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進入中國,到今天已經快20個年頭了。
不過,之于我來說,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受邀參會。
可能有讀者還不了解夏季達沃斯論壇,在這里簡單科普下: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達沃斯論壇,前身是1971年由施瓦布創建的“歐洲管理論壇”,1987年更名為“世界經濟論壇”,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后來,世界經濟論壇為了聚焦新興經濟體和成長型企業,從2007年開始,每年在中國選一個城市辦會,因為時間多在6-9月,和瑞士冬季的年會錯開,所以被稱為“夏季達沃斯”。
這兩個論壇涉及的議題也不相同,瑞士達沃斯論壇主要討論全球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議題廣泛且深入,涉及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地緣政治、氣候變化、科技發展等重大議題。而夏季達沃斯更多關注新興市場和技術創新,因此被稱為“新領軍者年會”,議題側重在新興經濟領域和創新方面。
簡單來說,雖然二者都有政商大佬參與,但前者更偏“政”,后者更偏“商”。
2025年6月24日一大早,我趕到了天津國家會議中心。這不愧是一屆科技量十足的盛會,入場的時候,直接人臉識別,驗證參會資質,高效通行。
2025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信息量非常巨大,我沒有聚焦于某一個會場,更多的時候以一種走馬觀花的姿態,一會和媒體同仁“圍堵”朱民等經濟界大咖,一會跑在具身智能的展臺前和機器人進行友好互動,一會聽工作人員講解AI前沿設備的呈現能力……
我已迫不及待地想把我的所見所想分享給大家。
2
夏季達沃斯論壇,有時候會場外的氛圍,比會場內還要熱鬧。
有個細節很有意思——即便在會場外,中外熱門嘉賓剛剛露面,就被十余家媒體團團圍住,長槍短炮追著提問。
圖片中的這位是知名經濟學家朱民,過去他經常為新經濟體打氣。環顧四周,目測得有20家媒體,或者我這樣的自媒體人。大家拿著各種媒體設備,把朱民“堵住”,各種問題密集拋出來。朱民都已經73歲了,非常有耐心地站著回答媒體提問,他的回答干貨十足,有條有理,毫無滯澀之感。
我在旁傾聽,心下佩服,朱民這樣的經濟學家“莫非腦袋里安裝了一個deepseek。”
還有TCL的創始人李東生,他的露面也引發媒體的關注。李東生說,過去半年是他經歷過外部環境波動最大的一段時期,在不確定的環境當中,關鍵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這一幕幕很直觀地反映出,公眾對當下經濟走勢的關注度之高。難怪有人說,這場論壇是全球經濟的“熱敏試紙”,也從側面體現了中國經濟的熱度。
更值得留意的是,幾個中國制造的展臺前同樣人頭攢動,記者們紛紛拿起來手機拍照,顯然,中國制造的創新實力與中國經濟的全球分量愈發凸顯。
這些論壇里的小場景,恰是當下中國經濟活力的微觀注腳。我蹲在墻角記筆記時,心里明白,這才是達沃斯最該被記錄的熱乎氣兒。它們不是PPT上的數據,是記者們搶話筒的勁頭,是嘉賓被圍到走不動道的熱乎勁兒,是全球對中國經濟的關注欲里,藏著的那份期待。
3
今年的達沃斯論壇,AI是各方嘉賓提及最高的詞匯之一。
正所謂,開篇不談AI,吃飯也無味。
達沃斯論壇的一個展區,有一朵AI“真菌”玩起了“反馴獸”游戲,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過去的時候,那簇銀紫色的“智能真菌”裝置前圍了圈人。有人半信半疑地抬手揮了揮,頂端的光點立刻像跟屁蟲似的,貼著掌心軌跡晃蕩,“這不是人控制AI嗎?”圍觀者小聲嘀咕。
但好戲在后頭。等過了約莫一分鐘,再揮手時,光點突然朝反方向躥去。人下意識就追著光調整手勢,胳膊不自覺拐出個詭異弧度,等反應過來,才驚覺自己成了被牽著走的木偶。從“馴獸師”到“被馴者”,不過兩次揮手的間隙,這朵AI驅動的真菌,把論壇里討論的人機博弈,活生生演成了互動版寓言。
隔壁會場里,大佬們還在爭論“AI如何服務產業”,這邊展廳里,“智能真菌”早把命題拓向更尖銳的層面:我們創造技術時,總默認自己是操盤手,可當算法學會“反套路”,甚至悄悄重塑人類的行為慣性,就像你追著光點改動作的瞬間——誰才是真正的規則制定者?
