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福建省文物局組織屏南縣、武夷山市等地“文物保險+服務”試點驗收,并同步開展倉山區、仙游縣兩個新試點區縣的設計方案評審。截至目前我省的設區市已大部分實施區縣級“文物保險+服務”試點,我省在推進文物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專家現場踏勘
嚴密組織驗收工作,科技賦能監管服務
在屏南縣和武夷山市的試點驗收中,福建省文物局組織專家組深入文物保護單位現場,通過實地踏勘、設備查驗、消防設施運行狀況檢查以及聽取文物安全監管平臺值班情況匯報等多種形式,全面了解試點項目的實施成效。專家組對兩地試點項目所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文物保險+服務”模式在加強文物安全保護、提升監管效能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驗收過程中,專家組也提出相關意見建議,要科技賦能監管服務,以文物保險+服務的巡查月工作報告為數據支撐,建立月通報制度,將科技巡查結果及時轉化為屬地政府的監管工作,不斷推動屬地政府落實文物安全保護主體責任,確保文物安全監管工作在末端“最后一公里”得到有效落實。通過科技手段的運用,實現文物安全監管的關口前移,有效消除了風險隱患。
查驗監管平臺
嚴格評審設計方案,積極推進智能化運用?
在倉山區和仙游縣的設計方案評審中,評審專家組對兩個區縣的設計方案進行了嚴格審核,要求在新的試點工作中加強智能化技術的運用,提升文物安全監管的智能化水平。專家組強調,智能化技術的運用不僅提高文物安全監管的效率和準確性,還為文物安全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在新的試點工作中,科技服務應注重智能化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加強相關制度建設,確保智能化技術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文物安全監管工作。
組織評審會
及時總結經驗,持續推進“文物保險+服務”
在推進“文物保險+服務”模式過程中,省文物局不僅注重試點工作的實施和驗收,還注重經驗的總結和制度的完善。通過深入挖掘近年來全省“文物保險+服務”在各地試點及推廣應用所取得的成效,進一步梳理試點經驗,加強第三方服務支撐與行政監管銜接相關的制度建設。下一步,省文物局將繼續加大投入力度,持續推廣“文物保險+服務”模式,加強文物安全保護和系統性監管工作。同時還將積極探索更多創新性的文物保護模式和方法,為福建的文物保護工作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圖文來源于“福建省文物局”,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