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劉皛 尹紹平 楊崇云)近日來,由云南省攝影家協會、昆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昆明攝影家協會主辦,楊長福名家工作室承辦的《劉建明攝影60年回顧展》在云南省昆明市博物館開展。展覽精選了云南著名攝影家劉建明自1965年至今創作的80幅人文紀實作品,記錄了云南城鄉60年來的時代變遷,展現了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歷史瞬間與普通人的生活圖景。其中部分作品為首次公開展出。開幕式當天還舉行了“劉建明攝影六十年作品分享會”。
著名攝影家劉建民先生 楊崇云攝影
開幕式現場 中青·中青網記者張文凌攝影
劉建明曾任云南省攝影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昆明市第十屆、十一屆政協委員;先后獲得“云南文學藝術貢獻獎”“昆明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昆明市文聯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多年來,他的100多幅攝影作品在國際、全國及省級攝影展覽、攝影比賽中獲獎。他的24幅作品分別被中央擋案館、云南省博物館、云南省圖書館、云南省檔案館、廣東省美術館、昆明市博物館收藏。其作品集《鏡頭里的人生百態:影像1971—2010》《云南鄉村集市》等,是研究云南社會發展的視覺文獻。
云南省、昆明市文聯、省、市攝影家協會領導出席開幕式 楊崇云攝影
1949年出生的劉建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被分配到昆明市圖片社工作,開始接觸拍照、膠片沖洗、相片制作等一系列業務,從此開啟了一個專業攝影師的職業生涯。1999年,50歲的他放下體制內的“鐵飯碗”,成為自由攝影人。60年來,置身時代的洪流,劉建明用相機記錄了政治、經濟和社會轉型過程中的諸多重大事件以及關聯其中的普通人。在這些影像記錄中,有寂靜肅穆的萬人場面,也有熱血沸騰的群體狂歡,以及大時代中的小人物和日常生活片段。
云南省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馬艷琳致辭 楊祟云攝影
近幾年,劉建明開始重訪幾十年前拍攝過的村鎮,遍尋當年照片中的主人公,把老照片贈予對方,并再次為他們留影拍照。當這個背著相機的陌生人把自己曾經的模樣呈現在面前時,許多村民感動不已。
展廳現場 尹紹平攝影
著名攝影家朱運寬先生(左)參觀影展並點評 楊崇云攝影
展廳現場 尹紹平影
在朋友眼里,劉建明是一個“非典型的”攝影藝術家。雖然是自由撰稿人,但他依舊如體制內工作一般,有著自己“朝九晚五”的工作節奏。外出拍照會每天記錄工作日志,拍攝歸來就迅速整理照片并按主題分門別類歸檔。那些60年記錄下的人間百態,不僅是他作為一名創作者從拍攝過程中所獲得的精神與情感體驗,更是他癡迷一生的事業。如今,76歲的他依舊背著相機繼續行走于城市和鄉間,用鏡頭記錄人間萬象,以影像訴說普通人的故事。
劉建明(左五)同原單位昆明圖片社、百花彩擴部部分老職工合影
“劉建明以實踐證明:真正的攝影藝術,源于對生活的敬畏,成于對初心的堅守。”云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鮑利輝說,劉建明的鏡頭始終向下凝視、向暖聚焦。他從未將攝影視為技藝的炫耀,而是視作與土地對話、與人民共情的生命語言。他在喧囂中沉靜創作的定力,在浮華中扎根生活的清醒,正是當代攝影人最珍貴的風骨。
劉建民作品選登
1980年,云南省昆明市,青年觀看文藝演出的專注神情。
1980年,昆明紡織廠青年女工排練小合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1981年,在昆明翠湖公園,穿喇叭褲溜旱冰的時尚青年。
1982年,大理州喜州鎮,幾位白族姑娘在學騎自行車
1984年,云南省昆明市,市民在東風廣場踴躍購書。
1985,昆明街頭騎自行車的人源源不斷
1986年,昆明市工人文化宮首次舉辦的時裝表演吸引了眾多觀眾
2010年,昆明市中心商業區的“街頭時裝秀”,顯示了年輕人的開放
2015,維西縣傈僳族群眾圍聚在商店門前觀看播放的影視節目。
2018年,云南民族大學學生“彩虹跑”活動成了校園里的狂歡節。
穿過昆明馬街的米軌鐵路早巳停運。路軌間就成了顧客的跳蚤市場
編輯:尹達天
執行編輯:李瑜玲 黃志民 張宏坤
審核:吳敏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