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怒,小國之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于6月23日對外宣布,即日起,塞國全面禁止所有的彈藥出口,任何相關出口均需“特別批準”。盡管武契奇表示,此舉是為了“補充國內庫存”,但“今日俄羅斯”網站指出,武契奇此舉是對俄方此前指控的“積極回應”。據悉,就在武契奇做出這一決定前夕,俄情報部門公開指責塞爾維亞“違背中立原則”,通過第三國向烏克蘭提供約10萬枚火箭彈和100萬發小型彈藥。
俄方還指控稱,塞國“完全清楚”這些彈藥最終會流向烏克蘭前線,所以才會通過“偽造最終用戶證書”和“組裝套件”的方式將其出口到北約國家,最終成為烏武裝部隊“殺害俄軍”的工具。應該說,這個指控是非常嚴厲的,而且很可能得到了普京的授權,畢竟這一指控會影響到俄塞之間的傳統友好關系,而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武契奇總統咬咬牙,宣布“全面禁止彈藥出口”,一粒火藥都不賣了。
應該說,此舉對于塞爾維亞“并不容易”,塞方會受到各方面的“反噬”。一方面,就國內來說,以2024年的數據計算,塞國的軍工出口占到GDP的1.8%,某種程度上來講,軍工出口可算是塞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更何況“全面禁止彈藥出口”,將直接影響到塞國15萬人的就業。在做出這一艱難決定之后,武契奇忍不住哀嘆,“我無法對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出口……難道要去南極嗎?”
另一方面,就國外來說,塞爾維亞之所以會“曲線”援烏,除了的確想“掙銀子”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受到了歐盟的巨大壓力。俄烏沖突爆發之后,歐盟、美國就一直施壓塞國譴責俄羅斯,企圖離間兩國關系,為此不惜炮制多起“顏色革命”,但武契奇頂住了壓力,沒有在政治和外交上與俄羅斯決裂,同時通過“曲線援烏”對美歐做出了一定的妥協,現在武契奇“全面禁止彈藥出口”,怎么對歐盟交代?
因此,從這兩個方面來說,武契奇宣布短期內不再對外出口任何彈藥,轉而“補充國內所需”,實在是“打落牙,和血吞”的不得已之舉。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何武契奇如此重視俄塞關系,為何普京一發火,身高1.98米,比普京高出一個頭的武契奇會感到著急害怕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塞爾維亞在多個方面,對俄羅斯存在“嚴重依賴”,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軟”,由不得不低頭。
比如說,塞爾維亞約85%的天然氣依賴俄羅斯供應,而且常年拿的還是“友情價”;再比如說,俄油占到了塞爾維亞進口石油的35.5%,拿的也是“優惠價”。除了在能源上依賴俄羅斯之外,在政治上塞爾維亞也離不開普京的支持,比如說在科索沃問題上,俄羅斯就曾多次在安理會否決對塞方不利的決議,為塞爾維亞維護領土和主權完整“提供了關鍵的外交支持”。此外,塞爾維亞在軍事裝備上,也依賴俄羅斯。
因此,如果你是武契奇,面對普京的發火,哪怕比普京高出一個頭,你也一樣會“誠惶誠恐”甚至“瑟瑟發抖”的。為了維護俄塞友誼,武契奇才決定“全面禁止彈藥出口”,有人可能覺得,“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一開始就不應該“曲線援烏”,但武契奇是塞爾維亞的總統,他總要實現本國利益的最大化,說白了,不管是“曲線援烏”,還是“全面禁止彈藥出口”,都是武契奇“夾縫中求生存”的表現,這就是小國的無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