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腦似乎很神奇,可以攝取各種各樣的信息,還會自動加工。
對于普通人而言,大腦并不是那么神秘,似乎每個人都沒有深究大腦的功能,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和生活就可以了。心理學家經常思考大腦的功能,也經常做一些實驗來驗證大腦的功能。大腦似乎是一臺量子計算機,運行速度是超光速,可以自動加工信息。人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覺獲取信息,似乎除了這些感覺之外,人還可以想象,而這種想象又是大腦進行的活動,離開了大腦,人的意識根本沒有任何感觸,和空氣差不多,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人們經常說靈魂藏在大腦中,倘若人死之后,大腦已經死亡了,所謂的靈魂也就變成了空氣一樣的東西,不會依靠肉體來感觸,當然也就沒有任何感覺和思想了,更不可能化成厲鬼去復仇,不可能化作女鬼去勾引書生。大腦就像一個容器,可以裝下很多信息,甚至可以存儲海量信息。至今為止,人類還無法完全認知大腦的功能,而一個超級聰明的人,大腦的開發利用率僅僅在5%~6%之間。大腦其余的部分都在干什么,似乎是人類無法理解的。大腦容納很多信息之后,會自動加工,讓很多信息在一起雜交、剪輯、拼貼,甚至隨意勾連。這種狀況并不是人的顯意識能夠覺察的,而是人的潛意識在做的工作。似乎人無時無刻不受到潛意識的影響,潛意識無時無刻不在加工和處理信息。
人在睡夢的時候會做夢,這種夢境就是潛意識的語言,潛意識通過夢境來展現一定的內容。人的下意識動作往往是潛意識支配的,也往往形成了某種習慣。能重復做某項動作,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下意識動作,就是人們通常說的肌肉記憶,不假思索就能立刻做出來。無論是體育運動員,還是流水線旁的工人,每天重復一定的動作,就會形成下意識動作。他們獲得的信息是重復的,等于對大腦重復輸入信息,以至于形成了肌肉記憶。重復刺激大腦之后,一些信息就會以洗腦的模式自動播放,會對人形成深刻的影響。倘若有人背不過文言文,那么讓電腦來播放文言文的錄音,一天播放一百多遍,讓他每天聽,他不想背也就背過了。這種模式被稱為洗腦模式,就是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信息的干擾,而這種信息是以重復的形式出現的,當然會對大腦形成強烈的刺激,進而對潛意識形成影響。商家做廣告就注意了這方面的現象,會做一些設計,一句廣告詞說三遍,配合著舞蹈動作,配合著商品展示,最終對觀眾形成強烈刺激,甚至會促進購買行為。人在睡夢的時候,會把清醒的時候收集的信息釋放出來,這些信息會在大腦中自由組合,其實仍然受到潛意識的支配,甚至組合成完整的夢境,有故事,有人物,有情節,似乎讓做夢的人經歷了另外一番感受。
夢境中的信息是大腦自動加工的,自動組合的,但仍然受到潛意識支配,擁有一定的語言特征。不管是聲音、畫面,還是語言、動作,都算是潛意識制造的,等于給做夢的人來了一次溝通,讓做夢的人有了另外一番感觸。在夢境中,人大多不知道自己做夢。倘若人知道自己做夢,卻總是醒不了,就容易產生夢魘。有人做夢中夢,以為夢醒了,卻沒醒,繼續做著夢。不管怎樣的夢,都是大腦加工信息的結果。人們清醒的時候會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甚至會以復雜的形式來獲取,通過各種感覺,獲取綜合的信息,相對于人來說,已經夠復雜的了。倘若有高緯度生物存在,那么人這種獲取信息的方式就不值一提,就好像人看待螞蟻獲取信息的方式一樣,感覺這種方式不值一提。每個人都在獲取信息,即便沒有獲得新鮮的信息,也仍然會對舊有的信息進行自動加工和處理。老年人會活在對過去美好的回憶中,哪怕以前經歷了一些困難的事,經歷了一些侮辱性的事,也仍然會把這樣的事當成美好的事,因為大腦會自動加工,至少把這樣的事當成增長經驗的事。人們總是回憶美好的童年,認為童年是金色的,其實只不過那時候社會觀念比較少,沒有受到社會規則的馴化,感覺無憂無慮而已。其實童年并不一定美好,但很多人都認為美好。
大腦會自動加工和處理信息,會讓人們認為過去的事比較美好,童年也比較美好。倘若把這種功能應用到學習上,那么人就要不停地讀書和背誦,獲取信息越多,就越能充實自己的大腦。當信息到了一定的程度,大腦就會自動加工和處理,會形成各種各樣的觀點和看法。雖然不一定正確,但這些觀點和看法會讓人獨立,尤其是思想獨立。當然思想獨立的時候,就確立了獨立的人格,也會自由發展,而不會完全受制于各種人際關系,不會受制于各種規則。只是想一想,哪怕想了犯法的事,也不叫犯法,只有去做了犯法的事,才叫犯法。人的思維不受別人控制,受控制的只是自己。倘若思維受別人控制,也只是別人影響了被控制的人,讓他自己控制自己。人可以跨學科讀書,跨社會階層交流,但很多人都受限于身邊的條件,總是自己限制自己,而且自以為是,最終在認識世界方面出現了一定的偏差。有人要搞寫作,就要大量讀書,找不同的人交流,做寫作嘗試。當信息積累到一定的程度,讀書人就學會了寫作,能寫出真知灼見。倘若有學生要學好知識文化,就要背誦大量的知識點,積累到一定的程度,知識點就會自動連綴成系統,變成了經驗,最終可以應付各種考試,也會在考試中輕松勝出。
大腦會自動加工和處理信息,但需要人獲取各種不同的信息,不能存在偏見,不然獲取信息的時候會具有明確的選擇性,而大腦加工處理信息也就出現了很大的偏差。需要打開感官,多角度、多層次獲取信息,盡可能地見多識廣,那么大腦加工的信息就會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也會指導人發現真相,透過現象看本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