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養老錢變成"養老騙",多少老人一輩子的指望成了空?最近山嶼海集團卷走25億養老錢的事引發熱議,卷錢的熊雄據說早跑到東南亞了,可那些被騙的老人呢?有的靠安眠藥才能睡著,有的天天蹲在曾經氣派的山嶼海總部樓下,望著“康養巨頭”四個鎏金大字掉眼淚。這不是故事,是2025年夏天最扎心的現實!家里有爸媽、爺爺奶奶的,今天必須把這騙局的底褲扒清楚,不然下一個抱著骨灰盒維權的,可能就是咱們最親的人!
先嘮嘮這山嶼海怎么起家的。2009年熊雄在海南租了三套海景房,掛個“旅居養老示范基地”的牌子就開張了。那時候中老年旅游剛火,他專挑上海退休教師、國企老干部下手,搞“三天兩晚免費體驗團”,帶老人去三亞灣看日出,飯桌上不停念叨“花20萬就能鎖定十年海景房”。2012年搬去上海外灘寫字樓時,辦公室墻上掛著和某退休領導的合影,會客室擺著“中國養老產業十大創新企業”的銅牌,后來才知道,這獎花5000塊就能買。最狠的是2017年,他在安吉圈了塊地,蓋了棟紅磚墻的“幸福城”,故意做成國營療養院的樣式,走廊掛著“為人民服務”的標語,食堂賣五毛錢一碗的陽春面,老人們一看這陣仗,當場就掏了養老錢。
但這風光全是紙糊的!內部員工爆料,2017年財報上那1.2億凈利潤,有8000萬是找關聯公司走的賬。海南那個基地壓根沒產權,每年租金都欠著;日本、泰國的所謂“海外基地”,就是在民宿掛了個山嶼海的牌子拍照用。2020年疫情一來,現金流直接斷了,熊雄想了個邪招:搞“麥子租賃”平臺,說租手機電腦能賺12%利息。有個杭州大媽投了30萬,問業務員要手機,人家說“設備在海外倉,疫情清關慢”,直到爆雷那天,她連手機盒都沒見過。更諷刺的是,2021年新三板退市前,他們還搞了場“投資者答謝會”,給老人們發鍍金的“養老先鋒勛章”,熊雄穿著中山裝上臺演講,說“山嶼海要做百年企業”,臺下老人拍紅了巴掌,誰知道這是騙子最后的謝幕演出。
為啥這么多老人上當?我采訪了三十多個受害者,發現騙子玩的是“三維攻心術”。第一招“親情綁架”:上海張阿姨說,業務員小李每周來三次,幫她擦玻璃、陪看病,住院時端屎端尿,比親兒子還貼心。有次張阿姨過生日,小李帶著團隊捧蛋糕唱生日歌,阿姨一感動就投了50萬。第二招“認知降維”:他們把龐氏騙局包裝成“區塊鏈資產托管”,合同里全是“智能合約”“分布式記賬”這些詞,有個退休會計大爺研究三天沒看懂,想著“這么復雜肯定是高科技”就簽字了。第三招“權威造假”:熊雄花大價錢買了個“亞洲品牌年度人物”的獎杯,在拍視頻時故意把某銀行的logo放在背景里,其實就是辦了張該銀行的信用卡。最絕的是他們印的《中國康養產業白皮書》,封面上有國徽圖案,老人們以為是國家發的,翻都不翻就簽字。
爆雷前三個月,山嶼海玩的是“拆東墻補西墻”的狠招。2025年1月,新投資人的錢一到賬,馬上給老客戶打15%的利息,制造“靠譜”的假象。有個南京大爺靠利息賺了8萬,覺得“穩賺不賠”,把畢生積蓄120萬全投進去。業務員跟他說“4月就能住日本溫泉基地”,結果3月20號,熊雄的私人飛機就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了,目的地至今不明。現在警方查封了山嶼海的賬戶,里面只剩1200萬,連給老人退本金的零頭都不夠。那些住在安吉“幸福城”的老人更慘,開發商說房子沒驗收,現在水電都停了,幾十位老人擠在大廳里打地鋪,天天舉著“還我養老錢”的紙牌站在馬路邊。
這事兒絕不是個例!去年金恪集團爆雷,很多老人買了“產權式養老床位”,結果發現簽的是租賃合同,開發商卷走200億跑路;大連山海集團更狠,搞“旅游儲值卡”,充10萬送10次歐洲游,最后旅游沒去成,錢也沒了。這些騙局都有共同點:高利息承諾,普遍8%-15%、親情式服務、偽造政府背書。但最讓人心疼的是老人的心態,有個被騙光的大爺跟我說:“我不是貪,是怕給兒子添麻煩,想自己攢點錢養老,誰知道掉坑里了。”
作為子女,咱們該怎么破局?我總結了“防騙三件套”:第一,給老人手機裝國家反詐中心APP,開啟“老年模式”,把“高利息”“政府項目”這些關鍵詞設成預警;第二,每周陪父母算筆賬:現在銀行大額存單利率3.2%,但凡超過5%的回報都要打問號,12%的利息等于天上掉餡餅;第三,帶老人去正規養老院體驗。杭州拱墅區有個公辦日間照料中心,一天30塊管飯、管體檢、管娛樂,比騙子的“免費旅游”靠譜多了。最關鍵的是,要多跟父母說:“您的錢放我這兒,虧了算我的”,讓他們知道,兒女才是最靠譜的保險箱。
現在國家也在行動,2025年新修訂的《養老服務條例》明確規定:任何機構不得用養老名義搞非法集資,違規者最高罰500萬。但法規落地需要時間,眼下咱們能做的,就是把騙局的套路掰開了揉碎了告訴老人。我認識個程序員小哥,把山嶼海的詐騙手段做成了漫畫,每天在小區廣場給老人講解,現在他那棟樓沒一個人上當。其實老人不是笨,是太渴望被關心,太想給孩子減輕負擔。當熊雄們用“干兒子”的噓寒問暖換走養老錢時,我們更該反思:有多久沒陪爸媽好好說說話了?
最后講個細節:山嶼海爆雷后,有個90后業務員去派出所自首,他說每次給老人端洗腳水時都良心不安,但業績壓力太大。他手機里存著上百條老人發的微信:“小李啊,今晚來家里吃飯,阿姨給你燉了雞湯”“孩子,天冷了多穿點”。這些本該溫暖的親情,最后卻成了騙子行騙的工具。25億蒸發的不只是錢,更是老人們對晚年的信任和希望。轉發這條視頻,不是為了流量,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當你在刷短視頻時,可能有個老人正在被騙子圍著喊“爸媽”。守護老人的養老錢,就是守護我們每個人的良心和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