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許家印前妻丁玉梅轉移資產的套路曝光了,原以為富人轉移資產都有“高招”,沒想到人家每一步都算的這么精準!最近英國曝光的33套倫敦房產只是冰山一角,背后藏著的資本游戲、法律空子和人性貪婪,夠咱們驚掉下巴!
先給大家算筆賬:4980萬英鎊買33套房,均價150萬英鎊一套,合人民幣1400多萬。但最狠的不是房價,是這錢怎么漂洋過海的?許家印用英屬維京群島的離岸公司持股恒大,2009到2021年700億分紅跟流水似的往海外灌。知道離岸公司啥概念嗎?就像給資金裝了個“隱形傳送門”,香港賬戶到海外賬戶,連個水花都不帶響的。
更絕的是買房時間點:2022年9月,正好是恒大債務爆雷一周年,全國多少購房者等著交房,供應商堵著門要賬?但是,另一邊“許太太”卻在倫敦泰晤士河邊挑樓王。這哪是買房?這是拿債權人的血汗錢在海外砌墻??!
說到這就得聊聊“技術性離婚”這波神操作了。2022年財報里丁玉梅還是“配偶權益”,2023年突然變“獨立第三方”。離婚時間卡得多準?剛把4.8億資產落袋,立馬切割關系。有人說“離婚自由”,但您琢磨琢磨:要是2021年爆雷前就離婚,她哪來的名分轉移巨額分紅?要是2023年許家印被抓后再離,這債務能撇得干凈?現在好了,離婚協議書一簽,兩萬億債務跟她沒關系了。這種操作在富豪圈叫“債務隔離術”,說白了就是“我先上岸,你倆萬億在水里泡著”。前幾年某賈姓老板跑美國時也玩過類似套路,只不過許家印玩得更“絲滑”,連離婚都算成了資本局的一環。
更讓人驚掉下巴的是那倆未成年子女,許家印68歲,丁玉梅69歲,孩子不滿18歲,等于50多歲高齡產子?就算醫學奇跡都無法解釋。許家印大兒子30多歲,二兒子也快30,按這歲數算,有兩個孫子也合理,但突然冒出來的未成年子女就成了謎。有網友猜是代孕,有說可能是“非婚生子女掛靠”,但無論哪種可能,都暴露了豪門背后的復雜關系網。最諷刺的是許家印當年夸丁玉梅“為了家庭放棄事業”,現在看來,人家放棄的可能是“拋頭露面”,接手的卻是“全球資產操盤手”。
現在丁玉梅在英國啥處境?法院判她每月只能花2萬英鎊,約19萬人民幣,看著不少,但跟以前比就是“叫花子吃法”。以前住倫敦樓王,喝82年拉菲,現在得算著錢請阿姨帶四個孩子??赡绬??她在溫哥華、悉尼還有好幾套豪宅,全球資產超3.5億美元。英國法院看似限制消費,實則是“溫水煮青蛙”,先把你困在眼皮子底下,慢慢追討那60億美元分紅。最解氣的是全球資產追索令下來了,許家印夫婦從恒大拿走的每一分錢,現在都得吐出來。有律師算過,光分紅加薪酬就得還400多億人民幣,這錢要是用來保交樓,多少爛尾樓能復活?
這事最讓人憤怒的不是他們多有錢,而是把企業當成了“私人提款機”。恒大爆雷后,多少家庭掏空六個錢包買的期房成了泡影,多少中小供應商被拖垮,可人家老板早把錢倒騰到海外,離婚摘清關系,留個爛攤子給社會。這哪是經營企業?這是“合法”掏空公司的教科書案例。對比一下王健林,當年萬達負債4000億,人家砸鍋賣鐵甩賣資產,硬生生把債務扛下來了。許家印呢?嘴上喊“保交樓”,身體卻很誠實,先把老婆孩子和錢送出去,自己在國內演“苦情戲”。
現在該反思的是:為什么這種資產轉移套路屢禁不止?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這些離岸中心,說白了就是給資本“開綠燈”的地方。國內監管再嚴,架不住人家用“殼公司+跨境分紅”玩金蟬脫殼。還有離婚避債這事兒,法律上“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是不是該更細化?不能讓一張離婚協議就把巨額債務全撇清。最關鍵的是,企業分紅機制得管管了,恒大十年賺1700億,分出去700億,其中多少是“合理分紅”,多少是“變相轉移”?要是當年分紅能設個“債務警戒線”,爆雷前不讓大額資金外流,也不至于今天追債追到國外去。
有人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丁玉梅現在就算被限制消費,家底也夠普通人奮斗幾輩子。但您別忘了,全球追債可不是鬧著玩的。美國有過先例,某破產企業老板轉移資產到海外,最后被引渡回國,連瑞士銀行的賬戶都被撬開了。許家印和丁玉梅這事兒,現在不是“能不能躲過去”,而是“什么時候吐出來”。14億人盯著呢,那60億美元分紅,每一分都得給債權人一個交代。
最后想說個扎心的現實:當一個企業把“如何轉移資產”研究得比“如何做好產品”還透,當老板把“離婚避債”算得比“社會責任”還精,這樣的企業遲早得垮。恒大的教訓不是個例,背后折射的是資本無序擴張下的人性貪婪。希望這事兒能敲個響鐘:以后對上市公司的分紅、離岸賬戶、關聯交易,得盯得再緊點,不能讓少數人把“企業”變成“個人套現工具”,把風險全留給社會買單。您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