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說話不一定是真的,但高考成績那可是實打實的,騙不了人。有些學生在高考前三年里,拍著胸脯跟爸媽保證,說不管在哪兒都能刻苦學習,絕對不給家里丟臉。
每次月考成績看著也挺像那么回事兒,家長也就放心了??善搅俗钜母呖缄P頭,一些孩子就撐不住了。
等高考結束一對答案估分,家長才猛然驚醒,原來這三年里,一些壞習慣早就悄悄改變了孩子,而自己還一直被蒙在鼓里。
查了高考成績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讀生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高中這三年,任何一個選擇都得慎重,學生是每天回家還是住學校,這種學習方式對高考成績影響可深了。
有的學生高中三年走讀,要么爸媽開車接送,要么自己坐車上下學,天天晚上都能回自己家。但有些學生呢,要么是家在農村,離高中太遠,來回不方便只能住校。
要么是爸媽圖省事,或者想鍛煉孩子獨立,就讓孩子住校去過集體生活了。有一年高考成績出來,當爸的腸子都悔青了,就怪自己讓閨女住了校。
他閨女初中時可乖了,特別聽話,爸媽想著高中該讓她鍛煉鍛煉獨立。其實家離學校不算特別遠,但每天來回確實麻煩,加上高中學習又緊張,就讓閨女住了校。
高中這三年,閨女跟家里說的都是天天在努力學習,月考成績看著也挺好??刹恢罏樯?,一到模擬考試,成績就嘩啦往下掉。
爸媽以為是孩子壓力太大心態崩了,也沒敢多問,就這么提心吊膽熬到高考。成績一出來,傻眼了,只有300多分。
這時候閨女才說實話,原來高中三年住校,被同學帶歪了,天天晚上熬夜偷玩同學的手機,學習根本沒像初中那么用心。
月考成績好,全靠抄別人的或者耍小聰明,到了模擬考和高考這種監考嚴、跟真高考差不多的考試,沒法搞小動作,就徹底露餡了。
這閨女還有個表妹,也在上高中,成績卻特別好。倆人是一塊兒長大的,為啥成績差這么多?就因為表妹的家長,壓根不同意閨女高中就去住校。
他們覺得,獨立能力等上了大學再培養完全來得及,何必非得在高中這個要命的關鍵時期,把孩子當試驗品呢?
走讀的學生成績好,不光是因為有家長在旁邊管著,家庭溫暖幸福也是個大關鍵。家長才是學生三年最好的同桌。
筆者寄語:
這差距說到底,核心還是在于“自律”和“他律”。住校生離開了家長的日常監督,特別依賴自己的自律能力。
高中生嘛,畢竟還是半大孩子,心性不定,周圍環境誘惑又多。如果宿舍里有那么一兩個貪玩的,或者整個宿舍氛圍比較松散,晚上不睡覺聊天、玩手機、看小說,很容易就把人帶偏了。
就算學校管得嚴,熄燈后不讓開大燈,但躲在被窩里偷偷玩手機、看閑書的學生大有人在。時間一長,睡眠不足,白天聽課效率低,知識學得囫圇吞棗,成績自然往下滑。
而且住校生遇到學習問題或者心情不好,有時候不太好意思找老師,跟室友也不一定啥都能說,憋在心里容易影響狀態。
走讀生最大的優勢就是家里有雙眼睛盯著,這“他律”的力量很關鍵。每天回家,爸媽能直接看到孩子的狀態,作業寫得怎么樣,情緒好不好,遇到困難能及時幫忙解決,發現苗頭不對也能趕緊提醒糾正。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