2025年的達沃斯,這朵會“逆反”的真菌像面鏡子,啟發我們當我們沉迷于掌控技術的快感時,技術也在不動聲色地訓練我們的思維與動作。
到底是人控制AI,還是AI來控制人?在過去這是一個業界熱點討論詞匯,這一切它真的具象了。
在達沃斯論壇上,類似這樣能給人帶來啟發的展臺還有好幾個。
我還看到一個展示腦機接口的區域,是天津某大學研發的。我在想,如果將來腦癱或者身體殘障人士能用上這樣的產品,該有多好啊。
還有帕西尼的AI靈巧手DexH13,也引發了嘉賓駐足。DexH13是市場上首款將多維觸覺與AI視覺雙模態能力集成于一體的四指仿生靈巧手,搭載了AI高清手眼相機,配備零樣本位姿估計視覺算法,可識別物體六維位姿,適應復雜環境。它的“手眼結合”能力,我覺得可以和人形機器人結合,將來可以給我們洗衣做飯、疊被子,甚至剝雞蛋殼這樣細微的動作。
4
眾所周知,這幾年我國開啟了高質量對外開放。我們在國際合作中不斷提升開放能力,持續推動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為經濟發展不斷拓展新空間。
而天津,作為中外經貿和文明交融的國際大都市,是我國對外開放的一扇重要窗口。今年在天津舉辦的這場夏季達沃斯論壇,迎來了無數海外各國的參會嘉賓。
我注意到,從各種會場到媒體村角落,從走廊寒暄到隨性交流,“全球面孔”成為達沃斯的一道風景線:歐洲紳士的從容、印度創客的熱忱、阿拉伯友人的爽朗……不同膚色與文化背景的嘉賓匯聚,讓這座城市瞬間成為“微型地球村”。
會場內外,交流場景生動而真實。有人用流利英語洽談合作,有人因語言差異以手勢比劃心意,甚至角落的短暫駐足,都可能成為思想碰撞的契機。這些畫面背后,是天津為世界搭建的 “雙向橋梁”,既向國際展示中國開放的誠意與活力,更讓全球嘉賓在平等互動中挖掘合作可能。
這種價值導致達沃斯論壇“一票難求”,很多資深從業者沒有能來到現場。就在昨天,會議都已經開始了,還有科技行業的嘉賓問我能不能報名參會,他們想進場和相關企業家交流。
或許,夏季達沃斯的意義,早已超越論壇本身。它讓“對外開放”從政策表述,具象為國際友人自信穿梭的身影。它讓“合作共贏”從愿景,落地為手勢交流里的默契、小組討論中的共識。當不同國籍的嘉賓在天津的平臺上打破隔閡、鏈接資源,這座城市便真正成為 “世界對話的客廳”。
嗯,我想給天津有關部門提建議,可以把“世界的對話客廳”搞成系列的城市名片,面向全球傳播。口號我都想好了:雖很遠,但很美,夏季來天津!
5
今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主題是“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這個主題很是契合當代熱點,懂得都懂--參考今年的那場民營企業家座談會。
這兩天和同行媒體朋友聊起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我們討論今年論壇上大家最關注的企業家是誰?誰能代表“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我聽到最多的答案,除了TCL的李東生,以及炙手可熱的宇樹科技的王興興,更有京東創始人劉強東。
值得一提的是,劉強東還是這屆夏季達沃斯論壇的聯席主席。
說起來,近段時間劉強東因帶領京東進軍外賣領域,還為外賣小哥全員繳納社保,個人聲譽攀上了新高峰。像劉強東這樣已取得如此成就,仍在不斷開拓新業務的闖勁,不正是這種新時達企業家精神的生動詮釋嗎?
在我看來,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有兩個鮮明維度:既要敢闖敢拼,更要扛得起社會責任。這不是空喊口號,而是要讓身處同一生態的參與者都能共享發展成果。劉強東把十幾萬外賣員都視作企業員工,不僅繳納社保,還提供可觀的收入保障,這正是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的典型范例。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幾年他雖低調行事,卻帶著京東在多個領域開疆拓土,尤其在國際化業務上動作頻頻。聽說他常年往返沙特、日本等地布局,如今京東零售、物流等多項業務正加速出海,這與達沃斯論壇倡導的全球合作理念不謀而合。這種既扎根本土又放眼世界的格局,或許正是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更深遠的體現所在。
寫在最后:2025夏季達沃斯論壇,精彩遠不止這些。朋友們也可以打開微博,搜索“達沃斯”相關詞匯,觀看多達49場的現場直播,進一步感受達沃斯論壇的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