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G7開始預售,關于小鵬登頂“算力王”的消息不脛而走。當前行業主流算力水平還在80-700TOPS之間徘徊,小鵬3顆圖靈AI芯片直接做到了超2200TOPS的算力,堪稱名副其實的“算力滅霸”。
與此同時,吉利的星睿智算中心2.0號稱做到了23.5EFLOPS的恐怖算力,華為CloudMatrix 384超節點以單集群300 PFlops的算力超過了英偉達,地平線單顆征程6P芯片算力飆到560TOPS,紛紛加入了“算力王”的爭奪。
這就不禁令人疑惑了,家家都說自己算力第一,究竟誰才是“算力王”呢?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小鵬、地平線,單點爆破
先說小鵬的圖靈AI芯片,這是小鵬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多端通用AI芯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全面,不僅能用在汽車上,也能適用于機器人和飛行汽車。
算力超過700TOPS,剛好壓了英偉達Thor U的700TOPS整一點點。大家可別小看這個數據,要知道Thor U是今年5月份才首次上車,并且清一色都是高端車型。
而小鵬G7的預售價僅為23.58萬元起,正式上市大概率還會降一些,并且是一口氣配了三顆芯片,這個總算力確實大幅領先對手。以小米YU7為例,雖然搭載了英偉達Thor U芯片,但只有一顆,相當于算力只有小鵬G7的三分之一不到。
個人看來,這一次小鵬G7最大的突破其實并非總算力,而是三顆芯片的能力分配,一顆用于座艙AI,另外兩顆用于輔助駕駛,這也意味著新車的車機系統算力將是顛覆性的,畢竟高通8295的算力只有60 TOPS,這是當前的天花板。
小鵬這兩顆芯片一顆運行端到端模型,進行主要的駕駛決策。另一顆則運行視覺語言動作模型 完成場景理解及行為預測,兩者還能形成功能互補與交叉驗證,大幅提升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從這個角度來說,小鵬這波王炸配置大幅提升了汽車智能化的上限,稱一聲“算力王”并不為過。
如果說小鵬的突破能夠快速提升自家產品的競爭力,那地平線的突破則更可能對整個行業造成影響。作為出貨量最大的國產輔助駕駛芯片供應商,地平線征程6P芯片的算力從上一代的128TOPS飆升到了560TOPS,雖然比起小鵬圖靈芯片差一些,這個算力已經比2顆Orin-X還猛。
而且地平線已經放話,要讓15萬級家用車用上兩顆征程6P,這意味著白菜級的家用車也能擁有千匹算力。關鍵地平線征程6P的能耗還非常低,只有英偉達Orin X的70%,怎么不算王炸呢?
(2)后臺提前“算好”,吉利給油車客戶“留后門”?
如果說小鵬、地平線的芯片算力大家還能理解,吉利智算中心23.5EFLOPS的算力大家恐怕就無法理解了,這個數字太嚇人,相比其他家的算力儲備翻了好幾番。之所以打造這么嚇人的智算中心,本質上其實是吉利想將輔助駕駛“標準化”,在后臺就提前“算好”。
看看吉利做的事,吉利自研了一套AI-Drive大模型,這套大模型可以一小時生成“萬公里級”的虛擬路況,不僅包含全部的常用工況,甚至連類似科目二考場里的“奇葩車位”都能模擬訓練。
吉利還打造了一套由30顆衛星組成的未來出行星座,為的就是提前預警暴雨滑坡等路況,系統可以自動規劃逃生路線。
吉利通過NOA沙盒測試,發掘了一大堆車企會直接忽略“邊緣案例”,比如鄉村道路的移動障礙物規避、雪天隧道口逆光識別等等,為的就是將所有的危險情況都規避掉。
在大多數的車企都押寶混動和純電時,吉利的系統卻能讓燃油車也脫胎換骨。比如中國星旗艦系統的燃油車,即將搭載H1級輔助駕駛,這是市場上幾乎沒有的“油電平權”的策略。
個人看來,這是一種雙向奔赴。過去半年,吉利的星越L(參數丨圖片)賣出了152103輛新車,成功成為最賣座的燃油車。說明即使在新能源汽車時代,依然有大批用戶選擇吉利的燃油車。而吉利也投桃報李,在打造自己的輔助駕駛系統時,也將燃油車用戶的需求納入考慮之列。
弱化單車算力,利用自己的算力群打造“可持續進化”的方案,吉利這種思路能否走通,尚需時間驗證。
(3)擺脫英偉達依賴,華為打造AI諾曼底登陸
在小鵬和吉利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華為也悄然加入了戰局。6月20日,華為開發者大會發布了盤古大模型5.5,直接甩出一張“王炸”。全新7180億參數的國產算力訓練模型,直接登頂全球最強AI模型。
華為用的是CloudMatrix 384超節點架構,最大的特點就是暴力堆料,整個架構擁有384顆昇騰芯片+192顆鯤鵬芯片。
大家可能對自然語言模型(NLP)7180億的參數規模沒概念,這么說吧,OpenAI的GPT-3參數量是1750億,谷歌PaLM模型的參數量是5400億。不用說,華為又實現了一場AI諾曼底登陸。
說個大家容易理解的,盤古5.5的“做題能力”堪稱行業天花板。在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領域的得分超過最新的GPT-4,數學能力更是已經逼近人類的專家水平。
當然了,大家都知道華為的“弱點”,這是一家被整個西方世界針對的企業。華為全新架構的單芯片性能確實只有英偉達Blackwell架構的1/3。
但憑借規模化的架構創新,盤古5.5實現了整體算力躍升,系統級解決方案領先AMD、英偉達一代,也意味著中國大模型終于徹底擺脫了對英偉達芯片的依賴。
畢竟是“美國嚴選”,只要是華為能做到的,意味著聚合國內的資源就能做到,不用擔心被“卡脖子”。 不只是汽車領域,很多人說AI將重構千行百業,如今最重要的鑰匙已經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
(4)功夫拍案
回到我們開頭的問題,究竟誰才是“算力王”?小鵬擁有當前最強的單車算力,吉利擁有最強的后臺算力集群,華為有最強的國產算力訓練模型,這三家都有資格競爭這一名號。至于地平線,雖然單顆芯片算力輸給了小鵬圖靈AI芯片,但將千匹算力下放到15萬級車型的豪氣,也不得不令人佩服。
很多人說這些成績不那么驚艷,真正將英偉達拉下馬還需要時間,比如小鵬圖靈AI芯片的內存帶寬就只在普通水平,并沒有“跨時代”的感覺。但仔細想想,如今這些事中的任何一件,是一家國內車企外的其他車企做出來的,包括特斯拉,會吹到什么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