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24日中午,NBA圈又炸鍋了,凱爾特人和開拓者完成3換1大交易,安芬尼-西蒙斯和兩個次輪簽(2030尼克斯、2031開拓者)奔赴波士頓,朱-霍勒迪則打包送去波特蘭,這一來一回,綠軍下賽季直接省出4000萬美元奢侈稅,冠軍班底正式宣告解體,輿論場上“省錢優先還是沖冠到底的老問題又被擺上臺面——你說巧不巧,剛剛奪冠不到半個月,一紙交易,凱爾特人的冠軍氣質就被拆得七零八落
先看數據,霍勒迪今年季后賽場均9.5分4.1籃板4助攻,三項命中率還算體面,但和去年一比,得分掉了快4分,命中率也滑坡明顯,主力控衛的作用越來越偏向藍領,雖然防守和大場面抗壓沒得說,但紙面合同還有3年1.044億美元,2028年才到期,這個薪水放在一支想要靈活操作的球隊,實在是個大包袱,開拓者此時接手,不得不說也是“善人風范
再看西蒙斯,26歲,正是球員成長曲線上升期,過去三年場均20.7分4.7助攻,三分命中率37%,單論進攻火力和年齡,確實比霍勒迪更有未來,但問題也很現實——西蒙斯防守端偏弱,關鍵時刻穩定性略有疑問,合同只剩一年2770萬美元,明年夏天能不能續約還是未知數,凱爾特人的算盤擺得明明白白:一邊保留操作空間,一邊試錯一把,真不行,明年放人也不虧
此情此景,凱爾特人球迷多少有點不是滋味,剛拿到隊史第18冠,轉眼核心班底就開始分崩離析,波爾津吉斯據說也在兜售名單上,管理層明顯是奔著省錢和調整陣容去的,問題來了,雙探花會不會也動搖,塔圖姆、杰倫-布朗這對組合還能不能再撐幾年,還是說綠軍要走一波徹底重建,這種懸念恐怕比總決賽還要揪心
輿論場上,球迷分成兩派,一派覺得凱爾特人純粹是“擺爛式省錢,明明可以沖擊連冠,卻因為奢侈稅直接送走主力控衛,管理層過于理性甚至有點冷血,另一派則認為球隊早晚要面對工資帽壓力,提前處理高薪合同是明智選擇,反正冠軍已經拿到,趁市場窗口還在,把霍勒迪換成潛力股和選秀權,也算穩賺不賠,畢竟NBA就是生意場,情懷和現實總要做個選擇
開拓者這邊其實也挺微妙,接手霍勒迪,理論上能補強后場防守,是個靠譜的更衣室領袖,但球隊本身還在重建期,霍勒迪真能帶隊打出新花樣嗎,還是說只是過渡一下,再把他送去爭冠隊換更多籌碼,別忘了,波特蘭近年操作一向靈活,誰都可能成為流通的資產
回到凱爾特人,真正的考驗其實才剛剛開始,西蒙斯能不能頂住壓力,成為新一代綠軍后場核心,還是像之前的“試驗品一樣,打一季就被清理,關鍵看他和雙探花的兼容度,以及新賽季球隊的整體戰術變動,如果西蒙斯能兌現天賦,自然皆大歡喜,但如果打不出來,綠軍可能還得繼續折騰,畢竟未來三年,塔圖姆和布朗的合同壓力一點沒減輕,想組更強陣容,錢從哪兒來,管理層心里也沒底
說到底,這筆交易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背后的矛盾和未知,凱爾特人選擇在巔峰期“拆隊省錢,開拓者則繼續囤積籌碼,兩隊都沒走極端,但都留足了后手,至于誰賺誰虧,現在下結論還早,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NBA這攤買賣,永遠沒有絕對贏家,只有不斷變化的籌碼和機會,有時候,最難的不是拿下總冠軍,而是如何在保有競爭力的同時,維持球隊的持續性和觀賞性
最后再補一句,凱爾特人這波操作,怎么看都有點“飲鴆止渴的味道,短期省了錢,風險卻大大增加,不排除明年夏天又是一波大換血,到時候球迷還會不會買賬,就看管理層的后手了,開拓者則繼續當“資產中轉站,霍勒迪能不能在這找到新定位,還是順勢加盟下一個爭冠隊,懸念還在,熱鬧才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