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余溯
出品 | 潮起網「加盟指南」
近年來,在國貨美妝品牌崛起的浪潮中,有一家品牌憑借“敏感肌專研”的精準定位與山茶花、愈創木等明星產品線,迅速躋身行業頭部陣營,它就是溪木源。
數據顯示,自2019年創立至今,溪木源成交額(GMV)已突破20億元,線下渠道拓展銷售網點超過10000家,投后估值一度近40億元。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伴隨品牌知名度的飆升,消費者投訴與假貨泛濫問題正悄然侵蝕其市場根基,成為溪木源高增長光環下的潛在隱患。
從黑馬到行業標桿
不可否認,溪木源的崛起堪稱國貨美妝的經典案例。
品牌依托“天然成分+科學配方”的差異化策略,以山茶花系列切入敏感肌賽道,短期內實現爆發式增長。
以2023年天貓618期間的銷售數據為例,其山茶花水乳套裝躋身護膚熱賣榜TOP18,成為該榜單上唯一的國貨品牌。
溪木源線上渠道的強勢表現進一步延伸至線下,高端購物中心直營旗艦店的開設與超萬家網點的布局,標志著其從“網紅品牌”向全渠道品牌的轉型。
同時,資本的青睞更印證了溪木源的潛在商業價值。據相關媒體報道顯示,2021年完成C輪融資后,溪木源估值已近4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溪木源這一連串亮眼數據背后,離不開明星代言矩陣(如樸樹、王源)的加持與線上線下全域營銷的合力。然而也必須指出的是,在品牌規模擴張的背后,品控與渠道管理的挑戰隨之浮現。
投訴與假貨下的信任危機
隨著溪木源用戶基數的不斷擴大,關于品牌產品的消費者投訴逐漸呈現集中爆發態勢,主要集中在三大問題上。
首先是售后服務爭議。
有消費者反映,在溪木源京東旗艦店因過敏申請退貨時,客服竟要求退回已開封使用的小樣,否則拒絕履行“90天過敏退”承諾;此外,在溪木源天貓超市換購活動中,有消費者下單溪木源“水乳套裝”僅收到單件產品,客服卻以系統顯示“精華水”為由拒絕補發,品牌被質疑涉嫌虛假宣傳。
其次是渠道亂象叢生。
此前,關于溪木源曾出現拼多多平臺商家刮除產品溯源碼銷售,消費者購買后無法驗證真偽,而商家事前未告知“刮碼”信息,被質疑存在欺詐嫌疑;尤為觸目驚心的是,1688等批發平臺出現單價低至9元的山寨潔溪木源面乳(正品售價89元),包裝粗糙、印刷模糊,嚴重損害了品牌形象。
最后,是山寨侵權猖獗。
據報道,2025年初,廣州明輝化妝品有限公司因生產“琪鈺清肌潔面慕斯”被行政處罰。該產品外包裝盜用溪木源山茶花圖案及“晨風”流線設計,與正品裝潢高度近似,違法經營額達2.2萬元。
需要指出,這類混淆行為不僅分流著品牌銷量,更因品質隱患威脅消費者安全,動搖市場信心。品牌管理專家伍岱麒一針見血地指出癥結:“中小企業缺乏創新能力,依賴仿制爆品牟利”。
破題之路在何方?
好在,面對多重挑戰,溪木源已啟動系統性應對措施。
比如強化防偽體系,2023年起,品牌開始為產品添加官方溯源碼,2024年升級防偽系統并上線假貨舉報平臺;還有法律手段維權,溪木源積極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打擊山寨,如廣州白云區市監局對明輝公司處以1.3萬元罰款并沒收侵權產品的案例就是典型代表;以及渠道管控升級,溪木源多次聲明未授權1688、拼多多部分商家銷售,引導用戶認準官方渠道。
不過,客觀來看,以溪木源為代表的本土美妝品牌的山寨困局折射出更深層行業難題。要根治此癥結,需形成“法律-技術-消費者教育”的三維防線才行。
法律層面,要完善裝潢設計專利保護;技術層面,需推廣區塊鏈溯源等新興技術;消費者層面,則需明確傳遞正品渠道信息——例如溪木源官方小程序分銷體系可兼作防偽教育入口。
溪木源的成長軌跡映射了國貨美妝的共性挑戰:從流量爆發到品牌沉淀的進程中,品控、服務與知識產權保護已成為比營銷更關鍵的競爭壁壘。如果不能有效化解投訴與假貨引發的信任危機,高速擴張的終端網絡反而可能成為口碑崩塌的導火索。
對于溪木源而言,下一階段的勝負手,也許不在GMV數字的躍升,而在于能否將“敏感肌專研”的專業承諾,貫穿至產品體驗與消費者信任的每一個環節。畢竟,真正的品牌護城河,永遠建立在消費者的安心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