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
審理的一起
惡意遠程“劫持”車輛案件
引起廣泛關注
深圳車主林某駕駛二手奔馳時
車輛在高速及主干道數次失控熄火
調查發現
原車主竟通過遠程操控惡意干擾
智能網聯時代二手汽車交易中
車輛所有權易主
但車聯網控制權
卻仍在原車主手中
二手車車主的
完整權益該如何保障?
二手車車主權益解綁成難題
奔馳非官方渠道二手車
需車主到授權經銷商處自行解綁
隨著智能網聯成為汽車標配,遠程操控、實時定位等一系列汽車智能系統權益已經成為車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車輛發生所有權變更時,車輛所附帶的這些權益如何重新綁定及使用,成為二手車車主尤為關心的話題。
6月19日,記者在梅賽德斯—奔馳官方認證二手車官網看到,車主服務升級可享用6個月遠程升級服務,即日起到2026年1月31日,消費者購買官方認證二手車之后,可以實名注冊梅賽德斯—奔馳應用程序。對于認證日期距新車首次登記日期在2年6個月以下的車輛,可自動激活并繼續享受新車標配遠程控制類服務;對于認證日期距新車首次登記日期超過2年6個月(不含)的車輛,支付1.88元可以獲得相應服務。
那么
6個月的遠程服務升級
是否所有奔馳二手車車主
都能享有?
6月19日,記者來到奔馳授權經銷商北京鵬龍大道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銷售人員介紹說,廠家認可的官方二手車,后臺會自動解綁原車主相關權益,二手車車主購買后,隨車權益會直接過戶。對于消費者從其他渠道購買的二手車,該銷售人員表示:“非官方認證的二手車,想要解綁,需要二手車車主來授權經銷商處自行解綁。”
王小月 /攝
記者調查發現
消費者從其他渠道
購買的二手車
在實際操作中
想要完全享受汽車智能系統權益
仍存在一定阻礙
天津車主小丁告訴記者:“我買的是個人交易的二手奔馳車,手續齊全,但奔馳4S店要求必須原車主到現場才給解綁相關權益。購車前沒有考慮這么多,沒想到后續會有這么多限制?!?/p>
6月23日,記者致電奔馳服務熱線,官方客服表示,購買二手奔馳車的消費者想要享受上述權益,必須通過奔馳授權的官方二手車經銷商購買,從其他渠道購買二手車無法享受到這些權益。
車主權益完整轉移麻煩重重
解綁困難催生
網絡代解綁服務
汽車智能系統權益
完整轉移的難題
困擾著很多消費者
安徽消費者劉輝告訴記者:“我購買了一輛二手車,想在車輛App上綁定車輛信息,但頁面一直提示原車主未解綁。必須原車主解綁后,我才能認證成功?!?/p>
網友“陌顏”說,她購買的一輛二手車,已經在車機上恢復了出廠設置,App上也重新綁定了自己的信息,但車機上仍提示原車主有遠程訪問權限。銷售人員發給“陌顏”的截圖顯示,該問題無法立即解決。
記者發現
上述現象催生出了
代解綁、再綁定的生意
記者在某社交平臺上看到,不少博主或店鋪專門售賣車輛綁定服務,一家名為“梅賽德斯—奔馳App互聯服務”的店鋪中,奔馳App綁定售價為158元,顯示已售1861件,二手捷豹路虎App解綁轉號售價為188元。此外,一些博主還會在“二手車車主解綁”相關文章下進行個人業務引流,引導詢價的消費者私信溝通。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截圖)
清除原車主的數字“烙印”
需要完善相關規則
廠商要積極作為
早在2021年,記者就曾發現汽車智能系統權益轉移隱患。當時長城某款車一車難求,“黃?!钡官u新車訂單。消費者買“黃?!庇唵尾粌H會增加購車成本、無法私定享受私人定制化服務外,且車輛遠程系統控制權在他人手,有數據安全隱患。
當前部分廠商僅在官方二手車渠道提供智能系統權益解綁服務。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非官方渠道信息不對稱致車企難控車輛流轉,授權經銷商更易規范管理。但獨立二手車商與交易平臺已占市場相當份額,零散經銷商無力解決車機權益割裂問題,那么就需要廠商主動推動品牌二手車權益完整轉移。
顏景輝對記者表示,車輛交易時,不僅要連帶著對軟件包權益等進行轉移,還需要規范處理原車主的信息。這就要求廠商在技術架構與服務體系上進行深度革新,以實現智能網聯權益與車身的強制綁定流轉。
清除二手車上原車主的數字“烙印”
對于廠商們來說
是否存在技術難度?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向記者表示,從技術角度看并不存在難以逾越的障礙。朱克力說:“問題的關鍵在于廠商是否愿意投入資源去完善這一流程,以及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過戶自動注銷機制。只有廠商積極作為,才能確保二手車交易后,原車主的數字信息被徹底清除,新車主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p>
專家建議
遠程操控、數據權益等規則的缺失,為消費者權益埋下隱患。朱克力認為:
?首先,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二手車交易中汽車智能系統權益的歸屬和轉移流程;
?其次,在車輛過戶時,應要求廠商協助新車主完成所有數字權限的轉移和注銷工作;
?再次,應建立監管機制,對違規不履行相關義務的廠商進行處罰,這不僅關乎消費公平,更是智能汽車安全與信任的基石。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王小月
編輯/李曉雨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2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 - 8831543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