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以色列打了這么多天,從許多報道來看,伊朗此次遭遇的損失并不小:
包括,設施被毀,多名高級官員和核專家被殺害......
許多人難免產生疑問,作為一個中東大國,伊朗為什么這么“弱”?
對此,普京的一番話,可以說是給出了一個“參考答案”。
而與此同時,21個國家也行動了起來,做出重要動作,中方則對此表示完全支持!
伊朗很拉跨?
6月13日凌晨,毫無預警地,以色列空軍突然發動大規模空襲。
根據以方透露的信息,幾十架戰機幾乎同時起飛,對伊朗境內幾十個關鍵軍事目標發動打擊,包括核設施。
攻擊規模之大、節奏之快,令人震驚。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隨即在電視講話中放話:這場軍事行動不會是“一次性操作”,而是要“持續數日,直到徹底清除伊朗的威脅”。
而此話并非虛言。
從13日開始的幾天內,以色列多輪空襲持續不斷,不斷擴大打擊范圍,伊朗各地接連傳出爆炸聲和損毀報告。
與此同時,特朗普也迅速發聲。
他不僅公開宣稱,他們已經“完全掌控伊朗上空的制空權”,甚至還透露,早已掌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藏身之地。
最后威脅:“伊朗必須無條件投降。”
而且,根據美國美日《國家利益》網站刊登的一篇文章來看,以色列在這次行動中,使用了包括F-35I“阿迪爾”戰斗機在內的一系列美國制造的先進戰斗機。
F-35I“阿迪爾”戰斗機是美國為以色列空軍量身定制的,具有多種優勢。在本次沖突中,F-35I“阿迪爾”戰斗機為以色列空軍提供了多重助力。
以色列以猛烈的火力突襲了伊朗,伊朗確實也損失慘重。
6月14日,就有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只用了不到半天時間,就把伊朗的整個體系達成了個篩子。
那么,伊朗為什么這么拉跨呢?
就在外界議論紛紛之時,俄羅斯總統普京終于在6月18日打破沉默。他在一次對外講話中表示,伊朗在遭遇襲擊后,并沒有向俄羅斯尋求任何軍事援助。
同時,普京還透露,早在這場沖突爆發之前,俄方曾提議與伊朗共同研發先進防空系統,但伊朗方面態度冷淡,合作意愿并不強。
普京的這番話背后有多層含義。
一方面,他似乎是在提醒外界,伊朗如今防空“拉胯”,很大程度是因為自身戰略判斷失誤,根本沒把防空當回事。
另一方面,普京的潛臺詞則是,伊朗沒用俄羅斯的S-400系統。如果用了的話,必然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因此,普京坦露了的伊朗拉跨的原因,背后有許多主觀色彩,不能完全解釋伊朗目前的處境。
比如,客觀來看,伊朗的脆弱也并非全是自身原因。
長期以來,在西方多輪嚴厲制裁下,伊朗國防系統的建設受到極大限制,很多軍事設備老舊不堪,信息化、現代化程度都嚴重落后。
而面對以色列部署的F-35I“阿迪爾”隱形戰斗機這樣級別的進攻手段,伊朗確實難以有效防御。
21國聯合發聲
就在伊朗遭遇多輪空襲、局勢不斷升溫之際,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開始打破沉默,發出集體聲音。
6月16日,埃及、約旦等21個中東和伊斯蘭國家的外長,聯合發表了一份聲明,對伊以沖突升級表達嚴重關切。
這份聲明強調,必須尊重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堅持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
從聲明內容來看,這些國家并未使用過于激烈的措辭,而是更多地強調原則性立場和建設性路徑。
而這一呼吁也在國際社會引發積極反響。
第二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此表態,指出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已導致中東局勢急劇緊張,各國高度關注。
發言人明確指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設法讓局勢降溫,防止戰爭擴大,引發更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或區域動蕩。
中方的立場一如既往地清晰:中國呼吁立即實現停火,敦促各方回到談判桌前,通過政治手段解決分歧。
而在一天之后,王毅在與埃及外長阿卜杜勒阿提通電話的過程中,明確表示,再次對21國外長的聯合聲明表達高度贊賞。
更重要的是,王毅明確表示,中國對這項倡議“完全支持”。
在相關國際問題上,中方向來秉持和平態度,希望沖突雙方能夠盡快恢復和平、停火止戰,以談判代替沖突,實現地區和平。
如今,在伊朗和以色列的問題上,中方態度依然不改。
希望,雙方能夠早日恢復和平,希望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停止挑撥,讓一切回歸平靜!
參考資料:
王毅同埃及外長阿卜杜勒阿提通電話——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