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晚,由長江商學院聯合騰訊新聞、騰訊財經舉辦的2025夏季達沃斯長江之夜暨愿景晚宴在天津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智啟新質,創領未來”,全球知名專家學者和產業前沿企業家熱議AI發展新趨勢和全球經貿變局。
在致辭演講環節,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高層管理教育項目副院長周春生認為,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政策可能會反噬并影響美國的軟實力,這讓中國的崛起有了更多的機會。
就當前AI革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周春生教授認為,一方面AI極大地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各行各業的效率,
但是另一方面,從傳統的經濟學統計意義上看,AI的發展并沒有同步給各國GDP帶來顯著提升,同時,經濟學家們同時發現,利用傳統經濟計量方法,AI進步快的國家和地區,全要素生產率也沒有大幅提高,這就是“AI的生產力悖論”。
周春生教授表示,這并不意味著AI不重要,而是我們更應該關注AI究竟在改變什么。周春生教授提出,AI和數字化快速發展使得人類進入了“無限供給”時代,即部分產品,如騰訊的微信、DeeSeek大模型軟件、乃至電影,事實上實現了無限供應,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邊際成本不斷趨向于0。大量的產品和服務可以以極低價格甚至免費提供。
例如百度的搜索服務,騰訊的微信以及豆包智能app在很多情況下,幾乎免費提供給消費者,轉而靠衍生收益獲利。這些免費產品和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了大量福利,但并不反映在GDP統計中。
另外,新技術帶來的低成本替代品,也可能使得傳統產品的GDP減少或消失,并縮小GDP總量。例如,數碼照相代替膠卷拍照,大家拍的照片增長了很多倍,但照相行業的產值卻大幅減少了。在AI以及新經濟行業蓬勃發展的情況下,如果GDP也就是經濟總規模增速放緩,說明部分傳統行業在新經濟跨界競爭或經濟總體形勢改變中發展空間反而在萎縮。
在這樣的經濟變局中,企業如何把握好AI發展帶來的紅利和機會,更好地適應新科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獲得更多發展機會而非新技術顛覆下的犧牲品,成為企業家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2025夏季達沃斯長江之夜暨愿景晚宴
現場精彩圖集
end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長江商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