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六天,《醬園弄》票房已累計2.5億+,作為今年暑期檔第一部沖擊作品,沒有對比的情況下不知道這個成績該如何評定,但是在對外宣稱“大制作+大陣容”的前提之下,這個票房明顯并不客觀,特別是現如今已經到了每天票房只有千萬的瓶頸期。
很想拋開影評去談演員和制作,但是在加上豆瓣開分5.9的重擊之下,很明顯,這部號稱陳可辛導演十年磨一劍的《醬園弄·懸案》,以章子怡領銜26位明星的頂級配置,毫無意外的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特別是還創下了兩位藝術家職業生涯的最低分紀錄。曾執導《甜蜜蜜》《親愛的》的陳可辛,曾主演《一代宗師》的章子怡,雙雙在這部“巨制”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口碑滑鐵盧。
《醬園弄》最大的賣點,恰恰成了它最大的敗筆,本來20 余位大牌明星的加盟足以支撐起這部電影的基礎票房,但是敗就敗在其“群像盛宴”所造成蒼白無力的故事核心。
開始宣發的時候就號稱的“女性覺醒”在整部影片中流于表面,章子怡飾演詹周氏,一個9歲被賣作丫鬟、17歲被配給當鋪伙計詹云影的底層女性,在長期遭受丈夫賭博、出軌和家暴后,于深夜砍死熟睡的丈夫并分尸十六塊。她曾喝消毒藥自殺未遂,最終在絕望中揮起菜刀。如果能將整個故事線豐盈起來,肯定是一大賣點,但電影中詹周氏從認命到反抗的轉變缺乏扎實鋪墊,且暴力場景的奇觀化呈現(如與黑豬搏斗、法庭背誦長文等)被批“虐女”和視覺消費。被稱為同魯迅筆下祥林嫂式命運式的悲歌,本可成為叩問現實的利刃,卻因敘事失焦淪為獵奇奇觀。
而雷佳音飾演的警察局長薛至武憑借特效妝和夸張表演搶占大量戲份,反客為主成“男一號”;楊冪、趙麗穎等女星的支線角色或淪為符號化存在,或因戲份零碎而失去存在感。
影片試圖通過多線敘事展現時代眾生相,卻因缺乏有機整合,導致主線游離、邏輯斷裂。觀眾看到的不再是詹周氏的覺醒之路,而是一場明星走馬燈式的表演秀,誠然不能說他們演技不行,但影視圈何時才明白,如果沒有劇情加持,再大的流量,再好的演技也毫無作用。
也是因為如此,有網友認為《景園弄》會成為章子怡和陳可辛之后提都不想提的作品。
在一眾明星中,章子怡堪稱影片為數不多的亮點。雖然章子怡平時爭議頗多,但是并沒有人懷疑她的演技,所以《醬園弄》成為她主演系列最低分的一部,很難不讓人懷疑章子怡 “被做局” 了。
影片中,她將詹周氏的隱忍、絕望與覺醒刻畫得入木三分:被家暴時的麻木、法庭翻供時的決絕、獄中與獄友相擁時的脆弱,每一個眼神與肢體語言都飽含層次。尤其在高光戲份中,她赤腳踩過碎瓷片、徒手撕扯囚衣的細節,讓觀眾感受到角色在絕境中迸發的生命力。從最初詹周氏的寡淡、愚昧,到后來面對不公時的硬剛,章子怡都通過極其細膩的表演展現出來。有觀眾感嘆:“她不是在演戲,她就是詹周氏本人。”
但是壞就壞在劇情邏輯展示上,影片中最令人唏噓的是,章子怡口中“最好的一場戲”——薛至武告知她找到丈夫頭顱時,她恐懼到演完后“渾身發抖”——竟在成片中被剪。這恰是詹周氏心理轉折的關鍵時刻,刪減令角色覺醒更加突兀。加上詹周氏的轉變幾乎依賴獄友王許梅(楊冪飾)的“速成啟蒙”:讀一篇《為殺夫女辯》,教一句“女人可休夫”,她便從麻木囚徒變為法庭斗士。楊冪演活了王許梅的求生智慧與絕望崩潰,但單薄的情節支撐不起底層女性的意識躍升。
而作為導演,陳可辛試圖以全明星陣容打造“時代浮世繪”(沒看過陳可辛采訪,不知道演員班底選角的原因),卻低估了群像敘事的難度。易烊千璽飾演的算命瞎子、李現飾演的收債人等角色,戲份碎片化且動機模糊,淪為明星卡司的展示櫥窗。
加上本來路人網友對《醬園弄》就不太看好,陳可辛還自信地將電影分為上下兩部,如今上半部口碑已然崩塌,下半部又該何去何從?硬生生將完整故事切割,導致上部節奏倉促、伏筆未解,觀眾直呼“像看了一部超長預告片”。這種對商業利益的妥協,不僅透支了觀眾信任,也讓陳可辛的“十年磨一劍”淪為笑談。
《醬園弄·懸案》的崩塌,是明星效應與敘事失控的典型樣本。章子怡的演技固然值得喝彩,但一部電影的成敗終究取決于故事本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