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黑龍江尚志市,第一眼就能看見趙尚志將軍的青銅雕像。那雕像筆挺地立在那兒,渾身透著一股凜然正氣,讓人一看就心生敬畏。旁邊的尚志烈士陵園更是綠樹成蔭,陽光透過樹葉灑下來,安靜又肅穆。紀(jì)念館里,趙尚志的銅像做得跟真的一樣,眼神里全是堅定。展柜里擺著老物件,墻上還有微縮場景,把他當(dāng)年怎么打鬼子的事兒講得清清楚楚,就像放電影似的。
趙尚志是 1908 年 10 月出生的,年輕時候就愛跟著大伙兒鬧革命,學(xué)生愛國運動里總有他的身影。1925 年夏天,他正式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可是咱東北最早的黨員之一呢!1926 年 5 月,黨組織派他回哈爾濱,讓他建黨組織、帶著大伙兒反帝反軍閥。那時候他兩次被敵人抓進監(jiān)獄,皮鞭抽、烙鐵燙,可他牙關(guān)咬得死死的,一句黨的秘密都沒吐露。“九一八” 事變后,組織把他救出來,他轉(zhuǎn)頭就當(dāng)上了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甩開膀子接著干革命。
1933 年 10 月,趙尚志帶頭拉起來一支隊伍,叫北滿珠河反日游擊隊,他自己當(dāng)隊長。隊伍剛成立那天,他帶著戰(zhàn)友們在太陽底下宣誓:“為了收回東北老家,為了讓祖國重獲自由,就算槍林彈雨砸下來,咱也不皺眉頭;就算上刀山下火海,多大的苦都能扛!”“一定要為中華民族的解放拼到最后一口氣!” 這話喊得震天響,每個人眼里都燒著怒火。
往后的日子里,他的職務(wù)越擔(dān)越重:1934 年當(dāng)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跟李兆麟一起建了珠河、湯原抗日根據(jù)地;1935 年當(dāng)東北人民革命軍第 3 軍軍長;1936 年先是北滿抗聯(lián)總司令,后來又接著當(dāng)?shù)?3 軍軍長,再后來還成了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執(zhí)委會主席、抗聯(lián)第 2 路軍副總指揮。官越大,擔(dān)子越沉,可他從來沒含糊過。
那時候打仗才叫難呢!東北的冬天零下三四十度,他帶著抗聯(lián)戰(zhàn)士在松嫩平原上摸爬滾打,餓了啃口凍土豆,困了就往雪窩子里一鉆,衣服上結(jié)的冰碴子能把皮膚劃破。就這么艱苦,他們還打了一百多場仗,日偽軍好幾次派大部隊 “清剿”,都被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日本人恨得牙癢癢,卻又沒辦法,只能嘆氣:“小小滿洲國,大大趙尚志!”
1942 年 2 月 12 日,趙尚志帶著部隊跟敵人硬碰硬,不幸身負重傷被俘。敵人把他捆起來,他瞪著眼睛罵敵人:“你們這些畜生,中國人民是殺不絕的!” 敵人氣瘋了,割下他的頭顱送到長春 “請功”,把他的身體扔進了松花江的冰窟窿里。那時候他才 34 歲啊,正是壯年,就這么壯烈犧牲了,想想都讓人心疼得掉眼淚。
抗戰(zhàn)勝利后,大伙兒為了紀(jì)念他,把珠河縣改成了尚志縣,后來又變成尚志市;哈爾濱最熱鬧的一條大街,也取名 “尚志大街”。現(xiàn)在走在尚志市,到處都能聽見他的故事。城東的尚志公園依山而建,前山有抗聯(lián)烈士群雕和密營遺址,后山有 110 米長的 “浩氣崖”,上面刻著他寫的詩詞,字里行間全是愛國的熱血。
尚志市烈士紀(jì)念館的張岱館長說:“我們到處搜集趙尚志的故事,整理出來講給大伙兒聽,就是想讓年輕人知道,現(xiàn)在的好日子是咋來的,得把英雄的精神傳下去。” 尚志中學(xué)里,走廊、教室都貼著展板,上面全是趙尚志的事跡。有次學(xué)校搞活動,黨總支書記高寧跟學(xué)生們說:“同學(xué)們,咱得把對英雄的敬意記在骨子里,拿青春當(dāng)紙、用奮斗當(dāng)筆,在先烈鋪好的路上,寫出咱們這代人的答卷!”
如今的尚志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可不管過了多少年,趙尚志的故事就像園子里的老松樹,根扎得深深的,枝丫永遠朝著太陽 —— 那是英雄的精神,在咱老百姓心里活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