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繁榮假象蒙蔽了!ESRI警告:愛爾蘭財政恐重演2008年危機,美企稅收一斷,國家就危險了。
在許多人眼中,愛爾蘭經濟正處于“風景這邊獨好”的狀態,失業率低、出口強勁、預算盈余不斷刷新紀錄。
然而,一份剛剛發布的報告卻潑了一盆冷水——經濟與社會研究所(ESRI)表示,如果美國跨國企業的稅收收入突然“斷崖式下滑”,愛爾蘭的財政系統將面臨和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一樣的巨大脆弱性。
這番警告不是空穴來風。過去幾年里,愛爾蘭政府之所以能夠維持表面上的預算盈余,靠的并不是可持續的稅收基礎,而是來自少數幾家美國科技巨頭的“偶發”企業稅。
這種類型的稅收像是一場意外的暴富——來得快,也可能走得快。一旦這些收入縮水,財政黑洞就會立刻顯現。
擔任ESRI主管已滿十年的經濟學家Alan Barrett,選擇在卸任前拋出這一“炸彈級”警告。
他表示,這些企業稅目前并沒有立即消失的跡象,但他和研究團隊“確實感到擔憂”,因為“這種不確定性令人聯想到2000年代末愛爾蘭稅收結構的脆弱性”。
讓人警覺的不只是稅收來源的單一,還有開支規模的不斷膨脹。
ESRI指出,愛爾蘭政府的公共開支增長遠快于原先在《2025年預算案》中設定的目標,與國內經濟體量相比,開支比例已經失衡。
而就在5月份,企業稅收就已出現下滑跡象,為高度依賴單一稅源的財政結構敲響了警鐘。
愛爾蘭財政部長帕斯卡·多諾霍也沒有否認這個問題。他在接受RTé采訪時承認,部分企業稅確實被用于政府的日常運作。
但他強調,當前的預算盈余以及政府設立的“未來島嶼基金”可以在稅收波動時提供緩沖。
但這足夠嗎?
ESRI認為未必。真正令人擔心的是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的貿易政策。
近年美國貿易政策頻繁“變臉”,尤其是圍繞特朗普提出的關稅議題,讓整個全球經濟都陷入不確定氛圍。
ESRI指出,如今的經濟不確定性甚至超過了新冠疫情時期和2022年俄烏戰爭開始時的通脹沖擊。
盡管如此,ESRI還是給出了一個相對樂觀的經濟增長預測:今年GDP預計增長4.6%,2026年則為2.9%;出口方面,今年有望增長5.4%,明年為3.3%。
不過,他們也明確提醒:如果全球貿易局勢再度惡化,尤其是美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升級,這一切預測都將“打水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