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美國和以色列開著B-2幽靈轟炸機,甩下“掩體穿透彈”,砸在伊朗核設施頭上,炸得福多爾、納坦茲一陣抖。很多人看完都直呼:伊朗這下該老實了吧?
別鬧,伊朗哪有“老實”這個詞啊?
如果你看的是“軍事新聞”,你以為伊朗已經癱了;但如果你了解中東這群老頭子的脾氣,你就知道——這是伊朗人最喜歡的局面:表面被揍,內心狂笑,拖字訣拉滿,氣勢上不輸,算盤打得精。
拜托,伊朗這不是第一次挨打,也不是第一次裝孫子
還記得奧巴馬那幾年嗎?美國一邊“極限施壓”,一邊各種“伊核協議談判”,伊朗這邊天天喊“死戰到底”,晚上悄悄簽個文件,白天再在地下室濃縮個鈾。美方剛松口,它立刻反手搞點無人機,支援一下胡塞兄弟,順手給以色列發幾張地圖。
這不是投降,這是會演。
他們知道美國人最怕的不是核彈,而是“不穩定”——你別真炸,我就別真炸,咱們都維持個“差點動手”的狀態,然后我搞點小動作,你寫兩篇報紙,彼此下個不痛不癢的臺。
說白了,伊朗一直玩的就是“給你打的權利,不給你打穿的機會”。
表面“打疼”,其實“打嗨”了
這次美國是真炸了,確實干到了核心核設施。但伊朗怎么回應的?
第一天:冷靜應對。
第二天:我們已鎖定目標。
第三天:霍爾木茲海峽,了解一下?
第四天:導彈發射了,別慌,都被攔下來了。
你以為這是反擊,其實是表演。
發個能攔下的導彈,是為了告訴你:“我有能力動你”,又順便表達一下“我不想升級”,就像吵架吼一句“你再說試試看”,然后轉身去泡茶。
他們很清楚,現在這個世界,炸兩下沒什么,人設不能炸塌,話語權才是最值錢的資源。
伊朗玩的是拖延,不是賭命
你以為這次“核設施被拔牙”是終局?錯了,這是伊朗新劇本的第一集。
伊朗人不是傻子。他們深知:
美國打你,不一定想滅你,只是不想你太囂張。
你裝得夠軟,別人還真拿你沒轍。
真正的報復,不在現在,而在三個月后,甚至三年后。
所以你會看到,他們嘴上說“絕不投降”,手下卻穩住了霍爾木茲海峽;媒體上喊“我們有一千個目標”,實際上連美軍都說“攻擊很弱”;還特意讓導彈全被攔截——這不是沒打中,是故意讓你攔下,好給彼此一個臺階。
懂了嗎?這是用“對峙”換時間,用“委屈”換空間。
所以,伊朗服了嗎?
服個屁。
他們只是換了種打法,從正面肉搏,變成長期消耗。想當初蘇聯打不動了,靠中東代理人惡心西方十幾年;伊朗人照搬這個路數,混合使用:
石油震蕩術
民兵代理人
網絡襲擊流派
暗殺回旋鏢
美國這邊一炸他們核基地,伊朗那邊就可能多出幾個“意外”,不是無人機炸點油田,就是歐洲某高管突然“跌入泳池”。
這不是反擊,這是下象棋,你剛吃掉我一個車,我后面準備動馬了。
結語:你可以打伊朗,但你打不服一個靠千年歷史磨出來的國家
要知道,伊朗這片地兒,從波斯帝國到今天,挨打是常態,挨打不認輸也是傳統美德。你可以炸他們的設施,但你炸不了他們的耐心。
你炸得是核設施,他們賭的是帝國存亡。
所以,伊朗不是不疼,而是打著打著它就習慣了;炸著炸著它就升級了;被打了,它反而更清醒了。
這就像一個滿臉是傷的老江湖,坐在角落,叼根煙,說:
“你能贏第一拳,但別想著我就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