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聯賽裁判總是會成為球迷關注的焦點,倒不是因為聯賽水平過低,主要是因為裁判總是會通過一些爭議判罰來給自己加戲,幾乎每輪比賽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爭議判罰。以前有了爭議判罰可能球迷也就吐槽吐槽就過去了,但是現在足協引入了爭議判罰評議機制,以及裁判員的升降級制度,可能無法杜絕爭議判罰,但是至少可以有所緩解。
來自足協的官方消息,最新一期的判罰評議結果出爐,這是本賽季第15期評議,這一期評議包括了中甲領頭羊遼寧鐵人比賽的兩起爭議判罰。在中甲第13輪中,遼寧鐵人在客場雨戰(zhàn)中艱難的2比2戰(zhàn)平南通支云,同輪比賽排名第二的重慶銅梁龍輸球剎車,所以遼寧鐵人仍然占據榜首,但是這場比賽卻出現了南通支云的手球未遭判罰的爭議,賽后遼寧鐵人進行了申訴。
足協公布的關于兩起這場比賽中的爭議判罰,其中第一起案例就是南通支云的手球。足協評議組認定南通支云球員確實有禁區(qū)內手球情況,手臂向球移動并且有觸碰,并非是被動的球打手,然而當值裁判沒有判罰手球也沒有判點球,屬于裁判員的嚴重漏判。這次手球發(fā)生在比賽尾聲,遼寧鐵人雖然最終扳平比分,但是如果這次判罰主裁判判罰了點球,或許遼寧鐵人就能贏下這場比賽,結果這次漏判間接導致遼寧鐵人丟掉了2分。而且因為這次判罰,遼寧鐵人教練組找裁判理論還吃到了紅牌。
遼寧鐵人申訴的第二起判罰也是跟手球有關,比賽第28分鐘南通支云進球,但是在進球前疑似有手球犯規(guī)的嫌疑。足協評議組給出的答案是,評議組無法通過比賽畫面準確判斷是否存在手球,但是當時主裁判所處位置比較好,是可以看清當時的情況,所以評議組支持主裁判的判罰,駁回了遼寧鐵人的申訴。
總體來說足協的評議機制是有積極的一面的,至少在賽后給出了正確的解讀,但是目前國內賽場仍然有太多的爭議判罰,這種評議機制能夠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并不能直接改變判罰結果甚至是比賽結果,遼寧鐵人和其他球隊因為錯判、誤判丟掉的分數也不能補回來。所以說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國內裁判的業(yè)務水平,保證比賽的公平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