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
對于絕大多數男性而言,他們常常會對外表好看的異性表現出關注,即便有時候在大街上碰見美女,也忍不住回頭多看幾眼。
男人“好色”這種現象似乎早已是見怪不怪,但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科學依據呢?
進化心理學:刻在基因里的視覺驅動
進化心理學認為,人類有著繁衍和生存本能,因此很多偏好都是圍繞這兩方面開展的。
在擇偶方面,該領域的研究者大衛·巴斯(David M. Buss)指出:
男性在選擇對象時,更傾向于那些看上去年輕、身體健康的姑娘,因為這些特征往往和生育能力掛鉤;
而女性在選另一半時,往往更看重對方有沒有資源和地位,因為這些條件能給她們和未來的孩子帶來更靠譜的物質條件。
上述偏好都是幫助人確保基因傳遞下去,滿足繁衍的本質需求。
此外,圓潤的臀部、以及飽滿的嘴唇等外貌方面的特質,在潛意識里被男性解讀為生育能力強、身體健康的信號。
久而久之,這種觀念歷經歲月沉淀,已深深刻入男性的基因深處,成為一種近乎本能的偏好。
與此結論類似的另外一項心理學研究顯示:
當男性看到魅力異性的圖片時,大腦視覺皮層的平均反應速度會比女性快44%,平均處理時間也相對縮短18%。
這種 “視覺優先” 處理機制,似乎是人類神經回路中一種與生俱來的程序,以幫助男性在擇偶過程中迅速捕捉到關鍵信息。
激素的影響:睪酮水平的變化
激素對人的行為和偏好有著深遠且不易察覺的影響力。
例如在健身和目標達成時,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這種激素讓人感到愉悅,進而驅使人們更愿意做此類行為;
在壓力大時會釋放“皮質醇”,而過多的皮質醇激素釋放會讓人難以集中注意力,更偏好做簡單的任務來緩解內心緊張。這些都是激素對人的影響。
類似的,男人的“好色”也同樣受到體內激素水平的影響。
睪酮是一種重要的雄性激素,主要由男性的睪丸產生,腎上腺也會分泌少量。
在青春期,睪酮水平飆升,它像一把熱情似火的火炬,點燃了男性對異性的強烈渴望。
這一時期,男性的身體發育加速,第二性征凸顯,性格方面也更容易沖動。
因此,生理需求成為了一種難以抗拒的本能,而好的外貌更加劇了這種吸引力。
所以,當男性看到長相出眾的異性,大腦內部迅速分泌多巴胺,一種令人愉悅的神經遞質,帶來心潮澎湃、興奮不已的感覺。
受到日常接觸信息的影響
日常接觸的信息對男性的審美偏好和行為傾向有顯著影響。
在現代社會媒體的傳播下,各種廣告、影視作品、網絡平臺充斥著大量具有吸引力的異性形象;
這些信息通過視覺沖擊和文化暗示,不斷強化男性對美的認知和追求。
當男性頻繁接觸到這些信息時,大腦會逐漸形成一種潛在的審美標準和偏好。
這種偏好可能會促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關注外貌出眾的異性,從而表現出所謂的“好色”。
就像在影視劇里,英雄豪杰身邊總是有貌美如花的女神相伴,男性被塑造成追逐美色、保護佳人的形象;
這種刻板印象在日復一日地傳播中不斷被強化。
廣告中,也經常出現帥氣男性手挽美女的畫面,似乎在暗示男性只有追求到顏值高的伴侶,才算得上成功。
社交平臺上更是充斥著各種外貌焦慮的內容;
男性們看到經過精修的美圖,潛意識里就會不自覺地參照這些所謂的“美學標準”,從而對外貌出眾的異性更加關注。
此外,在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特別是短視頻的興起,導致人們每天接收的視覺信息量極大。
之前我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名為“職場人小李”的網友在一則論壇里評論到:
“我平常會花大量的時間刷短視頻,并且都是我很感興趣的,導致拿起手機一刷起來就根本停不下來。”
的確,在當下短視頻平臺上,男性常常會陷入一種信息繭房,其中美女視頻占據了很大的比例。
這背后其實是平臺興趣推薦算法在起作用。
平臺會根據用戶的觀看歷史、點贊、評論等行為數據,判定用戶的興趣偏好,然后將相似內容不斷推送過來。
當男性用戶偶爾瀏覽了幾個美女視頻后,平臺就將其歸類到對這類內容感興趣的群體中。
隨著算法的不斷強化,用戶看到美女視頻的頻率就會越來越高,仿佛被困在一個由平臺構建的特定信息空間里。
這種信息繭房的形成,使得男性用戶接觸到的內容越來越單一。
而且,這還容易加劇刻板印象,讓一些人過于關注外表,影響對美的全面認知。
心理補償:內心壓力的“出口”
現代生活的節奏快,職場的壓力、生活的瑣碎,常壓得男性喘不過氣來。
于是,關注異性美色成了一種心理上的慰藉。
比如在忙碌了一天后,男性刷手機,看到那光鮮亮麗的形象和熱情活力的互動,就好像成了內心短暫的“情緒避風港”,讓他們忘卻煩惱。
總的來說,從生理層面來看,男性大腦中的原始本能驅使其對外貌產生關注,這是進化遺留下來的“硬件”設置;
而從心理層面分析,面對生活壓力時,這種關注又成為一種心理補償機制,是“軟件”運作的結果。
所以,男性“好色”并非簡單的個性與道德層面的判斷,而是“硬件”與“軟件”共同作用下的一種本能。
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更客觀地看待這一現象,同時也提醒男性自身要在“兩顆大腦”的博弈中,把握好理性的韁繩。
-The End - 作者-小天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