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力量”
ZJUSOM
在號稱“死亡之海”的
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
有一片孕育人才的“知識綠洲”
——塔里木大學。
作為南疆規模最大的高校,
該校擁有四萬余名學生,
但由于地理位置偏遠、條件艱苦,
該校常年面臨師資短缺問題。
巨大的“師資缺口”
正讓其優秀人才培養變得愈發艱難。
而就在今年2月,
滿頭白發、剛剛開啟退休生活的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姚明龍老師
拖著行李箱,
義無反顧地踏上了
赴塔里木大學支教的征程。
在塔里木大學支教的姚明龍老師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此時奔赴邊疆,
他爽朗一笑:
“退休后閑著也是閑著,
趁身體還好,
不如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
發揮余熱。”
本期【健康力量】專題,
一起走近銀齡教師姚明龍的支教生活,
看看這位管院人如何
以滴水的堅持,
滋養西部人才崛起的希望。
01
支教生活不輕松,
他扛起多門新課重擔
學生多、需求大,但師資少。盡管在教育部“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支援下,像姚明龍這樣奔赴塔里木大學支教的退休老師已有百余名,但課程任務依然不輕松。
剛去報到,姚明龍就扛起了《經濟學原理》《投資學》這兩門新課的重擔。
“他們在投資學、財務管理、會計學等課程方面比較缺師資,所以我去了過后就給我安排了相關的新課。這兩門新課面向整個學校的學生開放,不同專業的學生都可以來聽課。”
雖然這些新課所涉及的知識,都沒有超出姚明龍作為浙大管院資深教師的認知范疇。但要把這兩門新課上好,仍需花費大量功夫來備課。
對此,姚明龍笑稱:“老是‘炒冷飯’也沒意思,上新課雖然有些挑戰,但可以給自己‘充電’,還能滿足這邊學生的需求,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姚明龍正在給塔大學子上課
02
登上講臺后,
他發現想象與現實存在差距
經過充足準備,姚明龍滿懷憧憬地登上了黃沙與綠洲間的講臺,開啟了在塔里木大學支教的第一課。結果發現,現實與想象存在些許差距。
“塔里木大學很重視教育教學,這里的學生聽課也非常認真,紀律性強,回答問題也很熱情,但學生的基礎相對差一些。”姚明龍發現,過去在浙大管院積累多年的教學方法用在這里,效果大打折扣。面對學生基礎差異,他必須因材施教、調整教學方式。
為此,他廣泛調研學生需求、搜集備課資料,絞盡腦汁地謀劃了數個日夜,最終結合案例與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他終于摸索出了一套為塔大學生個性化定制的教學方法。
“我在課堂中刻意減少了一些抽象數理推導,轉而用與當地學生密切相關的鮮活案例來詮釋理論。比如在講到‘公地悲劇’時,我會結合數學模型,并放上塔里木河畔的放牧場景——當河床裸露季節,成群綿羊奔騰在沙質河灘上,恰似草原因私人放牧過度使用而枯竭的畫面。”
姚明龍拍攝的課堂案例相關實景圖
當課后一位學生找他私下聊天,感慨“終于有能聽懂且有意思的經濟學課程了!”姚明龍的內心滿是欣慰與感動,所有備課的疲憊都在那一刻煙消云散。
“很開心我的新課能得到當地學生的認可和喜愛,只要他們覺得有意思、能聽懂,我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且渾身充滿了干勁。”姚明龍笑著說。
03
雖然“吃土”機會多,
但他仍享受在塔大的支教生活
塔里木大學坐落在南疆塔里木河畔的阿拉爾市,因緊鄰塔克拉瑪干沙漠,城市里時常會襲來漫天黃沙。“這里最大的特色,就是‘吃土’機會多!”姚明龍幽默地形容阿拉爾的環境。
阿拉爾發生沙塵暴的樣子
此外,氣候干燥、空氣濕度低、晝夜溫差大,對于習慣了南方舒適生活的姚明龍來說也是一大挑戰。但這樣的環境在姚明龍看來并不艱苦。
“剛開始的確有個適應的過程,比如皮膚和鼻子常常會感到不舒服。但慢慢習慣了過后,我發現這里比我想象中要美好很多。”
姚明龍說,“這里雖然沙塵多、干燥,但鞋子沾灰后水一沖就干凈了;洗完衣服放在房間里,第二天就干了;塔大校園也非常漂亮,有蘋果樹、梨樹、棗樹等各種果樹,每年到了水果成熟的季節,學校還會組織師生免費采摘;阿拉爾這座城市的綠化投入也很大,城里還有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對口幫扶的醫院,醫療服務與水平非常好......你要是忘掉沙塵這件事,這里相比南方毫不遜色。”
塔里木大學校園風光
閑暇之余,姚明龍常常約上其他老師,一起去騎行探訪塔大與阿拉爾周遭的一切。他在359旅軍墾紀念館追溯紅色基因,在現代化棉田見證科技力量,在沙漠深處探尋綠色奇跡的壯麗篇章,在領略當地人文風情的過程中盡情感受這片土地的熱情,真正融入這里。
騎行中的姚明龍&他看到的風景
姚明龍在阿拉爾的部分見聞
“這里的學生需要我,我也很享受這里的支教生活。”談及未來,姚明龍希望能繼續以自己的經驗積累與教學創新,澆灌沙漠邊上這片“知識綠洲”,同時也呼吁全國各地的優秀老師能來到南疆支教,共同為西部教育水平提升與優秀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姚明龍(右4)與塔大經管學院部分教師合影
作為教育部指定的“銀齡計劃”支援高校,塔里木大學自建立以來肩負著教育戍邊的重要使命,其人才培養不僅關系到南疆經濟發展,還有民族團結與維穩戍邊。
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像姚明龍這樣義無反顧支援塔里木大學等西部高校的老師還有很多,如以線上支教助力四川西昌學院教育與人才培養的羅關良老師;連續5年以“慕課西行”的方式,將“國家一流線上課程”與前沿管理理論輸送至塔里木大學、西藏大學等西部高校,讓東西兩地師生有了跨越5000公里的深切聯動與對話的嚴進老師。
2025年3月,浙江大學、塔里木大學、西藏大學三校學子共同聆聽嚴進教授解構“群體與團隊”的組織行為學密碼
東西聯動,共同賦能西部教育與人才培養。這些年來,管院老師們對西部教育的支援如同沙漠中的長河——雖沒有奔向大海的壯闊,卻以每一滴水的堅持,滋養著西部人才崛起的希望。
他們以教育守望的情懷和“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理念,為西部學子架起通往更廣闊天地的知識橋梁。相信這份持之以恒的“澆灌”,終將在時光的沉淀中,孕育出助力西部騰飛的棟梁,壯大引領中國發展的健康力量。
采訪編輯:段婷
受訪者:姚明龍、嚴進
審核:佟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