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人一出門就會出一身汗,但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分人的出汗量卻非常少,能夠一整天都保持清清爽爽的狀態,那么,為什么有的人出汗量多,有的人出汗量少呢?對此,臨床一般認為可能與以下幾方面因素密切相關。
1.汗腺數量不同
受個體差異的影響,每個人身體上所分布的汗腺數量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相同環境下,流出的汗液量也會存在差異。比如對于汗腺數量較多的人而言,哪怕只是稍微做一做運動,都可能會有大量出汗的情況,但汗腺數量較少的人,即便進行了同樣強度的運動,身體出汗情況也會比較輕微,甚至沒有。
2.新陳代謝不同
通常情況下,身體的新陳代謝速率比較快,而且在生活中運動量比較大的人,在出汗量方面也會更加突出;而對于自身新陳代謝速度較緩,平日里生活壓力較大,很少有時間進行運動的人,其出汗量就會相對更少。
3.飲水量不同
如果平時比較喜歡喝水,那么身體內儲存的水分就會格外充足,進而導致出汗的時候,出汗量比較大;但對于平日里不太主動飲水的人而言,就很容易導致身體處于缺水狀態,此時即便身體感覺到了炎熱,出汗量也仍然會比較低。
總而言之,個體差異的影響往往是導致出汗量存在差異的關鍵原因,當然,不少人也會存在疑惑,愛出汗和不愛出汗的人相比,究竟哪種更健康呢?
其實,無論平時出汗量是高是低,只要沒有出現其他身體不適現象,往往都不用太過擔憂,也無需進行其他特殊性的干預治療。
每個人出汗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其體內的汗腺對交感神經活動情況以及身體對交感神經刺激所作出反應的強弱,往往與基因以及自身的身體狀況密切關聯。
絕大多數情況下,男性的出汗量要更高于女性,體重更大的人出汗量會更多,上午出汗量會低于下午。
但如果在生活中出現了以下這幾種異常出汗現象,往往就要引起注意了,可能與疾病有關。
首先是自汗。自汗主要表現為白天清醒狀態下時出汗量大,運動時排汗量會更多,同時還會伴有臉色發白、身體乏力、怕冷尿多以及容易感冒等癥狀,對于這種情況,平日里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山藥,也可以在咨詢醫生后,服用一些具有補肺健脾益氣功效的藥物。
其次是盜汗,盜汗主要表現為睡覺的時候出汗量過高,但清醒時汗液就會有所減少。這種情況的出現,首先需要排除是否存在肺結核、甲亢等疾病,在排除之后,如果還伴隨有心煩易怒、失眠以及口渴咽干等相關癥狀,那么也需要就醫,以查明原因。
【本圖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莂枳,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