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 Hoppen
THE DESIGNER
英國室內設計師,擁有超過40年的設計行業經驗。Kelly的設計既采用了東方干凈利落的線條和中性色調,也體現了西方溫馨迷人的格調和奢華美麗,形成了其獨特的“中西薈萃”標志性設計風格,營造出優雅而充滿戲劇性的室內空間。
Kelly Hoppen經常往返于香港,這座海濱城市對她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其“中西合璧”的特質也與Kelly的美學觀不謀而合。當然,她也在這里設計了不少私宅。最近,DECO來到赤柱這套看得見大海的住宅,一探Kelly對濱海生活的精致描繪。“在這個項目中,有家的溫暖;同時,我也帶來了現代國際感,讓設計超越地域。”
來自AKAR DE NISSIM的長椅,
以光滑漆面搭拉絲黃銅的細節勾勒,
為空間注入一絲現代的東方韻味。
對材質的巧妙運用自玄關而起,現代幾何感的掛畫與雕塑感燈飾穿插在干凈的線條中。黑色與米色組成的方格地板給這個家帶來戲劇感的驚艷“開場白”。這不僅是材質的疊搭,更是對情緒層次的鋪陳。
鏡面與條形隔斷的運用,
大大加深了空間的體量感與縱深感。
走廊的單面墻掛畫和盡頭富有造型感的燈具是Kelly標志性的設計手法。在開門方向的對側,掛上一排裝飾畫,朝著走廊盡頭延伸,視線在不自覺中受到牽引,產生平衡而有趣的節奏感。
閱讀角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是一個家必備的寧靜角落。
擁有圓潤弧線的沙發,在條紋靠墊的點綴下造型與舒適并存。
單色藝術、柔和曲線與奢華材質的平衡,
營造出靜謐的奢華感。
起居空間中沿用了部分半墻木飾面與烤漆表面的淺凹槽細節,賦予室內空間建筑感。將整面墻偽裝成柜門也是Kelly的視覺魔法之一,在她倫敦的家中也曾體現,利用觀者對于空間造型的既定了解與習慣,讓空間視覺上仿佛“被拉大了一圈”。
半透明的幾何形隔斷像一張現代屏風,在區隔用餐空間與起居空間的同時,保持著能量與光線的流動感。其水波紋一般的肌理,在體現工藝溫度的同時呼應著窗外的南海波浪。
這款黑色的Copacabana長椅來自Duistt,
黑色石灰橡木材質減輕了黑色的沉悶,
為空間帶來流動而沉穩的氣質。
在大量米灰色的中性基調中,黑色元素如同精準的標點符號,強化著空間韻律,這也是Kelly設計哲學中“陰陽平衡”的體現。
書房的色彩是整個家最為沉穩的所在。大面積與墻面相同的木飾面使用,使空間沉浸在相同的語境之中,豐富而不擁擠,和諧而不單一。
與身后的豐富且便于拿取物品的展示柜不同,辦公學習時面對的木飾面及幾何抽象掛畫極為沉靜,創造了令人身心“靜”下來的環境。兩邊淺中間深的大面積書桌,在放得開手使用的同時,空間視覺也不顯擁堵。
梳妝臺將臥室區隔成兩個功能區,
在臥室聚起溫馨氛圍的同時,
實現互不干擾的功能規劃。
臥室的色彩,則更讓人“眼前一亮”,淺色的點綴與柔軟織物的呼應,讓臥室成為屋主與家最親密的場所。
一個個如貝殼狀的燈飾,被組合成海浪般的曲線,
為空間帶來海邊度假感的閑趣。
三種不同線條紋樣和形狀的枕頭,適配各種使用場景的同時,為床的造型增加了層次感,成為臥室的視覺中心。
雙開門的設計,為每日的洗浴體驗增加了儀式感。主衛大量玻璃、大理石與金屬的材質組合,搭配窗外的海景,是結束一天,放下一切疲憊的轉換時刻。
設計必須服務于生活本質。這個空間不是設計表演,而是讓人看見自我投射,感受到能量流動與舒適包裹。一個家需要寧靜角落、驚喜時刻、社交場域,更要能喚起情感共鳴。Kelly認為宜居性源于和諧——從靜謐臥室到玄關驚艷的地面處理,每個區域都是情感符號,不止于形式,更關乎感受。
這個家是靜默美學與感官體驗的頌歌。從生態元素到透明隔斷,每個細節都在強化寧靜、親密與深度。Kelly與團隊創造了一個永恒的空間,家并非是用來欣賞,而是用來生活——來譜寫屬于自己的故事。
文、編輯 | Han
攝影 | VSB
圖片來自Kelly Hoppen
看完室內設計女王的新作,你是否獲得了什么新靈感?被哪個設計手法“種草了”?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在一艘1500㎡的船上工作是一種什么體驗?
羅馬建筑師爆改文藝復興時期宮殿,住進不銹鋼打造的未來感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