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是想聊一下伊朗局勢后續走向的事情。
關注伊朗局勢的朋友們應該都已經知道,昨天伊朗的三處核設施遭到美國打擊,美國派出了B-2轟炸機攜帶巨型鉆地彈,在萬米高空上投下了“大殺器”。
事后特朗普聲稱,伊朗的關鍵核設施已被徹底摧毀。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美國幾十年來首次轟炸伊朗。
而伊朗方面對此也是反應強烈,伊斯蘭革命衛隊強勢表態,稱戰爭開始了。
根據媒體報道,伊朗隨后向以色列發射了大量無人機以及數十枚彈道導彈,一副被徹底激怒的架勢。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在事件發生后,伊朗國家電視臺宣稱,在中東的每一名美國公民和軍事人員都是“合法目標”。
這也讓人感到擔憂,是否一場新的大規模沖突即將在中東再次上演。
對于這件事情,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給出觀點,我認為不會變成一場大戰。
之所以這么說,主要是有3點原因。
1是美國其實沒能力打成大規模沖突,而這與美國海軍實力和造船業現狀有關。
之前就有報道稱,美國13家主要海軍造船廠中已有9家停產,當前造艦能力處于25年來最低水平。并且因為供應鏈中斷和熟練工人短缺,導致艦艇交付普遍延遲。
例如星座級護衛艦(FFG-62)設計進度僅完成70%,首艦交付推遲至2029年,比原計劃還要晚3年。
這背后折射的是美國造船業衰退,工業基礎大不如從前。
再者從兵力投送上講,美國現在也早已是力不從心。雖然它擁有世界第一規模的海軍,但由于維護和訓練需要,美國最多也就只能出動三分之一的航母(大約3-4艘)來執行作戰任務。
美國如果想靠這點兵力就對伊朗發動大規模侵襲,無疑是癡人說夢。
第二,就算美國排除萬難確定要對伊朗動武,它也會陷入一場耗時已久的戰爭中。
而這自然與伊朗自身有關,伊朗擁有165萬平方公里的面積,8000余萬人口,是個不可小覷的地區大國。再加上其國內地形大多為高原和山地,構成了伊朗易守難攻的特點。
除此之外,伊朗本身也擁有不錯的軍工能力,其導彈規模全球第四,更擁有大量軍事裝備。
在這些前提條件下,美國要派地面部隊入侵伊朗,后果一定會重演當初在阿富汗戰爭時的噩夢,甚至還會更甚,畢竟伊朗從哪方面講都比阿富汗還要更棘手。
第三從國際局勢講,美國也不會在此時陷入大規模沖突當中。對他們來說,這只會便宜其他國家。
這些年在美國政界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不該在本世紀初發動反恐戰爭。
他們的論據是,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了近十年,中國卻抓住機遇迅速一躍而起。等到美國察覺到不對,中國已成長為龐然大物。
在這種情況下,假如美國真的對伊朗動武,就是將之前犯過的錯誤再犯一次。
這對美國人來說是不可容忍的,他們不僅是害怕中美在實力上會發生轉變,更擔心我們會趁此機會解決一些困擾很久的問題。
從這些角度出發,美國在伊朗大規模動武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但凡事都要講萬一,也不排除特朗普會不會狠下決心,這就要看后續事態發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