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晚上,教育學院“人工智能輔助寫作:閱讀與寫作改變人生”主題講座暨創意寫作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明德樓107階梯教室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教育學院中文系主辦,暨南大學胡偉教授主講,學校領導陳春發校長、學院領導原慧麗書記、中文系部分老師和24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代表共同見證了今晚的盛事。
活動現場
活動開始,中文系主任張美娟教授作為主持人介紹到場嘉賓并致辭。她介紹了我校寫作教學的歷史沿革情況:我校寫作教學以雙軌并行體系運行,學校通識課《應用文寫作》自2005年開設以來歷經項目化教學、以學生為中心與OBE理念三次改革,現正邁向數字化寫作時代。專業寫作課程則是從2022年中文系誕生以來的基礎寫作延伸至“創意寫作+生成式AI”,構建起“AI與文學創作協同發展”的新范式。多年的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教學成果:獲國家級、省級獎項10余項,省級課題6項,建成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學生累計獲獎近800人次,編纂詩刊2期、散文集1本、小說選集1本;引進了職業作家充實師資隊伍,形成了“教學-教研-實踐”三位一體的師資特色,可以說,“寫作”已經成了我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底色”。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辦今天的活動意義重大。
今晚活動的重頭戲之一是揭幕儀式。在全場數百名師生見證下,胡偉教授與陳春發校長共同揭下紅綢,會場掌聲雷動,“廣東白云學院教育學院創意寫作實踐基地”正式落成。該基地不僅是我院寫作教學的重要平臺,更承載著“技術賦能寫作實踐”的教育理念的起航。未來將依托AI工具,實現從“大數據素材篩選”到“文本風格智能優化”的全流程教學支持,打破理論與實操的壁壘,讓寫作帶著人性的光輝沖破算法的叢林,“講好中國故事”。
為基地揭牌
在接下來的主題講座“人工智能輔助寫作:閱讀與寫作改變人生”中,胡偉教授娓娓道來、侃侃而談,通過問題教學法、互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對身邊一則則生動鮮活的創作案例,抽絲剝繭,深入解構了AI寫作邏輯。他指出:在工具理性與人文價值的平衡上,DeepSeek等工具雖能實現每分鐘千字節的文字輸出,但無法復刻“十年磨一劍”的生命體驗,也無法做到“人性”的思辨。所以,胡教授強調,唯有浸透生命體驗的文字,才能真正觸動人心。在創作路徑方面,胡教授分享了他自己的創作經驗,現場展示了數首利用AI創作的詩歌藝術作品。他認為,“AI負責效率突破,人類專注思想沉淀”的人機協同模型,將是人工智能時代寫作的新特點,AI寫作是把“雙刃劍”,在AI帶來的即時滿足中,我們要堅守深讀耐力,閱讀根基是不可替代的。他強調“AI能生成萬卷書,人類更需行萬里路”。
講座活動現場
講座的最后,胡偉教授特別肯定了我?!半p線寫作教育”的前瞻性,將AI技術嵌入寫作課程,既順應了技術潮流,又守住了“寫作是靈魂獨白”的人文本質,他以飽含詩意的話語激勵大家:“當未來的某天,你要用AI為心愛的人起草一份情書,請記住——唯有浸透生命體驗的文字,才能穿越時空,讓另一個靈魂顫動”。
作為廣東省寫作學會會長身份的胡偉教授還透露,我院的創意寫作基地將接受省寫作學會的業務指導,作為理事學校,參與省寫作學會的系列活動,包括接下來的“AI寫作工作坊”,全省大學生AI詩歌創作大賽、企業贊助冠名的各類寫作競賽、文化采風活動等。由他親自編纂的首批“AI素材智能檢索系統”已進入數所高校圖書館文獻庫。隨著基地的落成,我們也相信,廣東白云學院中文系的寫作教學正以“守正創新”的姿態,在AI與人文教育的融合中開拓新路徑。
(圖文/教育學院張美娟、黃浩怡 責任編輯趙利興)
來源于:廣東白云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