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實踐指導意義的建議。
二、發展現狀與核心成效
(一)政策賦能與特色產業崛起
黑龍江省出臺了《鄉村產業振興五年行動方案(2023 - 2027)》,明確聚焦糧食精深加工、寒地特色農業、跨境農貿三大方向,并設立了 30 億元的產業融合專項資金。在政策的有力推動下,區域融合典型模式不斷涌現。松嫩平原的五常市打造了大米全產業鏈,通過開發米糠油、米酒等高附加值產品,帶動加工產值突破 120 億元。大興安嶺地區的呼瑪縣積極發展寒地中藥材種植與生態旅游,建成了萬畝黃芪基地,年接待康養游客超 20 萬人次。
(二)三產融合創新實踐
“農業 + 跨境貿易”突破 綏芬河市依托自貿區政策,建設了對俄農產品加工集散中心,2024 年跨境農產品貿易額達 58 億元,同比增長 32%。黑河市的大豆合作社聯合俄方農場共建種植基地,實現了“跨境種植 + 境內加工”的一體化模式。
數字農業深化應用 全省已建成智慧農場示范基地 67 個,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應用無人農機集群,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40%,實現增產 15%。
(三)綠色生態價值轉化
齊齊哈爾市推行“黑土地保護 + 有機種植”模式,有機大豆溢價率達 50%,2024 年認證面積突破 800 萬畝。佳木斯市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建成了亞洲最大秸稈板材廠,年消耗秸稈 60 萬噸,帶動農戶增收 3000 萬元/年。
三、核心問題與挑戰
(一)產業鏈韌性不足
黑龍江省糧食加工轉化率僅為 48%,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 60%,且精深加工占比不足 25%。冷鏈物流覆蓋率僅 38%,導致鮮食玉米等農產品損耗率超 25%,嚴重影響了產業鏈的穩定性和經濟效益。
(二)要素制約突出
人才外流嚴重 涉農縣青年勞動力外流率超 40%,數字農業技術人才缺口達 7 萬人,這對農村產業的創新發展和技術升級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融資渠道單一 新型經營主體獲貸率不足 35%,社會資本投入強度僅為江蘇的 1/3,資金短缺成為制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跨境合作機制待完善
對俄農業合作面臨檢驗檢疫標準不互通、跨境結算效率低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增加了跨境合作的成本和風險。
四、前瞻性建議與實踐路徑
(一)構建“兩鏈一網”產業體系
強化加工鏈 在哈爾濱、大慶布局寒地預制菜產業帶,開發速凍玉米、森林食品等產品,目標是到 2027 年將加工轉化率提升至 65%。
貫通冷鏈網 推進“北糧南運冷鏈干線”建設,計劃在 2026 年前實現主要產區冷鏈全覆蓋,降低農產品損耗。
(二)深化開放與數字雙驅動
創建中俄農業合作示范區 推動檢驗檢疫互認、電子原產地證互通,提高跨境合作的效率和便利性。
推廣數字農業平臺 推廣“北大荒智慧農業云平臺”,建設省級農業大數據中心,目標是到 2027 年使無人農場覆蓋率達 50%,提升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
(三)創新生態價值實現機制
建立黑土地碳匯交易平臺 探索“固碳增產”補償機制,參考歐盟碳農業模式,實現黑土地的生態價值轉化。
打造區域公用品牌 打造“龍江綠倉”區域公用品牌,制定有機大豆、寒地漿果等團體標準,進駐京津冀高端市場,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四)強化要素破局舉措
設立專項基金 設立 100 億鄉村振興融合基金,試點“倉單質押 + 保險增信”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
引進和培養人才 實施“候鳥工程師”計劃,引進季節性技術人才,定向培養跨境電商運營團隊,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五、典型案例啟示
(一)五常大米產業融合體
采用“國有農場 + 合作社 + 品牌電商”模式,整合種植、加工、文旅資源,開發稻米文化館、稻田民宿等業態,實現全產業鏈產值超 200 億元,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
(二)黑河跨境農業合作區
“中俄雙基地 + 境內精加工”模式,俄方種植非轉基因大豆,境內加工成高蛋白食品,規避貿易壁壘,利潤率提升 30%,為跨境農業合作提供了成功范例。
六、結語
黑龍江省需立足糧食安全壓艙石戰略定位,以開放聯動、科技賦能、黑土保護為核心,構建“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融合新格局。建議在 2025 - 2027 年實施三大攻堅工程:精深加工躍升工程(新建 10 個十億級預制菜產業園)、跨境冷鏈暢通工程(對俄農產品冷鏈覆蓋率達 80%)、黑土碳匯增值工程(納入全國碳交易試點),為寒地農業融合提供“龍江方案”。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關注這些建議的實施效果和影響因素,以及在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挑戰,不斷完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理論和實踐體系。
七、數據來源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振興五年行動方案(2023 - 2027)》
北大荒集團 2024 年智慧農業白皮書
哈爾濱海關跨境農產品貿易年報(20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