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湄洲灣青蘭山碼頭,一艘300米長、10層樓高的巨無霸原油輪正靜靜靠泊。兩條白色管道24小時不間斷地將原油輸送至岸上三個15萬立方米的油罐,最終流入福建聯合石化廠區的常減壓裝置。這幅繁忙的石化產業圖景背后,是福建從“不產一滴油”到躋身中國東南沿海石化重鎮的跨越式發展。
如今,福建石化產值已突破萬億元大關,成為全省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在這輝煌成就的背后,省市場監管局和省特檢院以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為核心,精準施策、創新服務,為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防線。
精準護航世界級石化項目
2025年5月16日,古雷石化基地上演了一場震撼人心的工程壯舉——“全球最大塔器”EO/EG洗滌塔成功吊裝。這臺設備自重超2560噸、長度達109米,“穿衣戴帽”后的吊裝總重量更是達到3250噸,在重量和高度上均創下全球同類裝置之最。令人驚嘆的是,借助5000噸級龍門液壓提升機和2000噸級溜尾吊機的協同作業,這一超級工程僅用25天就完成了吊裝,刷新了全國同類塔器45天的施工紀錄。
據了解,總投資448億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是福建省一次性投資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也是“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2030愿景”深度對接的重要實踐。為精準護航這一世界級項目,早在去年初項目主體工程動工之際,省特檢院就駐點設立檢驗服務保障中心,提出“353”保障機制。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省市場監管局、省特檢院等多級部門多次組織召開特種設備安裝質量監督檢驗推進專題會,百余名參建方代表共同研究質量管控舉措。市場監管部門在現場增設“特種設備技術服務點”,提供法規咨詢、監檢指導等“一站式”服務。省特檢院組建檢驗工作專班,現場駐點辦公,承諾“隨叫隨到、隨報隨檢”。同時,推行“統一制度、規范、流程”等六項標準化監檢機制,建立動態進度管控平臺,實現了施工與監檢的高效協同。
這種全方位的服務保障,不僅確保了超級塔器的精準吊裝,更為整個項目的早日投產爭取了寶貴時間。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的順利推進,正是福建市場監管部門服務重大項目、推動石化產業升級的生動寫照。
特檢“百人團”會戰泉港
在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24年的大修檢驗工作剛剛落下帷幕。這場全國大型煉化企業首次進行的全裝置6年周期大檢修,涉及70套生產裝置、6500余個檢修項目,投入檢修人數達1.4萬余人,人工總工時約580萬小時。對于省特檢院來說,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運行周期最長、檢驗設備最多且情況最為復雜的法定檢驗項目。
為打贏這場“百人團”大戰,省特檢院提前5個月投入68人進行前期準備,在停工大修階段更是增派至175人參與檢驗。在近兩個月的攻堅中,檢驗團隊完成了1817臺壓力容器、12339條共計726千米壓力管道的定期檢驗,發出檢驗聯絡單218份,全面消除安全隱患,解決多項技術難題。
“檢驗人員用行動證明了福建特檢的速度、精度和強度。”福建聯合石化相關負責人的稱贊,是對檢驗工作的最高肯定。在檢驗過程中,省特檢院嚴格執行安全規定,遵循質量手冊和標準規范,確保零傷害、零污染、零事故,院領導更是駐守現場統籌協調。這種專業、嚴謹的工作態度,為生產裝置長周期運行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泉港石化工業園區是福建打造萬億級石化支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常年駐守著一群特檢人。他們肩負“讓特種設備特別安全”的使命,對園區內數以萬計的特種設備“體檢問診”、排查隱患,以“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創新”的“四特”精神,為萬億級產業保駕護航。2024年,福建聯合石化、萬華化學、天辰耀隆等多家大型化工企業相繼開展停產大檢修,省市場監管局組織檢驗機構提前介入,確保每一項檢驗工作合規、每一項隱患整改到位。
數字時代的特檢新思維
面對化工企業安全閥底數不清、校驗不及時、校驗市場混亂等安全問題,省市場監管局在國內率先研發并運行“安全閥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這一創新舉措通過對安全閥賦碼,固化原始信息,采用“一閥一碼、一校一檔、全程追溯”的方式,實現了安全閥“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責任可究”的全鏈條智慧監管。
截至目前,該系統已賦碼安全閥信息近11萬個,發出超期未檢警報3866個、到檢預警1344個,有效助力監管機構發現超期未校安全閥,消除安全風險。數字化監管手段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監管效能,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技術創新,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還建立了涵蓋安全責任分解、點上工作落實、能力提升、檢查督查、整改問責“五個全覆蓋”工作機制,全面壓實屬地管理、部門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針對石化企業在試生產、檢維修等關鍵環節的安全風險,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靶向式”監管。
每年開展化工企業“專家問診式”檢查,采取省、市、縣三級聯動方式,有效解決了基層監管技術力量不足的難題。福建萬華化學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萬華福建基地的焊接合格率在整個集團最高,后期返修率很低,得益于省市場監管局的指導和服務。”
此外,省市場監管局還積極拓展服務范圍,加強與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協作,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等專家為福建石化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指導。在嚴格執法方面,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五個全覆蓋”機制和“三書一函”制度,2024年共出動監督檢查1228人次,檢查化工企業409家,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線。
邁向智慧監管新未來
從湄洲灣畔的巨輪靠泊到古雷半島的超級塔器吊裝,從泉港園區的特檢會戰到數字賦能的智慧監管,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始終堅持“安全第一,服務發展”的理念,以特種設備安全為抓手,推動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全省有化工企業542家,在用壓力容器33044臺、壓力管道8830千米,全部辦理使用登記、全部落實法定檢驗、全部納入動態監管平臺。三個“全部”的背后,是市場監管部門的精準施策和特檢人員的辛勤付出。
隨著中沙古雷乙烯等重大項目的推進和“兩基地一專區”產業布局的完善,福建石化產業正朝著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我省市場監管部門將緊盯產業發展需求,繼續創新監管方式,加強服務指導,發揮特種機器人及信息化的技術優勢,加快智慧園區建設,實現“智慧監管”“智慧檢驗”。
從“不產一滴油”到石化重鎮的跨越,我們見證了福建產業發展的奇跡。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全方位保障,則為這一奇跡的持續上演筑牢了堅實根基。 (記者 王莉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