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隔壁的老李最近在小區里可“出名”了。而他出名的原因,說起來有點尷尬……
原來,老李的媳婦,都52歲了,卻被鄰居撞見和一個跳廣場舞的小伙子手牽手,一起走進了小區后門的小旅館。
消息傳得飛快,有人說老李的媳婦老不正經,也有人偷偷議論:“估計是老李不行了”。
但后來真相曝光,讓很多人都沉默了。
原來老李這些年,一直對媳婦很冷淡,話也不說幾句。
家里像個旅館,吃飯各吃各的,睡覺各睡各的,吵架也懶得吵了。就連媳婦生病的時候,他也沒有一句關心的話。
而那個跳舞的小伙子,雖然沒啥錢,卻愿意陪老李的媳婦聊天,給她帶奶茶、帶小禮物,說她跳舞姿勢好看。
這些小細節,看似成了壓垮老李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老李還是死活不明白,為什么活了一大把年紀了,都快入土了,怎么還有那花花腸子,還想著出軌呢?
她不是變壞了,而是想“活著”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情感剝奪”,是指一個人長期得不到情緒上的滿足和回應,會出現心理饑渴。
50歲以后,女人步入更年期,身體激素開始波動,很多時候更需要的是陪伴、理解、被看見;
但她們身邊的伴侶,往往已經退場,身體退場,心理也退場,每天只剩下一句話:“今天飯煮了沒?”
但人只有在關系中,才會體驗到自己的價值。
當這種價值在婚姻里被反復否定,她們就會去別的地方找回那種“我還值得”的確認。
所以她們的出軌,大多數不是因為沖動,而是想要一個能讓自己重新“活著”的機會。
她們曾經壓抑自己,太久了
很多50歲后出軌的女人,其實年輕時是特別懂事的那種:照顧孩子、孝順公婆、忍著老公的脾氣,一路把家庭撐到孩子結婚,自己退休。
她們活得太規矩,太懂事,太為別人了。
可也正因為習慣了討好、犧牲自己,一旦到了50歲,孩子大了,老公也沒以前需要她了,內心那個“想為自己活一次”的沖動就開始爆發了。
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人若不直面自己的陰影,最終會被陰影所吞噬。”
50歲的女人,終于開始問自己:“我這一輩子,到底有沒有為自己活過?”
于是,她們不再是那個只會操心兒女的老媽,而是一個想重新找回自我的女性。
這種覺醒,有時就表現為——她想要一個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哪怕只是短暫的。
婚姻關系,早就名存實亡
有人說:“出軌是一段婚姻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50歲后出軌的女人,絕大多數并不是在婚姻中突然背叛的。
恰恰相反,她們的婚姻早就成了一種湊合:沒有爭吵,也沒有熱情,就像兩塊溫吞的石頭,躺在水里幾十年,誰也不動誰。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習得性無助”,是指一個人長期處在無法改變的環境中,會徹底放棄反抗。
她們也曾試圖溝通,試圖重建感情,但一次次碰壁之后,心就涼了,于是,她們不再吵了,不再期待了,開始向外尋求情感寄托。
就像有位網友說的:“我不是突然想出軌,我只是突然想活得像個人。”
年輕時的女人,總在意別人的評價,怕丟臉,怕指指點點。但50歲后,那些眼光反而不再重要了。
正如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所寫:“真正的愛,不是乞求,而是生長。”
她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一個人只能通過犧牲自己,去維護一段關系,那不叫愛,那叫奴役。
所以你會發現,50歲后出軌的女人,反而很坦然,她們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會付出什么代價。
她們不再為了孩子隱忍,不再為了老公委屈自己,她們或者開始健身、學習、旅游,或者重新審視自己的情感需求。
如果老公能跟上她的節奏,一起成長,當然最好。
但如果老公多年如一日地冷漠、自私、沉迷電視……她就很容易在另一個愿意陪她成長的人那里,找到新的連接。
老李后來還是離婚了,和平分手的,他也沒罵自己的媳婦。
但離婚后的每一天,他總是會坐在小區花壇邊,一坐就坐很久,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想明白開頭的那個問題。
但愿他能明白過來:50歲后的女人出軌,她們不是變壞了,是終于不想再委屈自己了,再委屈下去,這輩子就過完了。
-The End - 作者-李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