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什么時代,無論在什么國家,叛徒永遠是最被世人所不齒的。這種“不齒”不單單是因為他們背棄了自己的國家、組織或者陣營,更重要的是,他們為了能夠在主子那里換取榮華富貴,往往會出賣大量的情報給敵人。
如今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也許對這種叛徒行徑沒有太過直觀的感受。但是在戰爭年代里,叛徒的一次出賣,往往就決定了眾多無辜生命的生死。特別是高級軍官的叛變,那更可能會給整個部隊和根據地帶來滅頂之災。
在抗日時期,魯中軍區就有一名營教導員,名叫孫黎。他的叛變令軍區政委羅舜初頭疼不已,甚至說出了“除掉此人相當于消滅一個師”之類的話。
羅舜初
那么,這個孫黎到底干了些什么?他的危害為何如此之大?他最后的結局又如何呢?
孫黎原名孫炳璉,出生于1914年,山東博山縣人。1936年,孫黎進入濟南鄉村師范學校就讀,在那里認識了共產黨人,進而加入了黨。
在全面抗戰爆發后,孫黎與同校的熱血青年一起來到延安,并進入抗大學習。1939年,孫黎從抗大畢業,被組織派回家鄉博山縣,擔任博山縣縣委委員、博山獨立營教導員等職。
本來,孫黎在延安學習時,雖然條件比較艱苦,但畢竟是在后方,生活上都有保障,也沒有生命危險。可是,當他進入一線作戰部隊,在前線與日寇真刀真槍地較量后,他才知道戰爭的殘酷。
在日寇一次又一次的“大掃蕩”下,孫黎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生活水平也是直線下降。而他的堂叔孫志書則在日本鬼子入侵博山后當了漢奸。有了日本鬼子當靠山,孫志書一下子就富了起來,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跟孫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巨大的落差感令孫黎的內心產生了動搖,多次當著下屬的面發牢騷。
孫黎的牢騷在軍中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影響,而更致命的是,此事還被特務打探到,并被匯報給了孫志書。
孫志書一聽說此事,高興得不得了,連忙找到了當地朱家村的偽村長丁龍池幫忙。
丁龍池是孫志書的妹夫,也就是孫黎的姑父。在孫黎小時候,姑姑非常疼愛他,因此他跟姑父也比較親。孫志書想通過丁龍池來搭橋,以策反孫黎。
丁龍池在得知孫志書的想法后,與他一拍即合,多次幫助孫志書給孫黎傳遞書信,同時還為孫黎送去了不少銀元、物資以供其享用。在孫志書和丁龍池的糖衣炮彈下,孫黎很快敗下陣來。
1942農歷六月,孫黎帶著六個班的戰士去敵占區破襲,暗地里卻告知了孫志書時間地點。他本想將這六個班的戰士作為他給日本鬼子的“投名狀”,然而令孫黎沒想到的是,當他們被早已等候多時的偽軍包圍時,所有戰士同仇敵愾,力拼敵人,竟然殺出了一條血路,成功突圍。孫黎見投敵時機不好,只好跟著戰士們返回了根據地。
一個月多之后,孫黎故技重施,他帶著半個連的戰士去敵人的交通要道上打伏擊,暗地里又告訴了孫志書時間地點。在有了上次的經驗后,孫黎這次故意不設崗哨,讓戰士們在被敵人包圍時根本來不及反應。在被包圍后,孫黎又以“緩兵之計”為由,哄騙戰友們向日寇投降。結果,孫黎成為了日寇的座上賓,而這半個連的戰士則被送往了位于東北的煤礦當苦力。
在孫黎叛變之后,他向日本鬼子泄露了大量我黨的機密,致使魯中軍區大量黨組織被破壞,位于敵占區的黨組織更是損失慘重,先后有20多名黨員被逮捕。此后,他被日寇委以重任,先后擔任了魯仁公館調查室博山分室主任、偽軍特務營營長、剿共大隊隊長等職。在“大掃蕩”期間,孫黎還曾親自帶隊,對我根據地的多個機關駐地進行了精準打擊。
“大掃蕩”中的日寇與中國平民
孫黎的叛變以及他造成的嚴重后果令魯中軍區上下都十分震動,軍區政委羅舜初對此極其重視,他立即找來了第一軍分區敵工部長張炳玉和博山公安分局局長夏新生要求他們必須將孫黎處決,并嚴肅地對二人說:“除掉此人相當于消滅一個師!”
