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散盡,三張笑臉同時出現在中東牌桌上。
2025年6月的中東火藥味嗆人。以色列戰機呼嘯著撲向伊朗核設施,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的住所被鉆地彈化為廢墟;德黑蘭隨后數百枚導彈升空,特拉維夫的防空警報徹夜嘶鳴。12天里,雙方從核設施炸到居民區,戰火蔓延八個省份,四百多條生命在爆炸中消逝。
就在世界屏息等待第六次中東戰爭爆發時,劇本突然拐向喜劇片場。
6月23日傍晚,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甩出一句話:“以色列和伊朗同意全面停火!”他還貼心地設計了一套“雙12小時”停火流程——伊朗先停12小時,以色列再跟12小時,雙方要“保持和平與尊重”。
更諷刺的是,這條“和平宣言”發布時,德黑蘭東北部正被爆炸的火光照亮。以色列國防軍大方承認:這是沖突以來最大規模空襲,200枚彈藥正把革命衛隊總部變成廢墟。一邊是停火協議,一邊是戰機轟鳴,中東的夜空飄蕩著荒誕變奏曲。
耐人尋味的是,硝煙尚未散盡,參戰三方竟都滿面春風地宣布——自己贏麻了!
以色列的慶功宴擺得理直氣壯。政府聲明將“獅子的力量”行動稱為“巨大的歷史性成就”,宣稱以色列憑此躋身“世界一流大國”。戰果的確驚人: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總參謀長巴蓋里等二十名高級將領殞命,九名核科學家被“定點清除”,納坦茲鈾濃縮廠挨了鉆地彈,伊朗核計劃被硬生生打退十年。以軍將領拍胸脯保證:“伊朗對以色列的核威脅和導彈威脅,已被徹底消除!”
伊朗的慶功宣言同樣高調。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宣稱“粉碎了敵人的邪惡行徑”。他們的底氣來自兩記重拳:導彈不僅砸向以色列國防軍總部和海法煉油廠,更首次直擊美軍駐卡塔爾烏代德基地。“敢同時打以色列和美國,除了伊朗還有誰?”德黑蘭街頭,示威者揮舞血旗怒吼。更關鍵的是,最終停火協議被伊朗宣傳為“敵人向我們低頭”。
特朗普的勝利舞跳得最歡實。他眉飛色舞地描述停火內幕:“以色列和伊朗幾乎同時向我求助,說‘和平!’我知道時機已到。”對于伊朗報復美軍基地,他輕描淡寫:“他們提前通知了我們,沒造成傷亡,得謝謝人家。” 當記者追問以色列為何在停火前狂轟濫炸時,特朗普爆了粗口:“這兩國打得太嗨,完全忘了自己他*的在干什么!”罵完轉頭就轉發國會議員的推文——人家推薦他拿諾貝爾和平獎。
一場真刀真槍的戰爭打成這般結局,活像精心編排的情景喜劇。
停火背后的算計其實很現實。以色列每夜攔截伊朗導彈要燒掉10億美元,36萬預備役征召讓科技公司停擺;伊朗石油出口暴跌35%,每周流失4億美元外匯。美國更肉疼——攔截一枚伊朗導彈花400萬美元,對方無人機成本才5000美元,這買賣虧大了。三方都打不動了,特朗普的“和平宣言”不過給了大家一個臺階下。
卡塔爾的斡旋成了最佳配角。伊朗導彈剛落到烏代德基地,卡塔爾埃米爾就被特朗普緊急呼叫當說客。這個海灣小國一邊譴責伊朗侵犯主權,一邊悄悄給雙方遞紙條傳話,硬是在夾縫中撬動了停火。
中東的悲情敘事這次被喜劇腳本改寫。當以色列戰機在停火生效前最后一分鐘還在往伊朗扔炸彈,當特朗普邊罵街邊做“和平締造者”,世界看得哭笑不得。戰火暫停了,可霍爾木茲海峽的油輪仍在忐忑等待,油價像過山車般上躥下跳。
這場鬧劇般的沖突印證了中東的新邏輯:面具在戰火中焚毀,唯有利益永恒。至于三國同慶的“贏麻了”能撐多久?下一季的劇情,恐怕已在編劇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