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的工業版圖上,1.49萬臺鍋爐如同“工業心臟”,日夜不息地為經濟發展輸送能量。從大型電站鍋爐的磅礴轟鳴,到城鄉小型蒸汽設備的細微喘息,這些支撐著產業運轉的設備,曾是能耗與污染的“重災區”。如何讓高耗能的“工業巨獸”化身低碳先鋒?
近年來,福建市場監管系統創新舉措,強化鍋爐綜合治理,推動在用工業鍋爐平均熱效率提升約5%,每年減少排放大約12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為地球“充值”了數千萬棵樹的固碳能力,或讓30多萬輛家用油車停駛一年。
技術賦能:創新驅動綠色轉型
走進國家工業鍋爐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福建),實驗室里各類檢測設備正在高速運轉。一組數據格外矚目:中心成立以來已完成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獲得17項發明專利,主持修訂6項國家及行業標準。這組數字背后,是福建破解鍋爐綠色發展技術瓶頸的堅定步伐。
“工業鍋爐門類多、運行情況復雜,標準缺失和檢測能力不足曾是攔路虎。”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突破這一困境,福建整合各方資源,建成國內首家國家工鍋中心,構建起集檢測、科研、標準制修訂于一體的技術支撐體系。中心成立的小型鍋爐測試鑒定技術小組,針對“大容小標”這一行業頑疾,編制《小型鍋爐安全隱患檢查工作程序》等指導性文件,2024年累計完成309臺小型鍋爐檢查,揪出多臺參數造假設備,為市場規范筑牢技術防線。
在科研創新領域,中心聚焦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煤與生物質清潔燃燒等核心技術,其研發的鍋爐大氣污染物環保檢測技術已應用于多家高耗能企業。
在三明鋼鐵廠的鍋爐房內,經過技術改造的鍋爐正穩定運行。一套由國家工鍋中心提供的節能系統,讓噸鋼能耗下降了許多,這是中心推動科技成果落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心實施“科技服務生產力”計劃,完成10余項節能技術應用項目,助力鋼鐵、化工等行業實現“節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電站鍋爐攻堅:守護能源“主動脈”
在莆田圣元環保電力有限公司,一場緊急檢驗正在進行。在悶熱的鍋爐內部,省特檢院電站鍋爐檢驗中心的技術人員蜷縮在爐膛里,用超聲檢測儀仔細掃描每一根管道。“垃圾焚燒鍋爐異常,可能引發事故。”中心負責人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還捏了一把汗。團隊連續奮戰72小時排除隱患,確保了城市垃圾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轉。
電站鍋爐作為電力生產的“主動脈”,其安裝質量直接關系能源安全。省市場監管局圍繞資源條件、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材料核查等五個維度,對今年新建的32臺電站鍋爐開展“全身體檢”。
針對基層監管部門對電站鍋爐使用單位存在監管短板等問題,省市場監管局連續三年投入近百萬元監察經費,開展電站鍋爐使用單位專項檢查。通過三級市場監管部門聯動,“拉網式”排查了全省153家企業的359臺鍋爐,及時有效消除了安全隱患。
全鏈條監管:筑牢節能降碳防線
鍋爐的生命周期如同一條環環相扣的鏈條,每個環節都藏著節能密碼。福建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把好“四關”,讓每一顆“工業心臟”都跳得更節能、更環保。
嚴把新建準入關。在福清一家鍋爐制造企業的設計室里,工程師們正在對照最新節能標準修改圖紙。“現在設計文件必須通過節能鑒定,否則很難通關。”企業負責人拿出一份《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高耗能型號早就進了淘汰名單。”自2020年以來,福建已累計完成408臺鍋爐設計文件節能鑒定,2568臺新裝鍋爐全部達標,從源頭切斷了高耗能設備的生路。
嚴把能效測試關。“省級財政每年預算500萬元費用,按照兩年一個周期,開展了三輪鍋爐全覆蓋能效測試,累計測試2.03萬臺次。” 省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負責人介紹,這些舉措開創全國先河,實現了工業鍋爐能效普查全覆蓋。測試中,技術人員對不達標設備開出“能效提升藥方”,讓全省在役鍋爐平均熱效率提升5%,相當于每年減少12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嚴把更新淘汰關。在福州長樂區一家紡織園區,幾臺燃煤小鍋爐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集中供熱系統。“政府不僅給補貼,還指導我們辦手續。” 園區負責人向記者展示了相關審批單。自2023年以來,福建對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發起攻堅,累計完成狀態變更1110臺,其中67臺實施了清潔能源改造。
嚴把技術服務關。“水質處理不好,鍋爐結垢會讓熱效率下降很多。” 在龍巖舉辦的鍋爐節能培訓班上,專家正在授課。省局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企業一線,實地開展鍋爐節能指導,累計培訓22場次,培訓1076人次。同時,下發文件督促企業完善制度,將節能責任壓實到每個操作崗位。
專項治理亮劍:清除行業“潛規則”
“合格證標注水容積28L,實際測試超過30L,這是典型的‘大容小標’!”在廈門海滄區市場監管局的案件分析會上,執法人員指著檢測報告嚴肅指出問題所在。某公司因虛標鍋爐參數,被依法沒收違法所得1.02萬元并罰款10萬元。這起案例被列入福建鍋爐專項治理的典型案例庫,向行業釋放出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強烈信號。
針對部分企業為逃避監管虛標參數的亂象,省市場監管局打出了“強化組織、強化技術、強化曝光”組合拳,召開全省視頻會議部署專項整治,指導檢驗機構成立專項工作組優化測試方案,發布《鍋爐鑒定與參數測試指導意見》明確水容積等關鍵參數的鑒定細則。2023年以來,累計發現問題設備223臺。
同時,建立案件定期通報制度,結合“鐵拳”行動曝光典型案例,將違法企業納入信用管理。
當夕陽掠過一個個工業園區,經過改造的鍋爐正排放著潔凈的蒸汽。一組亮眼的數據勾勒出福建鍋爐治理的成績單:全省在用鍋爐全部開展能效測試、全部納入動態監管平臺;工業鍋爐平均熱效率提升5%,年減碳120萬噸;淘汰燃煤小鍋爐1110臺……
從國家工鍋中心的技術突破到全鏈條監管的制度創新,從電站鍋爐的精準守護到小型鍋爐的專項整治,福建正構建起鍋爐綠色發展的完整生態。(記者 趙勤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