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比如錯過一班車,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怎么處理?想來有的人會抱怨,不管是抱怨自己,還是抱怨身邊的人。
那么,在生活中遇到這樣類似的情況,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做呢?或許這幾句話可以給我們啟示,那就是: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是啊,對于有些事我們最不應該做的就是糾纏,比如生活中錯過了一班車,忘帶了一把雨傘,工作出現失利……這樣的情況。
正如海明威在《老人與?!分袑懙溃骸耙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是啊,生活向我們拋來的爛攤子,與其反復追問 “為什么是我”,不如先承認它已經存在的事實。畢竟,人世間的事情就沒有不存在缺陷的。
仔細一想,很多事情不就是如此嗎?太過在意反而會影響自己,讓自己做出一些偏離原本軌道的事情。
所以,我們都應該要明白“事已至此”,并不是不是我們解決不了,而是我們清醒的知道到底如何做選擇。
就好像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的安迪,被誣陷謀殺入獄,面對暗無天日的監獄生活,可是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用一把小錘子,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在別人認為不可能的情況下,鑿通了通往自由的隧道。
當他在暴雨中張開雙臂擁抱新生時,那震撼的畫面告訴我們,無論處境多么絕望,只要心懷希望,就有可能打破命運的枷鎖。
是啊,能夠困住我們的從來不是高墻,而是對困境時的恐懼。深以為然,突然想起來以前自己的經歷。
多年前自己有好幾次因為時間沒有規劃好錯過班車的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當時的自己總是在指責,自己為什么不提前做好規劃。只是后來經歷的事情多了。
也就明白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抱怨、自責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因為事已至此。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是想辦法解決,比如買下一班車或者是其他方式。
事實也是如此,很多事情都在告訴我們,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無力改變,既然無力改變不如先學會接受。
一遍遍追問“為什么會這樣”,只會讓我們在自我消耗的旋渦里越陷越深。而且這樣做還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就好像是蘇軾在經歷烏臺詩案”后被貶黃州,這也讓昔日的同僚對他避之不及,曾經的抱負也變得支離破碎。
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他總是想著“為什么會這樣”、“為何遭此陷害”的詰問,或是總是抱怨,那么他后來的人生肯定是糟糕的。
事實也是如此, 就好像是打翻的牛奶無法變化原樣,錯過的末班車也不會折返,對于這樣的事情,如果我們總是在懊悔與不甘中徘徊,那么最后消耗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是啊,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不妨告訴自己:“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比绻覀兡軌蜃龊眠@點,實際上就是給自己按下了暫停鍵,停止和過去的事情做對抗。
確實,我們要學著接納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承認現實的存在,這是走出去第一步。就像像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可是自己又沒有帶雨傘,與其抱怨沒有帶雨傘,不如找到地方躲雨或者選擇雨中作樂
總之,我們都應該要學會接納過往發生的事情,不要總是想著改變它,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我們要學會與自己和解,原諒曾經的失誤,接納事情的不完美。
所以,別在苛責自己,對自己說一聲“事已至此”,因為沉溺于過去的遺憾毫無意義,只有直面現實,才能為我們找到新的方向。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