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長抵達莫斯科,他在見到普京之前,特朗普先收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噩耗”。
日前,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證實,伊朗外長阿拉格齊抵達莫斯科,計劃與俄總統普京進行一系列深入會談,特別是在共同應對安全挑戰方面。此前,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后,阿拉格齊就宣布了此次莫斯科之行,表示將就此事與普京展開磋商。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
阿拉格齊指責美國和以色列的行動嚴重違反國際法,是“赤裸裸的侵略行為”,他強調伊俄兩國有著“共同的威脅和敵人”,將建立聯合機制來分析并應對這些挑戰。此前普京也承認,今年1月俄伊簽署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當中并沒有涉及防務相關條款,而阿拉格齊此行很可能也是為此而來。
然而,就在阿拉格齊訪俄之際,美總統特朗普卻收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噩耗”。俄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爆料,一些國家已經準備向伊朗提供核彈頭,但他并沒有具體說明是哪些國家,引發國際輿論猜測。此外,他明確表示,美國的襲擊并未使伊朗核設施嚴重受損,濃縮鈾活動仍在進行,而未來也將繼續生成核武器。
這對剛剛襲擊完伊朗核設施,并且聲稱已徹底摧毀伊朗核設施的特朗普來說,無疑是一個“噩耗”。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顧問沙姆哈尼則側面佐證了這件事,他稱盡管核設施遭受轟炸,但“游戲未結束”,濃縮材料、技術和政治意志繼續存在,而伊朗掌握主動權,“驚奇會繼續”。
特朗普
這些話顯然是在暗示,美國的襲擊并未傷及伊核設施的根本。分析也認為,美軍的行動雖然打擊了伊朗的核設施,但僅憑借衛星圖像無法準確評估損害程度,要想確切評估受損程度必須派遣地面部隊,因此特朗普勝利的說辭顯然沒有充足的證據。
不過,美方官員還是大贊此次行動的“成功”,稱這是針對伊朗核計劃的一次“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但表示不會派遣地面部隊,強調美國與伊朗并非處于“戰爭狀態”,襲擊只是與伊朗核計劃“開戰”。
照此來看,徹底摧毀伊朗核設施只是特朗普的一面之詞,也有部分外媒爆料,其實早在美軍襲擊之前伊朗就轉移了濃縮鈾,而美軍此次襲擊只會促使伊朗將公開透明的核設施轉移并隱藏,變得更加難以追蹤,實際上只是“炸了個寂寞”。
核彈頭
襲擊只拖延了伊朗造出核武器的時間,并不能根本上解決伊核問題,伊朗獲得的“核知識”是美以無法毀掉的東西,反而加劇了伊朗方面對談判的不信任和接下來加劇對美以報復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堅定發展核武的決心。
對于美方的襲擊,中國、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朝鮮等多國已公開譴責美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對此發出警告,稱這一行為可能加劇本已動蕩不安的中東局勢。此外,伊朗議會已同意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更是牽動著全球能源市場的神經,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可估量。
因此,中俄巴正積極推動在安理會提交決議草案,呼吁立即?;?,并通過對話與談判和平解決問題。在當前動蕩的國際環境中,軍事行動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多邊合作和談判才是化解危機的最佳途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