在接下任務之后,張炳玉與夏新生經過討論,決定讓十一團的特派員王大田去執行刺殺任務。因為王大田是孫黎的同學,比較容易接近他。
但是,當王大田以投降為名義去找孫黎時,孫黎對自己的這位老同學卻分外小心。他不光要王大田把槍交出來,還要進行搜身。王大田見苗頭不對,便謊稱上廁所,然后逃脫了。
此后,張炳玉與夏新生又安排了不同的人前去刺殺孫黎,但都因為他分外機警,又行蹤不定,而宣告失敗。
在經歷多次失敗后,張炳玉與夏新生覺得,光靠蠻干是不行的,得靠智取。為此,他們制定了周密的計劃。他們先是派人去做博萊縣敵偽特務李子平的思想工作,在將其反正后,讓他嚴密監視孫黎的動向,然后靜待時機。
1944年農歷三月,李子平終于發現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孫黎被日本人養的軍犬給咬傷了!他這幾天行動不便,只能躺在家中養傷。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孫黎最忠心的護衛王化月卻正好外出探親去了。
李子平立刻把此消息告訴了我敵工部,敵工部當晚就派出了一個暗殺人小隊。半夜十一時,暗殺小隊在李子平的指引下,偷偷潛入了孫黎的家。
當時,孫黎家中還有四個護衛在巡邏,但是他們沒有王化月那么忠心,因此也不是特別警惕。暗殺小隊趁著夜色成功繞過護衛,沖進孫黎的臥室,以最快的速度將其擊斃。而當那幾個護衛趕來時,暗殺小隊早已潛入了夜色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就如筆者在本文開頭所說的,無論是在什么時代,亦或是什么國家,叛徒永遠是最為世人所不齒的!
什么是“不齒”?
《周禮·秋官·大司寇》記載:“其能改過,反于中國,不齒三年。”
意思是說:那些能夠改過自新的犯人,讓他們返回自己的故鄉,三年內不能與普通人同列。
“不齒”最早的意思是指“不能同列”,后來被引申為“極度鄙視”。
在古代,就連改過自新的犯人都要“不齒三年”,何況是那些根本沒有悔意的大惡之人!
而像孫黎這樣的人必然會被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只要歷史沒有被抹去,他就會永遠為世人所不齒!
處決漢奸
在現代社會,我們在譴責一個叛徒或者內奸時,網絡上總是會有一些諸如像“追求更好的生活有什么錯”“錢給得這么少誰替你賣命”這樣的辯白之聲。
誠然,一個人對更好物質條件的向往是沒有錯的,但是那也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之上。靠自己的雙手和自己的實力創造出來的價值,才是真正的價值。而那些靠出賣國家利益、組織利益或者他人利益而得來的東西,僅僅是一種利益交換,而非價值創造,當你沒有東西可以換時,就會被無情地拋棄。
有時候,人就是容易被那些虛無的榮華富貴所迷惑。其實,任何來自物質刺激的愉悅感都是因為多巴胺等身體激素的分泌,而非精神上的滿足。這也就是為什么當被一種物質刺激久了后,人就會感到空虛,因為你的腦神經已經對多巴胺麻木了。而信仰的力量卻能令人類在精神層面產生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不僅可以令人類擺脫對多巴胺的依賴,甚至在面臨極端的痛苦或者生死考驗時,依然能擁有堅定不移的立場。
所以說,我們不要淪為多巴胺等激素的俘虜,而是應該去追求那些不通過激素分泌依然可以產生滿足感的境界。這才是人類進化的本質,是人類走向更高文明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