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6月19日北海道室蘭市,市中心的一家普通超市里發生了一件頗讓人有點無語的事情。
一位51歲的中國籍男廚師,因為偷了一包售價258日元的貓糧,又不湊巧地讓超市的便衣保安當場逮了個現行隨后被警方逮捕。
本來在日本的大型超市里,每天都有無數人進進出出,像這樣的小偷小摸事件偶爾也會發生。但這一次不同尋常的是,偷東西的不是所謂的慣犯,也不是因為生活實在走投無路的人,而是一位錢包鼓鼓的中國廚師。而他又偏偏只偷了一包貓糧,價格不過十二塊五毛錢。
事情的經過很簡單,當天中午過后,這位男廚師走進了超市。他和其他顧客一樣,漫不經心地挑選著貨架上的商品,最終“拿了”一包貓糧,沒結賬就直接走出大門了。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超市里還有便衣保安專門盯防這類行為。這位保安顯然經驗豐富,早早就注意到了他的舉動。等他把貓糧裝進袋子,避開收銀臺、若無其事地走向出口時,保安悄悄跟了上去。門口剛一出,保安立刻亮明身份叫住他,在場直接控制并報警。警方到場后,把人帶走審訊。這位中國廚師面對指控,沒有掙扎、也沒有推諉,很快就承認了“事實無誤”。
案件公布后,新聞的描述非常簡潔,警方也只說正在調查其作案動機。但只偷貓糧的這個細節,反倒引發了日本網友們的熱議。第一時間,有人覺得不可思議:中國廚師在日本混得這么慘嗎,連一包貓糧都買不起?可很快HBC北海道放送又給出了關鍵補充——警方逮捕他時,在他身上搜出6萬5千日元現金。這個金額放在普通日本家庭里,也是一筆不小的零花錢,何況只買一包貓糧。
明明不是沒錢,為何還要冒險去偷?是不是為了挑戰規矩,還是另有隱情?有人在社交平臺上調侃:“也許鰹魚味貓糧挺好吃,是不是想回家自己嘗嘗?”還有人說,“廚師嘛,沒準打算用貓糧做菜,給客人上一道‘創新料理’。”甚至還有人模仿中國口音嘲笑:“那是主食阿魯。”而另一部分日本網友則老調重彈,“岸田的寶,不起訴”,把矛頭對準所謂的“外國人特權”,表達對外國人犯罪“不起訴”傾向的不滿。顯然,在日本社會,近年關于外國人犯罪的敏感和焦慮情緒持續存在,這樣一樁“小偷小摸”,又讓它成為新的談資。
為什么有的人明明有錢,連個258日元也不想付?有人分析,或許他當時只是一時頭腦發熱,覺得“反正這么便宜的小東西,不會被發現”。人性有時候就是這么奇怪,心里明知道不該做,但因為覺得“反正沒什么損失”、“應該不會有人抓小辮子”,便僥幸行事。有人把這種心理叫做“低風險犯罪心理”——偷的不是值錢的東西,而是小到不值得別人費心抓捕的物品。說不定,他心里盤算著就算真的被發現,也就是批評教育兩句,不會真的坐牢或留下案底。
這樣的案件被報道,讓日本社會部分網民對外國人犯罪已經形成了刻板印象,認為即使被抓,最后也未必會被起訴,甚至有人用“超國民待遇”來形容外國人在法律上的“寬容”。這種輿論環境,其實對每一個在日本生活的外國人來說,都是種無形的壓力。一個小小的失誤,一次僥幸心理作祟,就有可能成為整個群體被污名化的“素材”。
這件小案子被日本各大媒體報道,對外國人也是一種警示,超市里還有便衣保安呢,其實偷竊無論金額大小終歸是錯事。身在異國他鄉更應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古話說得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哪怕只是一包貓糧,一時的僥幸和小便宜,可能帶來的后果,遠比想象中要沉重,有了案底后,在留簽證更新都要被拒了,為了一包貓糧,后悔了不?
奮斗在日本的父老鄉親喵,大家要遵紀守法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