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曝出一個炸裂的新聞。
中國留英學生,犯下連環強奸案。
性質之惡劣、作案時間之長、受害人數之多,據稱是「英國司法史上犯案最多的性侵者之一」。
案件一出,全網關注。
但這次,評論區除了憤怒、譴責聲外,更有不少叫好聲。
魚叔了解完整個事件后,也有很多話想說。
今天就來一吐為快。
如果看過美劇《怪物:杰弗瑞·達莫的故事》,你大概能感受到那種極致的恐怖:
一個外表斯文,看著老實無害的男人。
背地里,卻連續數年謀劃下藥、強奸他人,還拍下大量不雅照留念。
而這次在英國被判刑的中國留學生鄒某,幾乎就是「不殺人版的達莫」。
這位28歲的中國留英博士生,于2019年至2024年間,在英國和中國對多名女性實施下藥、強奸。
這起案件之所以引發輿論震動。
一來正因他所犯罪行的惡劣程度。
他在倫敦租住的公寓里,警察發現了大量致人昏迷的藥物、毒品。
警方從他電腦和儲存設備中,查獲超過1600小時的視頻影像。
還在他家中發現了多個微型攝像頭。
其中非法拍攝了他對很多女性的侵害過程,受害者幾乎都是中國留學生。
日劇《彷徨之刃》
他不僅用攝像頭記錄了整個過程。
還保留受害人的衣物、首飾、隱私物品,裝在密封袋里分類歸檔,作為「戰利品」。
新聞圖片
日劇《彷徨之刃》
受害人數眾多,公訴了10名受害者。
但警方認為,可能還存在多達50余名受害者。
鄒震濠的電子設備中,也儲存了數百條性侵女性的視頻,更遑論還有很多沒有拍攝留證的,以及更多新增的報案情況。
這在英國犯罪史上都屬于少數。
二是,施暴者身上的強烈反差感。
外人眼里,鄒某有著惹人注目的標簽:學霸、富二代、型男。
他是倫敦大學工程學碩士,正在攻讀博士學位。
總是穿著一身名牌,一個人住著月租3萬人民幣的出租屋,偶爾去馬爾代夫度假。
做過整容和植發手術,社交平臺上曬精修圖和自律健身的照片。
和《Burning Sun:韓流明星聊天室里的秘密》中的明星一樣。
他一邊偽裝成優質男性的形象,過著物質富足、讓人艷羨的生活。
一邊又在背地里有預謀地計劃、實施著迷奸、偷拍的勾當,還不覺羞恥。
不過,這起案件在國內掀起最大討論的,還是法院的判決結果。
鄒某被判處終身監禁,服刑至少24年才有資格申請假釋,遠超一般性侵案刑期。
看到量刑這么重,嚴懲態度這么堅決,中國網友們都紛紛叫好。
此外,法官在判刑前陳詞稱,隨著錄像資料的解密,被告人極可能面臨更多指控。
庭審中,鄒某曾主動提出愿意接受化學閹割以換取減刑,被法官當場駁回。
「鄒根本不理解『同意』的含義,而是將女性作為他游戲中的棋子,這種扭曲的思維預示著高度的危險,而他具有權力欲與控制欲的表現,也意味著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他都將具有危害性。」
網友們覺得大快人心,主要因為,國內太多案件的判決結果沒能讓人滿意。
比如,2022年,李某某等6人單獨或共同奸淫不滿14周歲的幼女。
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10個月到11年8個月不等的刑罰。
2019年新城控股原董事長王振華涉嫌猥褻9歲女童。
法院以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
如今已經出獄。
2018年,湖南4名男子趁未成年少女醉酒意識不清醒,將其帶至賓館輪奸。
被判處七至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與受害人在生理、精神上承受的雙重痛苦相比,人們普遍認為犯罪者所受刑罰過輕。
尤其想到很多受害人長大成人后,施暴者可能已經刑滿釋放,更讓人后怕。
也不僅是國內,日韓也都存在這種人神共憤的問題。
比如,最近剛曝出的韓國偶像組合NCT前成員文泰一涉嫌性侵案。
2024年,文泰一與兩名友人在酒吧偶遇一名醉酒的女性,將她強行帶走,輪流對其實施性侵犯。
最終,法院判決文泰一7年有期徒刑。
而文泰一在作案后一天,還無事人一樣在直播上與粉絲互動,事后還試圖與受害人達成和解。
而且,人們也不滿,很多看似并不比性侵案嚴重的,反而判得更重。
比如很多網文作者,因為涉嫌「制作、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被判刑,不少都被重判。
不止普通網友,很多法律界人士也都對此頗有微詞。
質疑判得太重,認為量刑程度與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并不相匹配。
畢竟,如今早已不是那個還有「流氓罪」的年代。
還有一點是,很多人認知中,施暴者家世背景較好時,更容易被包庇,更難被定罪。
比如《掃黑風暴》中的孫小果原型案,現實里就是因有后臺數次減刑,最終再犯重罪。
這次案件中,鄒某的家庭背景也被扒。
因為他在國內同樣有過猥褻記錄,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很多人也猜測他如果在國內被抓,未必會被判這么重。
這些不滿已經堆積多年,每一次相關案件爆出,都像一次悶雷。
在這樣的背景下,鄒某被重判,就成了一種集體性的「情緒補償」。
網友不是因為「英國法律好」而歡呼,更像是在借這個案件表達長期以來對輕判、推諉、無所作為的結果的深深失望。
覺得終于有一次,沒有再輕輕放過這些惡人。
固然,這次鄒某被嚴懲,讓人不由得為之稱快。
但想必大家都明白,我們很難真的為此歡呼。
因為,這仍舊沒有辦法徹底消除,這些罪犯帶給人們的深深恐懼。
這一案件給人的不安,不僅僅在于案件本身,也是因為我們從中看到了太多熟悉的存在。
和很多兇殺案一樣,采訪中,鄒某的朋友用「普通」「老實人」形容他。
他不僅藏在種種吸引人的頭銜下,也藏在社交平臺上精心打造的人設中。
讓人感到后怕的,不僅是施暴者的惡,還有他的偽裝和隱藏。
就像互聯網時代,無數個殺豬盤故事的開篇。
大同訂婚強奸案發生后,很多人認為是當事人文化素養不高,所在地區落后,才對性同意缺乏認知。
但這一案件撕開了更讓人無奈的現實。
一個留學海外,看似有智識有文化的年輕人,對性同意都沒有起碼的認知。
而這樣的犯罪,在今天也并不罕見。
紀錄片《追查癡漢》中揭露,太多人都在未被發現的角落,做著同樣的事。
在他們的世界里,迷奸藥物如此易得、偷拍早已產業化、很多平臺還存在隱秘的黑市分發。
甚至存在「職業偷拍師」,專門在酒店、出租屋、共享衛生間布設攝像頭,供養不良網站和高級會員。
然而,不是所有的罪犯,都能得到一個公正的審判。
很多案件因證據門檻過高,受害者舉證困難,甚至根本無法進入實質審理程序。
更別提還有很多未被定罪的犯罪分子。
《追查癡漢》里的偷拍團伙主要運營地點在日本,雇傭了很多人在中國在不同地方偷拍。
出于跨國司法管轄權的限制、證據收集的難度以及法律適用的差異等因素,使得這些運營者和大量網站使用者至今仍逍遙法外。
這一紀錄片發布后,偷拍頭目甚至還主動轉發了紀錄片挑釁。
很多情況下,受害人不僅得不到保護,還要面對來自施暴方、社會和輿論的二次傷害。
鄒某被逮捕前,其實已經有不少受害者經歷過報案無果,或是發聲又撤回的情況。
一個受害者曾在社媒上發消息曝光鄒某,提醒女性同胞警惕。
然而,評論區很多人指責她不該那么晚出去喝酒,不該去他家,讓她在壓力之下刪除了帖子。
顯然,這些都不是一次重判就能解決的。
就像《與惡》中反復傳達的觀點——施暴早已結構化,受害者卻依然孤身無援。
真正讓人恐懼的,不是個別惡魔,而是整個社會機制面對這一類犯罪時的無力。
這一案件中,法官一針見血指出,鄒某仍是沒有絲毫悔罪意識。
那么,即便是最重的刑罰,恐怕也不能給受害人以安慰。
如果多年后他被假釋,恐怕還是難以避免周遭人心惶惶。
像素媛案那樣,施暴者出獄后,哪怕被一對一監控,受害家庭依然一輩子在陰影中生活,國民依然感到恐懼、不安,呼吁終身監禁、死刑。
但更進一步說,死刑就能解決問題嗎?
殺死一個鄒某,也還有更多鄒某。
別忘了,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N號房。
如果陳腐的社會觀念、失衡的社會結構沒能得到根本性改善。
這些每天都在重復上演的恐怖故事,也并不會因為一次判決就徹底消失。
當然,我們該為這一次判決叫好。
但或許,也只能再次看清,距離真正心安,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人們渴望的正義,無法依賴運氣,不能靠一次兩次的重刑。
唯有制度完善,觀念更迭,罪惡分明,受害者心無后顧之憂。
我們才不會一直搖擺于在「解氣」與「后怕」之間。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